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价快速下跌推动航空股创两年新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12月,国际油价受美国经济放缓和暖冬天气影响,出现大幅度下滑,短短一个月从月初65美元跌到1月初的51.88美元,下跌幅度达到20.2%,同期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跌破7.80关口,下跌幅度达到0.5%,机构投资者对航空业中期发展趋势更趋乐观,推动航空股持续上扬,航空指数涨幅高达33.62%。进入12月,周边股市和香港股市纷纷创出历史新高,国内股市也在金融、地产持续上涨中突破2800,创股市创立以来新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2007、2008年利润增长仍相当乐观。进入2007年航空业中期发展趋势日趋明朗,在2006年3季度行业盈利达到42.5亿元之后,行业盈利拐点出现,…  相似文献   

2.
进入四月,国际油价继续受到炼厂检修利用率下降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影响,维持在62-67美元高位,并未出现消费淡季回落现象,随着6月-8月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国际油价将维持在60美元以上的高位,短期航空业将继续面临高油价考验。人民币汇率进入  相似文献   

3.
进入8月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元汇率升值和全球经济放缓日益明显作用下,延续7月下滑趋势,日益逼近100美元心理大关,短短两个月国际油价跌幅达到30%,航空业高油价压力暂时得到一定缓解,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航空市场需求不振对行业运营压力逐步上升到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六月国际原油价格价格在夏季消费旺季预期的带动下,一举突破60美元,美国WTI8月原油期货价格上半年平均价格达到52.50美元/桶,比去年同期上涨高达67.44%,新加坡航空煤油价格6月也突破70美元,上半年平均价格达到62.97美元/桶,同比2004年上半年上涨达到54.37%。国内成品油上半年也三次上调,6月25日国内航空煤油批发价格年内第二次上调,每吨上涨300元,达到4920元/吨,上涨6.49%,上半年平均价格达到4454元/吨,同比去年同期上涨36.17%,在持续上涨的燃油价格压力之下,航空运输企业成本难以转移,上半年行业出现亏损。6月全球主要股指在消息面喜忧参…  相似文献   

5.
进入6月,随着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到来,以及尼日利亚武装袭击事件的发生,国际原油价格一举突破70美元大关,达到72美元水平,地缘政治紧张和行业季节性消费增长,以及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低于市场预期,加上国际对冲基金的再次大举介入,成为推动本轮国际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但同比去年同期上半年均价61.4美元/桶,下降7.75%。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外对人民币是否应升值的激烈争论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要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公布当前具体的改革内容: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上调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以可控的步骤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释放人民…  相似文献   

7.
进入10月.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56-60美元一线.国际能源机构(IEA)调低了2006-2007年全球原油消费需求增速.预测2006-2007年仅分别增长1.2%和1.7%.同时欧佩克于10月19日宣布减产120万桶原油以维持原油价格.10月整体油价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美国股市在油价下跌和良好经济数据支持下.主要股指维持近期涨势并创出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公布的三季度GDP大幅下滑到1.6%被市场认为是暂时性经济放缓.预期在油价下跌和升息周期结束的刺激下.美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投资者对美国未来经济的良好预期成为推动美国主要股指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动力。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2108.43.上涨2.03%.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389.72.上涨3.21%。  相似文献   

8.
进入6月,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元弱势推动下.再次创出145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同比涨幅高达120%.给全球航空业带来巨大压力。展望后市,油价仍不容乐观。由于美国经济目前仍受困于次级债危机.增长乏力.升息短期基本没有可能.弱势美元政策仍将是下半年美联储的政策主线。同时原油供给方面增长仍有限.OPEC对增产分歧导致短期内对缓解高油价作用有限.唯一对缓解高油价作用的是需求方面.在北美、欧洲、日本原油消费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印度两国需求增速变动对国际油价有巨大影响力。短期看.为准备灾后重建以及奥运.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将维持高位.三季度之后.政策有所调整.对国际油价影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进入2月,全球股市低迷依旧,多重不利经济数据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可能划入衰退的担忧,月初美国劳工部发布的2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出人意料的减少了63万人,显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同期受美元加速贬值影响,国际油价连创历史新高,达到1.9美元,2008年以来国际石油均价达到95.36美元,同比上涨50%,石油价格高涨和美国经济放缓,对全球航空业盈利能力构成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7月国际原油价格在旺季消费刺激下进一步上扬,8月初美国WTI9月原油期货价格达到66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年初上涨达到50%,持续上涨的成本压力对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7月国际资本市场维持震荡上扬走势,8月初美联储继续加息0.25%,达到3.5%,为2004年6月以来连续第10次加息,持续升息表明美国经济基本面仍状况良好,高油价对美国经济影响尚不明显。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0449.14,上涨1.39%,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157.81,上涨2.13%。香港市场在石油、金融等大盘蓝筹股带动下,恒指进一步上涨,创出4年来新高,收于15346.61,上涨9.90%,H股收于542…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今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高价位上波动,一度突破每桶75美元。而10年前只有22美元/桶左右。油价持续上涨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油价持续保持高价位也势必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据预测,2006年高油价可能令亚洲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减缓至少0.6%。造成高昂油价的原因一是受中东动荡形势的影响。例如,伊拉克目前日均石油出口量约为100万桶,远不及战前260万桶的水平。伊朗原油日产量约占世界原油日产量的5.4%,但紧张局势已使其减少了产量。在旺盛的需求和紧张的供给驱使下,油价必然会长期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2006…  相似文献   

12.
进入7月,国际原油在月初创出147.90美元历史新高之后.出现大幅下滑,短短一个月跌幅达到20%,油价中期顶部基本确立。近期油价大幅度下挫.核心原因是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力日益扩展到欧洲、日本.以及作为上半年油价大幅度上涨重要支撑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入三季度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越发明显.直接导致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转变.高油价对原油需求的抑制影响逐步显现,同时欧洲、日本经济的下滑也刺激了近期美元汇率的大幅上涨,助推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13.
疯狂上涨到140多美元一桶的国际油价,终于降到了现在的60美元左右,曾经压得国际航空界喘不过气来的油价梦靥暂时离去了。然而,航空业连长出一口气的时间都  相似文献   

14.
11月世界主要股指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动下,小幅反弹,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0543.22,上涨0.70%,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128.07,上涨3.24%。香港市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提升的情况下,外资流入加大,恒生指数突破14000点,创出3年来新高,收于13901.81,上涨2.04%,H股收于4739.14点,下跌1.15%。航空股受益于人民币升值,走势较为强劲。东航上涨7.45%,首都机场盈利预期提升,上涨16.21%,南航上涨0.98%。国内市场方面,临近年底市场面临一定的政策真空阶段,投资者趋于谨慎,等待相关后续政策的明朗以及新股发行政策时间的确立等,市…  相似文献   

15.
进入五月,随着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国际原油价格加速上涨,连续创出历史新高,6月初达到139美元历史新高,月度涨幅超过20%,近期原油价格加速上涨与美元贬值。新兴市场需求增速未受到高油价影响,以及投机资金推动的结果。近期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扬,加重了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并给部分国家带来金融动荡和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一、近期世界石油市场概况 (一)近期世界石油价格变化2007年9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呈加速上升趋势,进入2008年更是直线飙升。2008年1~7月,国际油价在美元贬值、机构炒作和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不稳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屡创新高,依次攻克了100美元/桶、110美元/桶、120美元/桶、130美元/桶大关、140美元/桶和145美元/桶大关。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对于全球民航业而言都是包含深刻记忆的一年。在2008年上半年,油价达到历史高点,到了7月份为最高点,美国每加仑燃油价格3.89美元,同比增高了81%。到了下半年,油价回落,到2009年2月每加仑为1.26美元。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一片阴霾,再次给航空运输业发展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8.
田慕 《国际航空》2008,(8):32-35
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全球民航业的年成本就会疯狂上涨16亿美元。这个数目无疑是触目惊心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全球已有超过24家航空公司因此宣布破产。未来,还有什么样的挑战在等待着全行业去面对?  相似文献   

19.
1月17日,《中国联合商报》刊文《航权开放“引狼入室”政策频出以应对竞争》指出,2008年,中国航空业依然是利好之年。宏观经济不断增长,国内消费需求不断上涨,是航空业持续盈利的巨大动力。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奥运等利好因素的存在,促使人们对2008年的中国航空业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航权的逐步开放,国内航空公司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的8月堪称全球航空运输史上的“黑色八月”。首先,这个月,纽约商品交易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70美元,达到每桶70.18美元。这使得全球航空业面临空前的成本压力。有专家指出,美国的航空公司在油价超过每桶60美元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完全被燃油成本的上升所抵消。因此,上半年虽然客流量开始反弹、票价也有所提高,但美国10家航空公司总计仍亏损了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亏损额增加了11亿美元。中国航空运输业也深受高油价之苦,据统计,国内航油价格狂涨了近1100元,使得航空公司大部分利润被“吃掉”。今年上半年国内A股上市的四家航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