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战兵 《上海航天》1998,15(4):51-61
在介绍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导引头的功能、结构、作用原理及对各部件的要求的基础上,以法国“西北风”和俄罗斯“针”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为例对导引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探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调制方式、制冷探测器等部件的描述,论述了该类导弹的探测原理、跟踪控制信号的形成原理和跟踪原理。给出了跟踪信号的形成公式和控制信号公式。最后展望了该类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跃青 《上海航天》1998,15(1):53-58
简要地回顾了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的出现背景和演变历程,介绍了武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并对此类导弹的改进更新方向和发展前景作了估计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杨安生 《上海航天》1998,15(2):52-57
结合本类导弹红外寻的、旋转弹体、单通道控制、筒式发射等特点及惯用的部位安排形式,讨论了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原因,介绍了在气动外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未来战争中,空袭飞行器将通过低空、超低空突防、采用多变战术、施放强电磁干扰、使用反辐射导弹和空地武器等,对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构成愈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面空导弹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战术来抗衡,这包括应具有对付多目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解决指令制导和自主导引问题,发展红外寻的导弹,增强对付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及大力发展超高速导弹、光纤导弹和高能激光防空武器.对面空导弹的各类防空任务亦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5.
金振中  袁刚  贾旭山 《宇航学报》2007,28(5):1419-1421
为了分析目标机动对寻的式防空导弹杀伤概率的影响,设计了基于蒙特卡洛试验方法的仿真试验系统。分别建立了基于典型作战飞机和巡航导弹的机动目标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某型寻的式防空导弹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机动目标进行大量的统计仿真,获得了防空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全空域杀伤概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机动目标的航路捷径、机动方式、机动时机是影响寻的式防空导弹拦截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和战术使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导弹威胁与导弹防御殷兴良张万斌一、国外导弹防御思想与技术的发展在空袭与防空之间不断增长的矛盾对抗中,防空导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国防空导弹目前已演变形成了按空域配套的四个系列: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中低空中近程防空导弹,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以及便携式防...  相似文献   

7.
跃青 《上海航天》1993,10(5):31-36
较详细介绍俄罗斯第三代便携式防空导弹“针”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各舱段的组成和功用,以及整个武器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导弹的布局图、速度特性图和机动过载曲线图。最后分析了“针”导弹跻身于第三代便携式防空导弹行列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旋转弹制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李君龙 《航天控制》2005,23(3):43-45
旋转弹为近程、低空、快速反应的单舰防空导弹,主要拦截、攻击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高速飞机,旋转弹主要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具有操作简单、反射后不管的特点,飞行过程中采用单通道控制模式,用一对舵面和一个舵机来控制导弹飞行。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探测的不是目标实体,而是目标红外辐射的中心,为了使导弹能够精确的击中目标的要害,本文根据旋转弹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的特性,研究了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并结合某便携导弹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能够很好地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其发射技术也得到不断进步,且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文中介绍了防空导弹发射技术的概况,分析了国外的发展趋势,就提高防空导弹发射技术的几项关键技术作了定性分析,为发展防空导弹发射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在近年来发生的战争冲突中,便携式防空导弹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美国的尾刺导弹在阿富汗战场上大显神威;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损失的飞机近半数是被伊拉克士兵用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是前苏联的箭3和针两种导弹,也就是西...  相似文献   

11.
高烽 《上海航天》2004,21(5):25-29
论述了远程精确制导导弹末段雷达寻的装置的制约因素.分析了末段可机动最小距离、探测域、电磁静默、杂波和目标识别等的影响。在比较时域一维、频域一维、时频二维和合成孔径雷达(SAR)等高分辨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辨探测的主要技术途径。最后给出了一个主被动复合寻的系统和SAR探测装置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跃青 《上海航天》2013,(6):40-45
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导弹方案的设想。根据确定的设计理念,给出了刚性(捷联)制导系统中的目标探测装置、控制系统,引战系统中的引信、战斗部,以及电源系统和动力系统。讨论了制导舱、引战舱、动力舱等各舱段以及部位安排。介绍了导弹气动外形、战技指标、作战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远程导弹制导系统大都采用脉冲多卡勒雷达导引头的趋势和中远程防空导弹末制导实用对目标机动运动状态的需求,基于目标螺旋机动和蛇行机动的切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在目标轨迹活动框架上缓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目标轨迹活动框架上的运动状态方程和自适应Kalman估计算法,该方法克服了在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上估计目标快变加速度机动延迟大的缺陷,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有很好的跟踪稳定性和收敛性,为先进末制导律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超高速防空导弹结构防热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炳渊 《上海航天》2002,19(4):41-45
介绍了高超声速导弹结构防热技术的发展现状,根据新一代超高速防空导弹气动加热特征,讨论了防空导弹弹体结构,包括天线罩,弹身各舱段,弹翼和空气舵的结构热防护技术以及相关的热结构分析与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消除惯导平台航向效应对地地导弹多位置自对准精度影响的方法。惯导平台初始方位相同时航向效应重复性好,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消除航向效应影响的两位置自对准方法。首先利用陀螺漂移历史数据粗略估计方位,并据此转动弹体将平台转到航向效应标定时的初始方位。然后介绍了该方法实现自对准的步骤。最后讨论了通过转动弹体实现位置精确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琰  张宏俊  张励 《上海航天》2002,19(5):27-30
为提高半实物仿真技术在便携式红外旋转导弹制导系统设计和研制中的应用效果。就提高红外系统仿真精度与可信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系统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主要误差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经与数字仿真和靶试结果比较,证实改进后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在某定型型号导弹导引头性能、制导系统关键技术研制以及故障诊断、复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国外车载轻型多联装防空导弹系统发展现状及其主要性能特点,综述了该武器系统的抗红外干扰导引头、光电搜索跟踪、激光近炸引信、整车高度集成化、行进间或短停作战、通信及组网作战等关键技术,并讨论了以红外寻的导弹为主体的整车设计、一种平台多种用途、提高拦截低空小目标与适应复杂电磁环境能力,以及提高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等发展趋...  相似文献   

18.
王国田  王航宁  石章松 《上海航天》2012,29(2):28-30,41
介绍了美军舰空导弹协同制导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标准6导弹的协同制导作战流程,分析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技术的能力,以及实现协同制导的关键技术。协同制导为舰空导弹实现超视距拦截创造了条件,可提高系统的作战效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半主动寻的中程舰空导弹复合制导控制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垂直发射捷联惯导+修正指令+半主动寻的复合制导体制,并对所涉及的一系列制导与控制方面的技术关键及难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防空导弹尾追拦截目标的遭遇点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发挥导弹武器系统的全向拦截能力,防空导弹需要面对拦截发射时即处于尾追逃逸态势目标的问题。结合防空导弹任务特点,设计了一种兼顾迎击、尾追拦截态势的遭遇点预测方法。根据导弹与目标在发弹时刻和拦截过程中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常规迎击态势下的遭遇点预测模型。针对尾追拦截的特殊情况,分析预测模型对弹目相对运动关系描述的适用性,并进一步研究目标初始参数对预测模型收敛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运动几何关系描述模型,结合收敛条件设计迭代算法,形成尾追拦截态势下遭遇点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修正了目标穿越发射点上空引起的模型适用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迭代算法对迎击、尾追目标态势均快速收敛,预测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为导弹全向拦截时的遭遇点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