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在生存着、发展着,这就恰恰说明了恐龙  相似文献   

2.
在对UFO现象的认识上基本存在着肯定与怀疑两种理论,其围绕的中心问题是UFO现象是否是地外文明现象.肯定的理论在大量目击报告和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认为:UFO是真实存在的外星文明生物的宇航器,是地外文明世界负有某种特殊使命的来访者.执怀疑观点的人则认为:UFO现象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心理现象,诸如幻视、臆想之类;另一类则是对某些客观现象如极光、流星、昆虫的集群飞行、气象探测器、飞机和卫星残骸等现象的错误认识,是对地球自然和文明现象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共记录了几万起与外星类人生物接触的事件。人们见过许多千姿百态、扑朔迷离的类人生物,当人们发现他们时,有的在那儿漫游,有的在那儿采集标本,还有的在往飞碟上搬运什么东西……通常,这些来历不明的类人生物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和两条腿。然而,大量目击事件和与外星人的近遇事件证实,并非所有类人生物都千篇一律是这个样子,有一部分类人生物是人类,而另一部分类人生物是机器人,还有一部分是生物机器人,亦称“类人机器人”。巴西飞碟专家哈德·贝雷拉对同类人生物接触的事件的研究具有相当充分的依据。他在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估价空间重粒子对单个生物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我们设计、制成了卤虫卵-核乳胶夹层式生物包.经搭载我国“8885”卫星飞行数天后回收.用图象分析仪研究了空间重离子在核乳胶上留下的径迹及其分布;并实验观察了卤虫卵的前期发育情况.看到:随星飞行过的卤虫卵与地面对照组相比,其发育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孵化率低且发育时间推迟.实验表明:生物样品板-核乳胶影象定位技术能清楚而比较准确地给出卤虫卵(或其他生物细胞)受重离子作用的信息,是重离子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可行实验手段及分析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尼安德特人     
当一个人驾着摩托车穿越德国莱西兰的一个翠绿葱葱的宽阔山谷时,也许会期望见到追赶着猛玛或拉着妇女头发的浓眉穴居人.因为路标上写着:“尼安德特.”而尼安德山谷正是1856年发现“尼安德特人”——介于人和类人猿之间的所谓过渡生物——的骨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巴西军方捕获地外生物谭敬文1997年1月20日巴西军方捕获了两个活着的地外生物,这两个地外生物是在巴西中部的美那斯格里斯山的瓦格哈市的一片居民区被捕获的。这次事件不仅在巴西乃至在全世界都有重大的意义,军方当局一直都在保密着这次行动的全部细节,但是在U...  相似文献   

7.
重演进化     
在达尔文之前,西方学术界对生物界的看法是既静止又有序的,遵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阶梯"观念:生物界存在着一个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美到完美的"阶梯",位于这个"阶梯"最顶端的,是最高等、最复杂、最完善的人。拉马克的进化论只是把这个"阶梯"从静态的变成动态的:低等生物在内在驱动力的驱使下,不停地往上爬以变成高等的生物。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才彻底摆脱了这个"阶梯"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拉斯克发现在鸟  相似文献   

8.
故事六:火星上的脸 故事: 在火星上我们能够找到可以证明宇宙中存在外星智慧生命的证据--理查德·霍格兰大概是这样说的,他是<火星上的纪念碑:一个未来边缘上的城市>一书的作者.据霍格兰所说,火星上干尼亚地区的NASA照片上显示了一张类似于人脸的图片.据其推断,这一定是由智能生物创造出来的,暗示着在火星上存在着外星人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西域水怪     
《飞碟探索》2007,(10):27-29
这是人们在卫星航拍照片中偶然发现的.图片中的地区显然是个人工湖,湖面上有水中生物翻起的点点水花.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这片规模不大的水域怎么可能有巨型生物存在呢?之所以说是巨型生物,我们可以和周围的地形做比对.  相似文献   

10.
赵成林 《飞碟探索》2007,(10):16-17
目前,人类对自身思维的研究仅仅限于自己能够直接或间接意识到的部分,而对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思维现象就忽略了,或者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把生物的一些无意识思维现象简单地认为是生物的本能反应.实际上,无意识思维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它能够对生物的生理、生长发育、创伤修补、疾病抵抗、繁殖和变异等产生影响或进行指导.因此,生物的进化也受自身无意识思维的影响和指导,使其具有了智慧.  相似文献   

11.
思维感传也叫心灵感应.简单地讲,思维感传就是意识之间不用任何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沟通及交流,而这种沟通和交流有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相互感觉.那么,在生物之间真有这种奇迹发生吗?爱丁堡大学的超心理学家罗伯特·莫里斯说:"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除了声音、触摸和视觉之外,生物间还有着如心灵感传类的其他信息交流方式……"而这种现象对人类来说,多数发生在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及母亲和新生婴儿之间.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还居住着另外一些智能生物吗? 回答是肯定的.但我们却无法与他们沟通…… 他们是"平行世界"的居民! 瑜伽学信奉者确认,与地球人类为邻的还有另一些智能生物,通常,他们很难接近,不过他们有时会通过对人的某些影响来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13.
编者:在与外星人有关的遭遇当中,我们发现,通常一个解释或许在天空当中并非必然,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却不可缺少.人类是探索型的生物,我们的大脑努力地来理解那些我们不能立即认出的事物.有许多次,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记忆错乱.  相似文献   

14.
编者:在与外星人有关的遭遇当中,我们发现,通常一个解释或许在天空当中并非必然,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却不可缺少.人类是探索型的生物,我们的大脑努力地来理解那些我们不能立即认出的事物.有许多次,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记忆错乱.  相似文献   

15.
编者:在与外星人有关的遭遇当中,我们发现,通常一个解释或许在天空当中并非必然,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却不可缺少.人类是探索型的生物,我们的大脑努力地来理解那些我们不能立即认出的事物.有许多次,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记忆错乱.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物吗?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与我们同样具有智慧的生物到底在哪里呢?自古以来,这个谜就吸引着人们.与伽里略同时代生于17世纪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以及19世纪的天文学家约翰·赫舍尔均曾考虑在外星存在有智慧的生命.那么,如何用现代的技术来搜寻或许躲在其他星球的智慧生物呢?  相似文献   

17.
生物钟是地球上的生物为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经历长期演化而来的内在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受生物钟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调节;在组织水平上,生物钟由主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组成.生物钟对于各种生物的生理、认知和行为等具有重要功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决定因素之一.空间环境下的微重力、辐射、光照条件、社会性因素等与地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节律紊乱,影响生物的生理及环境适应性.因此,对地外生命的研究也应该考虑生物钟因素.对航天员而言,节律紊乱可引起睡眠障碍,并且对骨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人的认知和工效水平下降.在未来空间生命探索以及航天员健康保障研究中,生物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火星上的生物在我们人类的传说和想像中,火星上充满了生命。从1965年“基地丁’号从火星附近历史性的通过,和前苏联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成功,到1976年火星探测器轨道的旋转成功和软着陆,火星的神秘面庞终于一点一点地显露在人类的面前。不过,有的天文学家还是悲观地认为,现在的火星是一个温度极低、寸草不生的荒凉世界,即便有微生物存在,那也只能是一些怪异的生物。是的,火星表面的温度确实很低,其赤道附近的温度在一天当中勉勉强强超过OT;到了夜间,气温骤降到一120℃以下,连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凝结。其大气只有地球的1/140的气压…  相似文献   

19.
人在宇宙间     
人在宇宙间●伍光明人类所代表的地球文明,对于宇宙有何特定的意义?人类目前尚无法洞悉。然而,作为地球生物史上最伟大的杰作,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中仍发展着的环节,人类生命进程的轨迹与地球生态、缔造地球生态的天体,以及拥纳生命的宇宙,毋庸置疑地存在着本质意义上...  相似文献   

20.
帆韵 《飞碟探索》2001,(5):46-46
在许多有关地外生物的文章中,经常指出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液态水。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其他星球上寻找水的踪迹,好像找到了水就意味着与地外生物的接触又拉近了一段距离。但是,是不是那些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地外生物也像地球生物那样需要水呢 ?这一点我们是不清楚的。   我们不应用地球生物生活习性的观点来对待地外生物。毕竟地外生物 (假设有地外生物存在 )所处的环境与我们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元素组成、结构方式、遗传密码、新陈代谢类型等各方面必然都和地球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1995年 3月,一个由日本制造的装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