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满足可动点波束天线控制精度要求,文章设计了可变细分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可变细分由单片机控制,采用H型驱动桥作为功放开关器件。该驱动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低频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步进电机存在着步距不可能太小,响应频率不太高等特点,从而导致脉冲当量与进给速度之间的矛盾。倘若既要提高数控精度(小的脉冲当量)又不降低进给速度,应用传统的步进电机驱动技术是无法实现的。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多级可变微步距驱动系统中的功率管工作于放大状态而不是开关状态,通过数模转换把单片机的数字输出量转换成相应的相电流来实现0~512以上的连续细分,从而实现步距角的细分,如此可缩短传动链,使步进电机直接带动进给丝杠实现微步距或大步距快速空程驱动。不仅如此,此项技术还可使多台步进电机按不同速率和步距同步运行,实现多维增量运动的平滑运行。这样,不仅弥补了上述步进电机的弱点,而且在性能和价格两项指标上均远远优于伺服电机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在地面热试车过程中对工况变化和极限工况条件下工作性能的考核需求,提出采用集成一体化隔离技术的电机测控仪对流量调节器和燃料节流阀步进电机实施控制,并完成从电机检测、调节组件试验、发动机装配、热试车到交付出厂的测量和控制工作。研究过程采用定时器变频中断电机变速控制、PWM斩波细分驱动、多级中断嵌套和远距离测量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步进电机长距离、大驱动力矩下快速启停平稳控制要求,以及试车双路电机同时基下独立调节和角度同步测量,实现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过程推力和混合比稳定调节。400余次热试车及各项试验验证,电机控制频率偏差小于±2 Hz,角度控制精度小于±0.25°。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步进电机加一减速控制技术,根据步进电机负载对速度响应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高速启停控制的数字化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克服了步进电机加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步、堵转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是一种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开环控制方式下,步进电机在其加减速过程中易出现失步和过冲现象。本文介绍了一种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速度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指数型曲线,快速响应性能好,升降速时间短,实现了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的稳定精确控制,满足了飞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速度控制曲线和调节角度的灵活设置方法,该方法采用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实现方式,不需要改变软硬件状态,充分发挥了高级语言软件和FPGA的优势,克服了目前步进电机速度控制实现方法的弊端,是一种更加灵活,实用性更强,实时性和精确度更高的步进电机速度和角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恒流斩波的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细分驱动技术。运载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功能由控制系统控制推力调节电机实现。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细分驱动技术采用了全硬件实现的恒流斩波控制方式,实现对电机绕组电流大小的精确控制,保证了推力调节电机的输出转矩在不同频率下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系统中,广泛采用基于电流斩波技术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电机励磁绕组驱动电压的波形随驱动频率的变化呈现出较大差异的振荡状态。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变频采样技术和固定滤波窗口方案的均值滞回滤波算法,实现在电机驱动频率[800Hz,3200Hz]范围内对电机驱动反馈信号的鲁棒滤波。试验结果表明,该滤波方法能很好地消除反馈信号的振荡状态,可精确实现反馈信号脉冲计数与测频功能,能可靠地应用于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系统的故障诊断与遥测等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海洋一号(HY-1)卫星水色扫描仪(水色仪)在轨发生的转动机构与卫星间耦合振动对步进电机工作状态的影响,根据建立的步进电机 角速度振动环境、步进电机 卫星 太阳帆板两种不同模式的电机运动状态模型,在不同设计参数条件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步进电机会因与卫星耦合振动造成工作状态变差,影响步进电机在轨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是卫星结构基频.  相似文献   

10.
航天用大力矩高精度超声波电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超声波电机与传统电磁型电机不同 ,它是一种靠摩擦驱动的新原理电机 ,具有低速大力矩、响应快和功率质量比大等特点 ,能直接驱动 ,适合航天领域的应用。先简单介绍超声波电机的特点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 ,随后介绍了所研制的一种低速大力矩超声波电机的结构、摩擦材料、特性和步进定位控制策略 ,其结构型式为纵扭复合型 ,样机直径为 80 mm ,堵转力矩达到了 13Nm,转速 12 .5 r/min,重复定位精度优于 0 .0 2 0°,纵扭振动的一阶谐振频率较接近 ,电机的工作频域较宽 ,近 7k Hz,起动时间在 5 m s左右 ,关断时间在 2 m s以内。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分力合成的步进电动机驱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航天器往往具有大型挠性附件以及步进电机常作为其主要驱动系统的特点,对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步进电机驱动挠性结构时产生的振动以及挠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分力全盛方法的驱动方式。数值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挠性航天器混合H2/H输出反馈姿态控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张玉民  杨照华 《宇航学报》2012,33(9):1255-1261
研究一类带有挠性附件的航天器的H2/H∞输出反馈姿态控制问题,所涉及的挠性航天器由刚性本体和挠性附件构成。由于挠性附件的振动和航天器本体姿态运动的耦合,再加之振动模态难以测量,对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带来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H2/H∞理论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动态输出反馈在模态变量不能测量的前提下也能有效控制航天器本体姿态,而H∞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抑制空间环境干扰力矩和模型不确定性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纯H∞输出反馈控制算法相比,基于H2/H∞的设计同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对挠性航天器具有很好的姿态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星载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与卫星平台之间的动力学耦合问题提出一种三自由度驱动与测量机构用于连接天线臂与卫星平台。该机构以驱动电机来控制天线臂转动,通过角度传感器对天线臂转角的测量来实现反馈控制,同时在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引入前馈控制进行反作用力矩补偿,实现卫星平台与天线之间的解耦控制、抑制天线的振动、提高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通过姿态稳定状态下卫星-天线系统解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控制系统的设计、姿态控制的仿真分析,表明解耦机构能大幅增加天线振动的阻尼,有效提高卫星稳定性和天线指向精度。  相似文献   

14.
空间柔性臂的解耦动力学模型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庆  郭吉丰 《宇航学报》2004,25(5):580-582,586
提出了一种空间柔性结构通过关节电机同时实现轨迹控制和振动抑制的方法。针对单连杆空间柔性臂,采用非约束模态法建立了刚柔解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应变反馈的PID控制策略,并设计了PID/应变反馈复合控制器,同时实现对柔性臂末端运动轨迹的定位控制和弹性振动抑制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的自适应方法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晓磊  吴宏鑫 《宇航学报》2005,26(3):275-281
挠性航天器在平衡位置的小幅度振动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具有严重影响,并且难以控制。现介绍了一种带有非线性阻尼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在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振动能量阻尼项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振动抑制效果。该方法能够快速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低频振动,并且具有很好的过渡过程品质和稳态精度。文章最后通过物理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相同条件下,其振动抑制的时间较传统方法减少了70%。此外,该控制方法对航天器的挠性振动频率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取工程中常用的反馈法 ,结合主动隔振的控制原理 ,对Duffing振子混沌振动进行了主动隔振仿真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了在混沌振动系统中应用主动隔振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步进电机转速稳定度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今宇 《上海航天》2005,22(5):54-57
在分析低速扫描中步进电机转速质量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用光电编码器测量转速稳定度的方法以及判定标准,并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步距角、惯性负载和微步距驱动对步进电机转速稳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吴秋平  韩丰田 《宇航学报》2007,28(3):584-588
自由转子陀螺仪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陀螺仪,没有精密的力矩器,因此,只能采用双轴伺服法来辨识其漂移误差模型。介绍了双轴伺服测试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双轴伺服转台的运动轨迹及重力矢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转台的运动特性,建立了自由转子陀螺仪的漂移误差模型,导出双轴伺服转台转角数据估计漂移误差模型系数的算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自由转子陀螺仪的长时间精度高,表明采用伺服测试法能够获得极高的测试精度,伺服转台可以作为测试自由转子陀螺仪精度的装置。  相似文献   

19.
朱仕尧  雷勇军  郭欣 《宇航学报》2020,41(12):1507-1515
建立了典型太阳能电池阵驱动系统(SADS)精细动力学模型,开展了扰动特性地面试验测试,讨论了产生扰动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直接激扰因素及其对应扰动的时频特点。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扰动数据吻合良好(误差<10%);刚体转动角加速度和模态振动加速度不同时为零是引起驱动系统扰动的前提条件;细分驱动、电机磁场非线性、时变齿轮啮合参数等是驱动系统的主要内部激扰因素;扰动力矩一般均具有周期变化特点,扰动成分集中在激扰频率及其高倍频附近,扰动幅度随细分驱动步距、齿槽激扰幅度、电磁激扰幅度和啮合参数变化幅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