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航空界的共同努力下,航空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所发生的进近着陆事故中,飞行员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仍占半数以上;而在这些飞行员人为错误导致的进近着陆事故之中,又以飞行员判断不准,勉强进近又不复飞和监控仪表不力原因居多。这就要求飞行员必须充分利用驾驶舱资源,养成良好的飞行习惯,才能把飞行员人为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提高判断准确性 1.仪表精度高于目视充分利用驾驶舱不同仪表、设备的信息,发挥其潜能。驾驶舱内不同仪表、设备指示、显示和警告的量级和方式不同,而且它们的误差范围各异,飞行员要熟悉和掌握这些仪表和设备的特点,利用它们的可用信息,为做出正确判断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管理方格理论”(Grid theory)是1964年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克和莫顿提出、近年来广泛用于驾驶舱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在驾驶舱领导艺术和管理风格的研究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借助于这一理论,不但可以对有关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评估,同时它也是对有关人员进行针对性训练的依据。现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驾驶舱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介绍给读者,以便为我国民航的CRM研究与运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女博士普里奇特研究的增强型飞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可望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与飞行员间的联系效率。这种“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CDTI)系统可使飞行员看到其周围的飞机 ,以及这些飞机之间的距离。CDTI可使空管人员发出更完善的命令 ,并与飞行员进行更直接的通信。空管人员除告诉飞行员以多快的速度飞行以外 ,还告诉他跟随哪一架飞机着陆 ,以及必须处于这架飞机后面多远的地方。这可使飞行员更好地参加到空中交通管理中来。但在给飞行员适当的信息与给他太多的信息之间有一条很窄的分界线。因此 ,普里奇特与她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们发现一些航空事故及征候的发生与驾驶舱和客舱机组之间的交流和协调不好有关。航空公司在飞行安全上对驾驶舱机组人员的作用规定得很明确 ,但乘务员在安全中的作用至今为止还仅限于维持驾驶舱的秩序和组织安全撤离。训练中 ,除了极其紧要的情况和紧急撤离或空中劫持外 ,很少强调驾驶舱与客舱的交流。一、驾驶舱和客舱机组之间缺乏交流的原因1 环境差异人们习惯上把商务飞机分为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环境 :驾驶舱和客舱 ,每个环境有其空间上的限制及其技术与文化上的差别。驾驶舱是飞行人员工作的主要场所 ,他们在这一结构复杂的环…  相似文献   

5.
以优化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布局设计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员视觉注意力分配的布局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软件(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CATIA)中的可视域分析模块,给出不同视野区域的可视性等级,并对驾驶舱人机界面所在的视野范围进行栅格化处理;然后用G1法分析人机界面上各个设备的重要程度,并给予定量赋值;最后建立以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布局的视觉注意分配达到最优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引入带有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利用飞机模拟驾驶舱的人机界面布局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飞机舱音记录器非话语信号盲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ockpit voice recorder,CVR)记录的舱音信号,通常是语音声、警告声、开关按钮声和背景噪声等混合而成的.目前国内对该类信号的分析和辨别主要是计算机译码后进行人耳辨听,存在不易准确分辨出各种独立的声音信号的缺点.本文提出采用基于高效快速的独立分量分析(Efficient variant of fastI-CA,EFICA)算法和可调整权值的二阶盲分离(Weight-adjusted variant second-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WA-SOBI)的混合算法对舱音信号进行分离实验.采用不同算法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混合盲处理算法具有更为优越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学生机长训练阶段中如何配置人力资源、营运信息、设备资源和易耗资源,对提高学生机长的驾驶舱资源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以最优化资源效用,确保训练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驾驶舱自动化—训练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机制造商曾自信地断言:在驾驶舱中引入数字技术宣告了从根本上更安全的客机时代即将到来。精良准确的计算机化的飞行操纵系统将使飞行员减少犯错甚至不再犯错。然而,结果并不完全同预料相符。由于人类固有的诸如自满、疏忽和不能把握局势等弱点和过失,现代化的驾驶舱和数字系统无疑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飞行员误解和犯错的机会。本文剖析了驾驶舱自动化和人为差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几十年前,飞行员在学习飞行和参加航空公司改装课程过程中,所面对的是相似的驾驶舱仪表、动力装置和辅助设备,在教练机上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同样适用于大型的…  相似文献   

9.
Y—2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初步试飞成功的小型直升机。它由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国营三三一厂共同研制,预定执行侦察,巡逻和通讯联络任务。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研制过程,着重就结构设计特点、地而试验、主要动力学问题的解决和初步飞行试验结果作了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当前驾驶舱设计中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在飞机驾驶舱空间布局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驾驶舱设计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加以优化,可以使机组人员更加安全、舒适、高效地完成飞行任务。本文利用驾驶舱三维数字模型,研究了基于虚拟仿真的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技术。首先,建立了参数化的飞行员人体模型,构建了人体姿态库;其次,将其集成到DELMIA软件虚拟环境中,开发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虚拟评价原型试验系统;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驾驶舱设计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人因工程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方法特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驾驶舱设计中人因工程学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驾驶舱设计中人因工程学方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驾驶舱自动化与人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器驾驶舱自动化在提高飞行效率和改善飞行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然而,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飞行事故.本文主要对自动化与飞行安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首先分析了驾驶舱自动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分析了飞行员与自动化分别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在此条件下的飞行员的自动化意识,然后对自动化设计、人机界面、正确对待自动化以及加强飞行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确保交互式系统的安全性、功能性、高效性和可用性,以此来提高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飞机前轮抖动是前三点式起落架飞机常见的多发性故障。不论哪种机型,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抖动。这是前三点式飞机的通病。当某种因素引起前轮抖动时,震动直接传递到驾驶舱的仪表板,引起驾驶舱和仪表板同时震动。严重时,飞行人员感到手脚麻木,看不清仪表显示,影响飞机操纵,并加速前起落架零部  相似文献   

15.
进近是飞机安全着陆的最后阶段,也是飞行员精力最为集中,飞行事故多发阶段.因此,充分利用好驾驶舱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是防止进近失败的最有效途径.一、周密细致地做好下降准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进近环境1.调整状态,实施思路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 ,图像捕获系统已安装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拥有的一架波音 757运输机上进行了地面试验 ,今年夏天将进行飞行试验。这种系统有可能作为驾驶舱数字式图像记录仪装在客机上。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建议联邦航空局在 2 0 0 3年之前在所有新生产的商业客机上安装录像时间为 2小时的驾驶舱图像记录仪 ,2 0 0 5年前在现有飞机上也安装这种设备。驾驶舱图像记录仪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避让     
民用飞机空中危险接近的事故征候大致可分为三类:空中交通管制错误导致的冲突——通常在终端管制区域内;仪表飞行和目视飞行(通常是军事飞行)飞机之间的冲突;以及意外闯入管制区的飞行造成的冲突(通常是通用航空飞行).当第一类冲突发生时,机组人员很可能有所察觉;而且,尽管他们的工作负荷也许较高,但是他们仍然会恰当地分配部分注意力关注驾驶舱以外的空间;他们或许也能够通过监听空中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航》2010,(9):18-18
深受国内客户喜爱的豪客900XP中型公务喷气机,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中型公务机豪客800XP的改进型。它使用了新的霍尼韦尔TFE 731-5BR发动机,加装了翼梢小翼,同时升级了航电系统和内饰。豪客900XP拥有中型公务喷气机最精致的客舱和最先进的驾驶舱,包括全集成柯林斯ProLine 21航电包和柯林斯综合飞行信息系统(IFIS)。它拥有863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5000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多Transputer系统的一种有效的并行算法——ABC法。这种算法有三种基本相组成:聚集数据相(A相)、通讯相(B相)和计算相(C相)。在这三相中,B相最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算法的成功和效率。本文通过对ABC法的计算复杂度、通讯复杂度、加速比和效率的分析,发现ABC法的效率与通讯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的比直接相关;该比值越小,则效率越高。因此对于通讯复杂度/计算复杂度较小的问题,ABC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ABC法,就是要研究降低通讯复杂度与计算复杂度的比值的措施。为此本文专门讨论了ABC法的实施策略。 ABC法及本文提出的实施策略已被成功地用来并行处理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问题。实例表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对于满阵线性方程组,阶越高,ABC法的效率越高。这是因为阶越高,通讯复杂度/计算复杂度越小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飞行员和管制员间的陆空通话,能否简明、清晰、高效地进行,成为挑战安全飞行的关键。目前国际航线的通话都是用英语进行的,影响驾驶舱内通话表现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利用模拟飞行软件创建一次从成都双流到重庆的完整飞行,搜集所教学三个不同群体学员的通话表现数据,并利用SPSS19.0软件对搜集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影响驾驶舱内飞行员通话表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