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HB Z 27-80简介     
为保证各类飞机飞行振动环境测量技术的统一,编制了《飞机飞行环境振动测量一般技术要求》指导性技术文件,经部批准,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编号为HB/Z27—80。现对几个具体问题简单介绍如下:1.关子测量仪器的选择(1)低频响应 加速度计的低频响应与所连接的前置放大器的型式有关。使用电压前置放大器时,其频串下限是加速度计的输出阻抗和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构成的RC时间常数的函数(等效线路如图1)。低频截止频率为:  相似文献   

2.
成果简介     
1 碳基材料摩擦片利用碳基材料摩擦系数极高、动静摩擦系数比小、耐热性高等优异性能 ,应用新的粘结技术及成型工艺 ,制造成性能优异的摩擦元件。广泛用于军用车辆、重型矿车等大功率、高转速、大负荷的车辆变速箱中 ,提高传动性能和维修寿命。性能指标 :平均摩擦系数≥ 0 .8;耐热系数≥5 0 0 ;磨耗率 >0 .381× 1 0 - 6 cm3/ (kg·m)。国内使用进口变速箱数量可观 ,每年需数千套碳片以替代进口产品 ,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兵器集团 5 9所 ,0 81 1 1 - 81 1 0 5 9)2 橡胶件包氟塑料薄膜技术橡胶件具有高的摩擦系数 ,使…  相似文献   

3.
HB/Z28-80 简介     
为使飞机振动环境测量结果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编制了《飞机飞行环境振动测量中振动加速度计校准技术要求》指导性技术文件,经部批准,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编号为HB/Z28—80。现对几个问题简单介绍如下:1.校准内容和方法加速度计灵敏度是随着使用环境温度而变化的,当使用环境温度已知,并与校准时环境温度相差大时,则应根据灵敏度一温度变化曲线,对测量结果进行温度修正。灵敏度—温度曲线一般在加速度计出厂时已给出,如果没有给出,则应进行温度校准。考虑到温度校准比较麻烦,我们假定灵敏度—温度曲线形式不随时间变化,故不要求进行定期温度校准。  相似文献   

4.
导电胶是机载雷达平板缝阵天线胶接的关键材料。本文论述了导电胶研制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给出了导电胶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本导电胶在-55~+100℃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能,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还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所胶接的平板天线完全满足《×××飞机成品附件环境技术要求》中振动功能和振动强度的要求,这种导电胶适用于胶接,特别适用于机载环境下导电零部件的胶接。  相似文献   

5.
MNCZ-80数控铣床微机控制系统最近由一一四厂研制成功并投入了使用阶段,实践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主要性能接近或达到日本的水平。可满足各种国产数控铣床的要求。该系统采用DJS-041C单板机控制。 CPU-Z80 RAM-16K ROM-16K 主要性能如下: 1.三轴联动,平面直线,空间直线以及圆弧插补。 2.分辨率:0.01毫米。 3.最大指令值:直线20米,圆弧10米。 4.最大插补速度: A型:直线,3米;圆弧,2米;空间直线,3米。 B型:直线,6米;圆弧,4米;空间直线,6米。 5.输入形式:  相似文献   

6.
硅微谐振加速度计以高精度的频率信号输出成为硅微传感器的研制热点之 一。在分析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基于双检测质量块和 谐振音叉低附加质量的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形式。运用ANSYS 对加速度计关键结 构尺寸进行仿真优化,明确了关键结构尺寸的变化对加速度计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明:杠杆支撑梁长度、杠杆支撑梁宽度、杠杆支撑梁位置、音叉梁宽度、梳齿宽度和质 量块支撑梁宽度对整体结构性能影响最大。所设计的加速度计谐振基频约为21kHz,标 度因数为92Hz/g,在±30g 加速度输入下非线性达到0.322‰。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可作为海空重力测量仪器中的核心传感器,检验质量的位移检测电路是加速度计控制系统的核心,其精度直接影响了加速度计零偏和标度因数的稳定性,因此需要研究分辨率高、噪声小的位移检测系统。针对高精度静电悬浮加速度计的地面应用需求,以大表面积质量比的敏感探头结构为测量对象,设计了基于差动电容的位移检测电路,建立了电容检测电路的数学模型,对电路误差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悬浮高压引入的耦合误差,减小电路噪声。当电路工作在零点附近,20kHz内的噪声小于2×10-6V/Hz1/2,对应电容检测分辨率为2.93×10-5pF/Hz1/2,能够满足地面应用静电加速度计对位移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钻振动工作环境下,针对惯导系统传统的线性器件误差模型不能适用于线振动工作环境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振动条件下的高阶器件误差模型。通过分析二次项误差在静止与振动状态下的误差传播特性,得出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为线振动中主要误差项,建立包含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的36阶Kalman滤波器。与传统33阶误差模型相比,36阶误差模型可以有效分离和辨识器件误差。最后,在线振动状态下进行导航验证。结果表明,补偿了二次项误差之后的导航误差得到了大幅优化,速度误差由50m/s减小至2.2m/s,位置误差由90000m减小至2000m,姿态误差由0.7°减小至0.01°。  相似文献   

9.
加速度计在重力场(1g范围内)的试验研究比较成熟,而它在大于1g环境的静态和动态试验在重力场内是无法实现的,随着飞机,导弹,卫星的导航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某些系统强调在大于1g条件下加速度计或其组合的性能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本文采用一种1*10^-4g至20g范围的带有伺服转台的精密离心机测试加速度计,解决了加速度计在重力场和离心机上性能标定技术和两个加速度计组合在精密离心机上作物理仿真试验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捷联或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在该设备作大g正弦振动,并隔离角速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FD436型分电器,是国营155厂开发的主要民用产品。黑龙江省机械委受原航空工业部的委托,于1988年1月14日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了产品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有来自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及使用厂家16个单位的30名代表。在鉴定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该厂于1982年研制成功的FD436型分电器,不仅填补了微型汽车发动分电器国内空白,而且经几年来使用考核表明,其主要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国同类产品水平。产品结构先进,性能良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风切变会对飞机起飞和进场着陆阶段的飞行造成较大影响.在分析现有阵风减缓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某型民用飞机的风切变阵风减缓控制方案.通过在机翼两端和飞机重心处安装的加速度计,采用主动控制技术,使用对称副翼、扰流板和升降舵来实现阵风减缓控制.建立了阵风-飞机综合线性数学模型,并以法向过载为性能指标,针对风切变采用LQR方法设计了最优状态调节器使性能指标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厂设计、制造的ZH-342型半自动钻锪机,已稳定用于生产,产品质量良好,均已装机使用,从而实现了壁板零件钻锪机械化。现将该机床作一简单介绍。一、机床主要技术性能钻锪直径φ4毫米×120°钻锪率 12~15个孔/分  相似文献   

13.
国营远东科技经济开发公司为第二汽车制造厂设计研制的连杆测量仪,已于1992年7月在二汽进行了安装、调试并通过验收。 该测量仪主要用于对汽车空压机连杆进行综合测量,并对所提供的检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处理。 该测量仪特点:具有储存、逻楫判断功能,测量精度高,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连杆测量仪主要技术性能: 1.测量范围:连杆大、小头内孔直径,两孔中心线平行度,两孔中心距,大孔两端面平行度,大孔端面对中心线的垂直度,大孔两端厚度。 2.分辨率:小孔小于0.5μm,其余为1μm。 3.重复精度:小孔为±0.5μm,其余为2μm。 4.测量精度:小孔为1μm,其余不大于各参数公差的1/10,且最大不超过5μm。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类不确定时滞模糊系统,研究了执行器故障情况下的状态反馈保性能可靠控制问题。首先,在不确定时滞系统的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然后,选取保性能指标和构造Lyapunov函数,给出系统存在保性能可靠控制器的充分条件,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表达。通过求解LMI方程就可以得到状态反馈保性能可靠控制器。采用所设计的保性能可靠控制器,当任意执行器出现故障时,闭环系统仍保持渐近稳定且保持原有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由六二五研究所、无锡仪表厂和四一○厂研制的DGY—B型多通道电感量仪于今年六月进行了鉴定,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其主要技术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型仪器的水平。这种类型的仪器在我国是第一次研制。 DGY—B型电感量仪是一种比较量仪,由显示组件、测量通道组件和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组成。被测尺寸的变化经传感器线性地转变成电压的变化,再经放大、整流、滤波和比较判别,最后由灯和表头指示。主要技术性能: 测量范围±0.025~±1.0毫米(满刻度)  相似文献   

16.
我厂于一九七八年研制成功GG30型高度规。经全性能试验和使用考核,证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快速。一九七九年底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组织了“GG30型高度规技术鉴定会”。会议  相似文献   

17.
航空航天部609所研制成功的FF115型防爆电液伺服阀,是我国“七五”重点攻关“机器人开发研究”的配套项目,系国内首创。其性能达到美国同类产品80年代中期水平。该阀技术起点高,设计精巧合理,加工性好,性能稳定,使用可靠,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达77%,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惯性导航系统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精确测试要求,设计了一种以模拟电路和功率放大为核心的高精度加速度计温度控制仪器,温控精度达到0.02℃.该温控仪除具有精密温度控制外,还具有手动模拟量测量、自动模拟量测量及多通道I/F输出测试于一体的特点.为满足多只加速度计测试一致性要求,采用单一温度受控的采样电阻方法,提高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性能指标如4小时稳定性、模拟量长期重复性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对MEMS惯性测量单元进行了三维随机振动试验,初步探讨了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三维振动试验条件下的故障模式:3个轴的MEMS加速度计均出现了零位偏移,该现象在单轴振动试验环境中并没有出现.从理论和仿真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机理,提出了解决办法并通过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三维振动比单轴的振动更能接近真实的振动环境,结构被激发的模态更丰富.通过采取措施,减小了加速度计的零偏值,从9.4m/s2降至1.97m/s2.  相似文献   

20.
以加速度计为代表的惯性器件技术和以惯性稳定平台为代表的惯性系统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重力仪和重力梯度仪的发展。重力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有效支撑惯性导航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并牵引了惯性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惯性技术领域应将重力测量仪器研制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主题,研制过程中应充分发掘现有技术潜力加快研制进度,并注重产品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推进重力/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协同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推进惯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