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昕 《国际航空》2006,(3):33-34
能见度受限是全球重大航空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发视景增强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的目的便是利用先进的驾驶舱显示器,为驾驶员提供在低能见度情况下了解地面和空中情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霍尼韦尔公司、GEC-马可尼航空电子公司和湾流公司正在通过在“湾流”公务喷气机上认证一种与视景增强系统(EVS)/合成视景(SVS)兼容的平视导引系统(HGS)来推动增强和合成视景驾驶舱系统的研制。湾流公司最近所作的市场调查发现,其新型远程“湾流”5(G5)飞机全部顾客的约25%订购了作为选用设备的平视显示仪,如霍尼韦尔公司的新型  相似文献   

3.
去年下半年,柯林斯民用航空电子公司的几位专家在上海和洛阳两地举行的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机载设备局/柯林斯航空电子技术交流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介绍了一些重要的航空电子技术及柯林斯所进行的研制和取得的成就,有些问题是国内航空界关心的热点。增强情况了解系统波音747-400和777的显示设计师泰勒先生说,增强情况了解系统(ESAS)已受到航空界的密切注意。这种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合成视景系统或增强视景系统(EVS),因而有人将EVS看成与ESAS是一回事。柯林斯把ESAS定义为“在执行最优性能并保证乘客舒适的飞行计划的同时,实现无冲突的自由导航”。无  相似文献   

4.
由于平视显示器(HUD)、视景增强系统(EVS)以及合成视景系统(SVS)优秀的情景显示能力,HUD与EVS、SVS结合使用将显著提高飞行机组情景识别以及态势感知能力。同时,HUD与自动着陆系统结合使用可降低着陆和起飞时的最低天气标准。随着机组情景识别能力的提高,必须提出高效的试飞方法来验证情景识别系统的适航符合性,在分析EVS、SVS与HUD结合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的优化的民用飞机机组情景识别系统试飞方法以及基于任务的符合性判据。  相似文献   

5.
人们已经意识到,增加机组的情况了解是提高航空安全性的主要途径。平显的出现解决了驾驶员在进近着陆中目视飞行和仪表的结合问题,而增强视景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则在增强低能见度着陆能力、提高 Ⅰ/Ⅱ类机场的起降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视景增强系统(EVS)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航空公司,特别是美国航空公司的极大重视。因为这种系统能够直接为航空公司节省费用,提高营运的灵活性。它可直接在平显上(或下显上)显示红外、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及地形数据库所提供的数字式图像,引导驾驶员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安全进近与着陆。从理论上讲,如果EVS能向驾驶员提供足够可靠的视景感知,机场就可不装备昂贵的Ⅲ B  相似文献   

7.
任和 《大飞机》2022,(8):69-70
<正>在航空安全问题中,飞行原因造成的事故比例最高。首先飞机结冰是飞行安全的罪魁祸首。国际航空界对飞机飞行中的结冰、飞机地面除冰和飞机结冰探测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结冰保护和探测技术方面,形成了许多标准规范。其次,可控飞行撞地(CFIT)也是飞行安全的大敌。CFIT是指在飞机操纵可控的条件下由于飞行员情景意识不足而撞地。因此提高飞行员情景意识是改进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发展的技术有平视显示(HUD)和增强视景系统(EVS)。  相似文献   

8.
微视(Micro Vision)公司正在演示直接把图像送入人眼的单色和全色视网膜显示器。这种小而轻的显示技术有可能消除驾驶舱中的平视显示器屏幕,并为飞行员提供高保真度的增强合成视景系统,其他可能的应用包括供舰上或前方基地重复训练军机飞行员的便携式全色飞行模拟镜。微视公司的个人视觉系统(PVS)技术的关键是它能将复杂  相似文献   

9.
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是一种“以飞机为中心”的低能见度运行解决方案,能有效地改善飞机起降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增强视景、合成视景、大型触敏屏以及3D成像技术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改善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飞机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有益于飞行员状态感知的航空电子组件尤尼弗塞尔电子公司推出了一种称作system—1的新型航空电子组件,它能在辅助飞行员提高飞行中的状态感知的同时,改善飞行的信息流。地形感知和告警系统(TAWS)设计用来帮助防止可控飞行进人地形事故,能提供3种当前视景并预测飞机位置。每一种视景都包括飞行计划、与飞行航迹相关的周围地形显示以及取自飞行管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无线电高度表和仪表着陆系统的数据。TAWS将与存在快闪存储器中的全球地形数据库数据比较飞机所在位置。系统显示采用触敏式屏幕,该屏幕为780×1024像素,重约2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