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4,12(1):8-17
我国在轨运行卫星已经基本构成了导航定位、对地观测和通信三大卫星系统,为卫星应用奠定了基础;新的卫星制造和应用机构也应运而生: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6,14(2):25-31
2005年,神舟六号飞行圆满成功,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开发新技术、新领域,在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卫星在轨任务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21,30(1):1-6
长期以来,国产卫星在轨任务管理工作一般由卫星方、运控方、测控方协同完成。随着卫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卫星方在协同运控方、测控方进行有效载荷任务管理、卫星健康管理和异常处理等基础上,越来越需要在卫星的最大效能、新功能、新用途、多星协同等在轨应用上创新,扩展卫星方的在轨任务管理工作内涵。文章总结多颗卫星在轨多年来的管理经验,梳理了卫星方在轨管理主要任务场景,挖掘提升卫星在轨的应用价值,归纳提出了"再完善、再开发、再利用、再设计"的卫星在轨"四再"管理工作,提供了多星重构组网等真实应用实例,阐述了拓展新用途等提升卫星应用效能和卫星技术水平的策略,并提出了增加天基对月成像功能等几点建议,可为后续卫星在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CBERS-02B卫星高分辨率相机的在轨调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发射时的振动、由空气到真空环境的转变、微重力的影响等因素都可能会改变相机的焦面位置,导致相机焦面位置发生变化。CBERS-02B卫星在轨测试期间,对高分辨率相机进行了在轨调焦,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文章对高分辨率相机的在轨调焦方法和调焦结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至2008年10月24日.卫星达到规定的寿命指标要求并圆满完成了在轨探测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成果。基于嫦娥一号工作状态仍然良好、燃料充足的状况,为充分利用在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和工程价值.增加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技术储备.根据有关部门论证确定的在轨试验方案.自2008年11月8日起。嫦娥一号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轨试验。  相似文献   

6.
多源卫星信息在轨融合处理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灾害监测、海洋目标监视等多星协同探测应用场合,首先分析了多源卫星信息在轨融合处理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卫星数据在轨处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星上探测、通信和计算资源出发,分析了适应在轨处理的在轨自主任务规划、目标信息表征、多源卫星信息目标在轨关联、多源卫星信息在轨特征融合、星地协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
遥感卫星在轨故障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遥感卫星1988年—2014年的在轨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控制、载荷、测控和数传是遥感卫星在轨故障发生比例最高的4个分系统;故障主要发生于在轨第1年;环境、设计和器件类故障为主要的在轨故障类型;大多数故障可以通过在轨自主诊断、地面操作等方式及时予以解决, 对遥感卫星完成任务的固有能力影响较小;各分系统的在轨故障特点各不相同。文章最后针对故障原因, 提出了增加遥感卫星的地面试验与测试、加强抗辐射加固设计和开展基于在轨故障规律的分系统技术状态控制等对策, 以降低卫星的在轨故障率, 保证卫星在轨可靠、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面向北斗短报文的在轨卫星健康监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在轨卫星数量迅猛增长、健康状态复杂各异、测控管理难度日趋增大的态势,提出了面向北斗短报文的在轨卫星健康监控体系。分析了北斗短报文的应用现状,构建了“用户→北斗卫星→在轨卫星”前反向数据流向。考虑到北斗短报文的容量限制,优化设计了测控数据传输格式和内容;针对北斗短报文单向传输特性,探讨了可靠通信技术;针对星座大规模安全传递分发数据需求,研究了通用掩码技术。以北斗三号系统为对象,仿真计算了在轨卫星前反向数据时间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在轨卫星健康监控技术,可以为提高在轨卫星科学使用和寿命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岚  屠兰君 《航天器工程》2002,11(2):131-140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首发星(FM1)目前已圆满达到两年的设计寿命,为探讨卫星在轨继续正常运行的潜力与能力,本文采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入手,对CBERS-1卫星(FM1)进行了在轨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10.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飞行程序设计具有在轨使用模式复杂、载荷需求约束多、在轨工作状态多且多系统多组合耦合、在轨自主管理功能应用与飞行事件操作流程耦合等特点。卫星在轨测试内容多、约束多、耦合强,因此在飞行程序设计中重点开展了入轨段程序时序评估和改进,观测模式、自主功能的应用设计,在分析设计需求约束并提取能够有效覆盖验证全部正常功能和工作状态的系统组合形式基础上,进行飞行事件编排优化。HXMT卫星在轨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在轨运行良好,各飞行事件有序开展,飞行程序设计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空间电子技术》2004,1(2):34-34
据中国航天报6月1 6日报道,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一号D星,自2 0 0 2年5月1 5日发射成功以来,在轨运行已超过了两年。该星的设计寿命为两年,按照该星飞行试验大纲要求,在该星在轨运行达到两年寿命期的时候,必须对卫星进行第二次在轨测试。最近,由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对卫星进行了第二次在轨测试。专家们对卫星多方面测试后,认为该星在轨运行两年后,功能和性能符合任务书要求,超过寿命期后仍能在轨运行,是一颗高质量和高可靠的极轨气象卫星。从在轨测试总结报告来看,该星无论从卫星轨道、卫星姿态、遥感仪器、传输信道,还…  相似文献   

12.
“东三”卫星在轨测试正常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于5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度后,从5月21日开始,部分东三技术人员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测控站,配合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东方红三号卫星进行了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以详细评估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为卫...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中国民用卫星载荷特点和现有定标技术概况,确立了适合中国遥感卫星光学载荷特点的在轨场地定标算法流程,并成功应用于民用遥感卫星的辐射性能在轨检校分析;以民用遥感卫星数据为基础,研究典型的陆地特征参量地表反射率和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并基于初级产品开展必要的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文章规定的定标方法可准确检校卫星载荷在轨辐射性能变化情况,获取的定标系数精度满足后续定量应用的需要,基于中国遥感数据的应用示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遥感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志强  蔡陈生  吕旺  沈毅力 《上海航天》2014,31(3):24-33,38
对遥感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给出了国内外高稳定度多挠性遥感卫星控制、快速机动控制、高精度姿态确定、自主智能控制等典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挠性多体卫星结构-控制一体化设计、卫星在轨试验和高精度姿态确定等关键技术。讨论了挠性多体卫星动力学建模仿真及地面试验验证,H∞控制、自适应滤波前馈等卫星姿态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卫星结构模态与无干扰力矩在轨辨识,以及基于陀螺、星敏感器及其误差、卫星动力学模型、在轨热变形标定等高精度姿态确定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导航卫星在轨管理与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数量多,连续、稳定运行要求高的特点,卫星系统建设了导航卫星在轨管理与服务系统,旨在加强在轨数据管理与分析,提升卫星系统服务能力,开展了故障诊断、故障及对策验证、健康评估与维护几方面工作,丰富了在轨卫星监测手段,加强了卫星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协调.该系统目前已应用实践,有效提升了卫星系统对用户的技...  相似文献   

1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6):48-48
2008年10月20日,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宣布,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自9月6日发射成功以后,A星成功变轨,A、B星实现相位180。星座系统建立,星地系统工作正常,卫星在轨技术状态良好,主要载荷工作正常,地面接收和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两星图像质量良好,图像处理工作状态稳定,并通过图像质量转阶段评审,在轨测试转入应用评价阶段。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情况,从卫星可靠性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卫星在轨寿命与可靠性数据库体系建设的需求,介绍了数据库体系建设的功能设计、架构方案、体系组成及数据库接口和交互设计,并简要叙述了该数据库体系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在轨长期连续观测、全天球任意姿态指向、观测目标频繁切换、观测载荷工作温度要求高等多任务、多约束的特点,使卫星的功能设计和传统卫星不同。为确保卫星好用、易用、安全、可靠,HXMT卫星从任务需求和特殊要求出发,以系统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遵循可交互性、可服务性、开放性的原则,设计了12种系统级在轨自主功能,其中9种为全新设计。卫星在轨运行结果表明:各项自主功能在轨应用效果良好,满足了用户对于卫星长期在轨运行高观测效率、高可靠、高自主、数据下传及时、使用简便灵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浦江一号卫星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颗快速响应型小卫星,于2015年9月成功发射,卫星质量347 kg,运行在高度481 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为高效、高精度识别定位地面大范围广泛而随机分布的电磁辐射目标,浦江一号卫星提出了基于单星电磁信号监测载荷与光学成像载荷综合应用的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方案。在轨应用表明:该设计解决了电磁信号监测与光学成像高效协同难题,实现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时间快于0.10 s,引导指向精度优于0.10°,单次任务连续引导目标数量多于10个,为后续多手段遥感卫星的综合应用及在轨自主任务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6,(9):45-45
洛马公司7月中旬宣布,其A2100通信卫星的累计在轨正常工作时间最近已达到150年。该系列卫星由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已发射的29颗星携带了1156台转发器,转发器累计在轨正常工作寿命超过6000年。首颗A2100型卫星AMC-1是1996年9月8日发射的。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在其45年历史中,已发射88颗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累计已在轨工作714年。今年,该公司又向卫星运营商新交付了3颗A2100卫星,即2月15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回声星”X、4月12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和4月20日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阿斯特拉”1K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