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贾杰  刘永士  贾琼 《飞行力学》2012,(4):354-356,361
基于助推段防御和比例导引法,分析了拦截弹与目标导弹的相对运动关系并给出了比例导引方程;采用差分法分析了拦截弹与目标导弹的位置关系、构建了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拦截弹的差分方程;以拦截时间和拦截弹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拦截弹的速度和比例系数对拦截时间和拦截弹道的影响,并对比例导引法的拦截弹道进行了三维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助推段防御使用变系数比例导引法,可有效缓解拦截时间与拦截弹机动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拦截高超声速目标的异类导弹协同制导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于多导弹协同拦截高超声速目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领弹-从弹拓扑结构的异类导弹协同制导律:配备有高性能导引头的领弹采用改进比例导引法拦截目标;未配备导引头的从弹利用通信手段,采用二阶一致性跟踪算法,对领弹进行跟踪。两类导弹同时命中目标,形成"多对一"的拦截态势。异构型的制导策略可以降低对导引设备的需求,具备较理想的作战效费比。领弹与从弹的弹道均源于改进比例导引法,具有较理想的弹道特性。给出了协同制导律在固定拓扑与切换拓扑下成立的充分条件。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制导律能够实现对高超声速目标的协同拦截,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出现和应用,为传统防空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巡航段空基拦截方案,并设计了基于末角约束比例导引法的中制导律和空基拦截弹复合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末角约束比例导引法能充分利用拦截弹中制导段过载承受能力,有效地加快了拦截弹达到期望末视线角的速度,改善了中末交班性能;所设计的拦截方案能够对典型机动目标实施有效拦截。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拦截弹协同拦截机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追逃博弈的协同导引律。首先,分别考虑拦截弹与目标的控制动力学模型,建立弹目线性化相对运动方程,采用终端投影方法对相对运动方程进行降阶处理。然后,基于追逃博弈理论,考虑拦截弹集群与目标之间存在的落角约束,分别建立双方的性能指标函数。最后,基于代数图论,构建拦截弹集群的通信拓扑,考虑系统状态不能实时获得的情况,引入采样纳什理论求解协同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采样追逃博弈求解得到的协同导引律在实际拦截场景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陈峰  肖业伦  陈万春 《航空学报》2010,31(2):342-349
考虑拦截器使用耗尽关机固体推进系统的情况,提出需用速度增益曲面概念,设计了基于该概念的大气层外超远程拦截导引方法。根据Lambert导引,给定拦截时间就有唯一的指令推力方向与之对应,导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零控拦截到达阶段,选择最优拦截时间,需用速度增益曲面迅速与助推时间-拦截时间平面相切;零控拦截保持阶段,拦截时间不断减小,保持需用速度增益曲面在助推时间-拦截时间平面上滑动,消耗多余的推进剂。利用拟零控拦截概念使两个导引阶段平缓过渡,避免了导引方法切换时推力方向的跳变。导引律计及了J2项摄动对滑行段弹道的影响,导引精度对推进系统参数偏差的鲁棒性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制导方法用于大气层外超远程目标拦截,脱靶量仅为km量级,推进系统参数偏差对导引精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陈峰  王育林  肖业伦  陈万春 《航空学报》2008,29(6):1665-1672
 针对拦截器使用耗尽关机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情况,设计了大气层外目标拦截的速度增益导引方法。导引律中根据Lambert导引确定指令推力方向初值,利用剩余速度增量信息,计算惯性速度增益下的预测脱靶量,使用Kepler轨道摄动方程计算消除脱靶量所需的速度增益修正,根据惯性速度增益和速度增益修正之和确定指令推力方向。给出了一种计及J2项引力摄动影响的滑行段弹道预测半解析方法,减少导引律运算量,降低导引方法误差;导引律中引入了剩余速度增量测量环节,增强了导引精度对推进系统参数的鲁棒性。与传统的通用能量管理(GEM)导引相比,采用该导引律拦截远程目标时指令推力方向平稳、变化范围小,脱靶量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一种弹目遭遇点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舰空导弹中制导段所获信息并减小导弹中制导段的弹道曲率,给出一种弹目预测遭遇点的解算方法,并据此设计比例导引制导律。在初始发射坐标系中,假设目标由当前位置以当前速度大小沿当前速度方向匀速运动至遭遇点,导弹由当前位置以当前速度大小按照一定的导引规律匀速运动至遭遇点。在该假设条件下,导弹到达遭遇点的总航路大小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纯比例导引的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克波  廖选平  梁彦刚  李超勇  陈磊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77-724277
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是当前导弹制导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基于理想比例导引(IPN)律拦截非机动目标的解析解,推导了纯比例导引律(PPN)拦截固定目标的解析解,得到了弹目相对距离、制导指令加速度和导弹前置角的显示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了拦截碰撞角与弹目相对运动状态和比例导引系数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基于该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PPN的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策略(PPNIACG),并探讨了在铅垂面内进行落角约束打击和水平面内进行拦截碰撞角约束打击的2种实现方式。最后,以弹道成型制导律(TSG)和最优碰撞角约束制导律(OIACG)为参考,通过数值仿真算例,对PPNIAC的拦截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制导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曹立飞  曹红松  刘鹏飞  刘恒著  肖艳文 《航空学报》2021,42(6):324751-324751
针对固定鸭舵二维修正机构控制力有限和比例导引法控制末段需用过载变化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补偿比例导引律的过载阈值控制策略。分析了固定鸭舵二维修正机构的控制力及力矩,以落点弹目距离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纵向和横向平面导引系数及过载阈值为设计变量,在重力补偿比例导引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引律参数优化模型,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DE)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外弹道仿真分别从控制段飞行稳定性、控制效率、控制机构过载及控制精度几个方面与传统比例导引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使用蒙特卡洛法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导引律相比,使用该控制策略提高了二维弹道修正迫弹的控制效率,有效降低了控制末段需用过载,弹道控制段飞行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拦截弹制导律辨识问题,基于门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制导律辨识方法.首先,构建了三维空间下的拦截弹-我方飞行器相对运动模型,并假设拦截弹采用经典的比例导引(PN)制导律或增强比例导引(APN)制导律.由相对运动模型提取数据,构成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样本输入为敌我双方运动学信息,标签为敌方拦截弹对应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标和其发射的拦截弹对来袭攻击弹进行协同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最优协同拦截制导律。建立描述目标、攻击弹和拦截弹三者相对运动关系的模型,引入零控脱靶量对模型进行降阶处理。考虑拦截弹对攻击弹的拦截精度、拦截末端时目标的安全性以及目标、拦截弹的控制能量问题,基于攻击弹-拦截弹零控脱靶量、攻击弹-拦截弹终端横向相对运动速度零控脱靶量、目标-攻击弹零控脱靶量以及目标和拦截弹的加速度,建立了性能指标函数,同时考虑目标和拦截弹加速度的有限性,基于极小值原理设计了最优协同拦截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目标和拦截弹独立飞行的情况,采用协同拦截制导律,在考虑了目标安全性的前提下,机动性较弱的拦截弹能够以较平直的弹道成功拦截攻击弹。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用于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的末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末制导律。推导出计算零控脱靶量一种新的解析表达式,由于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两飞行器间重力差影响,得出的表达式相对于将两飞行器重力差简化为零重力模型得到的解析式具有更高的精度;根据平行接近法原理利用此表达式推导出一种简单的末制导律;详细介绍了脉宽调制(PWM)式实现变推力控制的方案,仿真中在考虑发动机工程约束的情况下,利用PWM技术对提出的制导律进行验证。对机动目标进行拦截仿真显示,提出的制导律在取得良好拦截精度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轨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的轨迹控制问题.建立了复合控制拦截弹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复合方式的差别,指出了直接力对弹体运动的影响.建立了拦截弹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模型,针对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的特殊性,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给出了轨迹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设计了脉冲发动机的点火逻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实现拦截弹在末制导段的精确制导控制,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弹道导弹助推段飞行中加速度大、飞行速度高、拦截反应时间短的特点,研究最优拦截直接碰撞制导律.在建立拦截弹与目标相对运动方程的基础上,以终端脱靶量最小和能量最省为性能指标,设计了空射反导导弹在助推段拦截弹道导弹目标的最优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满足设计指标,达到了直接碰撞杀伤目标的目的,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大气层内拦截弹微分对策制导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延芳  齐乃明  夏齐  阳勇 《航空学报》2011,32(7):1171-1179
针对新型战术弹道导弹(TBM)和智能巡航导弹等具有高机动性的拦截目标,应用控制受限的非线性对策模型,提出非线性微分对策制导律,并分析了零脱靶量拦截所容许的初始航向误差.目标和拦截弹间的相对运动是非线性的,采用传统线性化模型建立的拦截制导律会因为线性化而带来误差.提出的制导律是在保持拦截弹和目标的非线性运动学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大气层外拦截弹中段耗尽关机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燃料耗尽方式关机且具有持续定常推力的大气层外拦截弹设计了中段制导律。假设拦截弹在关机后的无控滑行段中与目标相对距离不大.拦截弹与目标的引力加速度差近似为零,则拦截弹中制导的终端约束条件为视线转率为零。根据终端约束推导了推力定向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推力定向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了相应的改进。仿真表明.这种制导律具有计算简单、计算无奇异的特点,且在拦截近程弹道导弹时精度较高且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3):978-989
The optimal guidance problem for an interceptor against a ballistic missile with active defense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A class of optimal guidance schem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linear quadratic differential game method and numerical solution of Riccati differential equation. By choosing proper parameters, the proposed guidance schemes are able to drive the interceptor to the target and away from the defender simultaneously. Additionally, fuel cost, control saturation, chattering phenomenon and parameters selection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Satisfaction of the proposed guidance schemes of the saddle point condition is proven theoretically. Finally, nonlinear numerical examples are inclu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guidance approaches. Comparison of control performance between different guidance scheme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气层外拦截弹飞行中段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且关机后需要经过较长的无控滑行段才能进入末制导段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拦截弹修正能力,且考虑无控滑行段拦截弹与目标引力差影响的中制导律。仿真表明,采用该制导律的拦截弹在发动机工作期间推力方向变化平稳,且可获得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三维空间拦截的前置追踪变结构制导律(英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his article aims to develop a head pursuit (HP) guidance law for three-dimensional hypervelocity interception, so that the effect of the perturbation induced by seeker detection can be reduced. On the basis of a novel HP three-dimensional guidance model, a nonlinear variable structure guidance law is presented by us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The guidance law positions the interceptor ahead of the target on its tlight trajectory, and the speed of the interceptor is required to b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arget, A numerical example of maneuvering ballistic target interception verifies the rightness of the guidance mode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