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会决定于1991年上半年与中国民航局科教司、适肮司联合召开“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如下: 1.国外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综述及发展趋势分析; 2.我国适航管理综述及现状分析; 3.我国民机工业和民航运输业发展趋势及对适航管理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民航业对民用航空器在持续适航和运行过程中安全问题的研究,民航业对航空器持续适航和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本文通过介绍民航业对"老龄飞机"认识的发展,阐述了民航当局对航空器持续适航和安全改进的适航管理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适航管理工作是民航总局行使政府职能,对飞机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单位进行的一种行业管理。适航管理具有保证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自1987年5月4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以来,民航总局适航管理部门努力履行条例所赋予的政府管理职能,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体系。在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三层式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一是由民航总局和适航中心构成的立法决策层;二是由地区适航处及航空器审定中心构成的执行监督层;三是由民航总局适…  相似文献   

4.
民机适航试飞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航管理是为保证飞行安全、以民用航空器为对象的技术性、法规性的管理,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的审查、监督,实施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飞机适航管理是以民用航空器为对象的强制性、法规性和技术性飞行安全管理。简述美、欧等世界航空大国飞机适航管理及适航规章;研究美国NASA在飞机适航领域开展的气动研究工作;探讨我国国家空气动力试验机构服务于适航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欧洲和美国适航管理当局对境外生产设施的管理政策,结合我国规章对国外民用航空器在华生产的管理政策要求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外国民用航空器在华生产项目管理路线图",可供我国今后修订和完善适航管理规章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人航空器系统在军事、民用领域快速发展,但适航理论研究发展缓慢,这带来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风险,也限制了无人航空器系统行业的发展。对无人航空器的适航理论及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引入舆情因子和区域因子,提出一种改进的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地面碰撞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安全、舆论以及区域特殊性对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的影响,可以为其适航管理提供依据,也能作为无人航空器系统行业适航申请的参照。该模型的提出有助于加快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研究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航空器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为保持和改进零部件、系统和整机的可靠性,要不断地颁发适航指令和服务通告对其进行改装,所以适航指令和服务通告的执行是贯穿于制造到报废的全过程。它涉及初始适航和持继适航二个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这方面的衔接。中国民用航空规章39部《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注册的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必须保证其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规模不断增加。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数据,截至2023年6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登记总数量大于100万架,其中,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1979个,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数量大于10万架。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如何开展高效适航管理,是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针对限用类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从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用航空器年度适航检查是借鉴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通用航空小型航空器的做法,对航空器进行适航管理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自1990年以来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在这六年里年检工作经历了起步,摸  相似文献   

11.
适航规章对民用航空器提出了应具备应急撤离的能力,明确了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要求。针对民用航空器应急撤离的验证,当前普遍采用地面演示试验的符合性方法,传统的地面演示试验存在着试验开展安全保障难度大、成本高、对设备场地依赖强等局限性。而随着VR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根据航空器应急撤离对应的适航条款,梳理了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要求,分析了VR技术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的可行性和优点,研究了民用航空器应急撤离演示试验、航空器数字建模以及VR的技术特点等方面,提出了VR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时适航审定的主要审查内容、重点关注要素和技术审查要点,为建立VR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的适航审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机载设备初始适航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民用航空器初始适航管理的概念,简述了民用航空机载设备适航工作要求,着重论述了机载设备在初始适航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方式方法,并对机载设备如何做好初始适航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26日,国防科工委和民航总局召开民用航空器适航联合推进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和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李健共同担任民用航空器适航联合推进委员会主任,他们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3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开始在上海总装。ARJ21是我国首次全面按照和国际接轨的适航标准进行设计制造的飞机,它对我国的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系统和航空工业系统都是一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国内民用航空标准化工作现状,结合国内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过程中所急需解决标准方面的问题,初步探讨并提出适航审定工作中应借助标准化工作思路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于1987年5月4日正式颁布《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年6月1日实施。今年是该《条例》实施10周年,也是我国适航管理工作开创10周年的纪念年。此前,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民航总局适航司张永生副司长,请他谈了10年来我国适航管理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打算。本文是这次采访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航空适航管理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这期间取得了哪些成绩?王中副司长(以下简称“王”):1987年5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使我国适航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这12年来,主要在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军用航空器的适航定义,分析了国外军用适航要求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了美国军用航空器适航要求及其审定流程,并对我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的制定提出了一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障民用航空安全是民用航空业的永恒主题,实现持续运行安全是这个永恒主题的核心内容,而保持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则是持续运行安全这个核心内容的关键。 在今年全国民航适航工作会议上,民航总局沈元康副局长发出了适航系统实施第二次创业的号召。在适航系统开展第二次创业具有深刻含义,它标志着我国适航管理初始阶段的完结和新阶段的开始。加强持续适航是深化适航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挂签”是国际上通行的用来控制、管理和鉴别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适航状态的重要文件。“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挂签”在我国通常简称为038表;美国则通常将其“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挂签”简称为8130-3表。目前,中、美两国适航当局都制定了相应的适航程序(美国称指令)或咨询通告来指导局方监察员、委任代表正确的填写和使用“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挂签”,从而对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进行科学、严格、有效的适航管理,防止不适航的产品和零部件,特别是“黑航材”装上民用航空器,造成对飞行和公众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