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山 《航天》2012,(3):21-21
1月6日美航宇局发布采购通报,称将修改同洛马航天系统公司现有的64亿美元“奥利安”飞船研制合同,增加3.75亿美元,用以采购一枚德尔它4火箭,供飞船2014年的一次试飞使用。这次试飞称为“探测试飞”1。  相似文献   

2.
黄志澄 《航天》2014,(11):17-21
美国航宇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发布消息称,该局已经和波音和SpaceX两家公司签署了“商业载人运输能力合同。签署的合同共计价值68亿美元,两家公司分别获得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美航宇局的这一决定,为开创载人航天的商业时代,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江山 《航天》2013,(11):36-38
9月6日深夜,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人牛怪”5运载火箭在美航宇局位于沃洛普斯岛上的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发射了美航宇局的“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这是“人牛怪”5火箭的首次发射,也是沃洛普斯飞行设施首次用来发射深空探测器。项目耗资2.8亿美元。“人牛怪”5是“人牛怪”4的衍生型号,由退役弹道导弹改装而成,为了能够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和行星际发射任务加装了一个上面级。  相似文献   

4.
阳光 《航天》2014,(4):6-7
2013年7月16日,意大利航天员帕尔米塔诺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时因航天服头盔漏水而差点被淹死。美航宇局2014年2月2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故障可能是因有硅酸铝碎屑堵住了一个水管并迫使液体进入航天服通风系统造成的。国际空间站总工程师、故障调查委员会主席汉森说,这或许是美航宇局迄今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太空行走问题。  相似文献   

5.
蒋迅 《航天》2013,(11):52-53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轰动大陆,中国教育部表示,大约有6千万学生和教师观看了这次太空授课。“神十”任务的这一亮点,也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亮点。2002年11月,佩蒂特在国际空间站上载人航天的任务之一就是教育下一代。美国航宇局(NASA)在太空授课已经有很多年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航宇局曾经从美国中小学教师里选拔了四位航天员。他们在美国青少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要介绍的“周六科学实验”是美航宇局的科学家航天员佩蒂特进行的。佩蒂特出生于1955年。  相似文献   

6.
美航宇局加强恒星形成研究美航宇局打算研制宽视场红外探险者(WIRE)航天器,以利用最近获取的大型红外阵列技术来解答有关恒星形成的某些关键性问题。宽视场红外探险者航天器是美航宇局小型探险者计划中的第5项,可观察比红外天文卫星(IRAS)以25微米波长观...  相似文献   

7.
江山 《航天》2014,(5):14-14
美航宇局打算把其2008年12月同轨道科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的现有“商业补给服务”(CRS)空间站货运补给项目合同延长最长两年,即从2015年12月最多延长到2017年12月。  相似文献   

8.
荷勃 《中国航天》1996,(4):33-35
美航宇局新的火星探测计划1996年美国航宇局将进入火星探测的一个新纪元。这一年麦道公司的德尔它2运载火箭将发射火星探路者,以闯出通往这颗红色星球的一条新路。此后,美国航宇局计划每隔26个月进行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并可能最终在2005年将火星尘埃的样品送...  相似文献   

9.
江山 《航天》2009,(1):14-14
2008年12月4日,美航宇局称其“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发射时间将推迟到2011年秋,比原定的2009年10月晚了两年。这项探测任务将把一辆下一代漫游车送上火星。车上载有一些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用于研究火星的早期环境史。无法按原计划发射是因为探测器在测试和硬件方面遇到难题。  相似文献   

10.
阳光 《航天》2012,(6):11-11
美国纳型支架公司和阿斯特里姆北美公司计划建造装在国际空间站外部的首个商业平台,供用户在天上试验科研有效载荷、遥感器和电子部件。由于美航宇局已同意作为该平台的首家用户,该项目正在快速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2,(5):10-10
近日,美航宇局空间站计划经理萨弗雷蒂尼表示,航宇局正考虑利用国际空间站来演练载人飞往火星。空间站可作为研究人体对长期微重力反应的试验场,而这将是需耗时数月的载人火星飞行的特征之一。他说,该局正在探讨在国际空间站上模拟飞往火星的可能性,为此航天员们在站上停留的时间将超过通常的6个月,并将经受飞往火星时将遇到的其它条件。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和平号盼游客 两名“飞天” 73天的俄宇航员6月16日结束了首次由私人出资的太空飞行,乘联盟 TM30飞船离开和平号空间站,安全返回地面。这样,和平号再次处于无人值守状态。负责和平号商业经营的和平公司6月19日宣布,美国人丹尼斯·蒂托将成为和平号的第一位游客。蒂托是一投资公司的创始人,曾在美航宇局喷推实验室工作,参与过行星际飞行任务的制订。他将于明年上半年飞到和平号,行期7-8天。据称他这次旅行的费用在2000万美元上下。和平公司还在与其它几位欧美和亚洲客人接触。(小)天上将升“应急星” 现代社会越…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美航宇局新盛世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美航宇局新盛世计划朱毅麟自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提出“更快、更好、更省”地发展航天技术以后,航宇局制定了提高民用航天器性能、降低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的具体奋斗目标。这就是在2000年前后要实现:1.航天器总重量减小到目前的1/10;2....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6,(8):43-44
美国航宇局6月30日宣布了将用于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务的两种新火箭的正式命名,其中载人发射用火箭被命名为“战神”1,而用于运送重型货物的火箭则被命名为“战神”5。“战神”英文是“Ares”.中文直译为“阿瑞斯”。阿瑞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亦即火星)。美航宇局选中这一名称正是基于它与火星的这种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0,(4):22-22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向国会提交的新财年美国航宇局 ( NASA)预算申请中 ,提出在今后 5年内要使该局的预算稳步增加。2月 7日在美国航宇局总部公布的这份预算申请为该局 2 0 0 1财年确定的预算为 1 40 .35亿美元 ,比本财年的拨款多了 4.35亿美元。如果得到通过 ,这将是美国航宇局的预算在 7年中首次出现增长。按这份预算案 ,该局的预算到 2 0 0 5年将达到 1 55.7亿美元。新预算案的核心是要投入60亿美元开展先进航天运输技术研究工作 ,对将取代“年事已高”的现役航天飞机机队的可复用运载器所需的技术进行试验。按设想 ,美国航宇局将在 2 0 0…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空航天局官员在8月11日的电话会议上宣布放弃把其“星座”计划下的“奥利安”载人飞船的首次飞行时间提前到2013年的努力。该局此前一直希望能在2013年9月进行这次发射,而现在这一时间要推迟一年。该局一位主管官员称,推迟发射是由于技术上有困难和预算限制。美国国会的要求是在2015年3月前具备飞行能力。他说,该局仍有信心使“星座”计划在此之前实现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  相似文献   

17.
到今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工龄”将满20年。为保证这种高超音速航天运输工具能安全使用到2010年以后,美国航宇局正在继续推进一系列技术升级计划。从现在起到2005年,该局将花近16亿美元对航天飞机系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性改进。该局还将另外拿出6.3亿美元改进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检测和发射操作工作。1986年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已对航天飞机进行了数百项安全方面的改进,新的改进措施将使它能安全运行到至少2012年。现已得到初步拨款的4项重点改进措施是用电辅助动力装置取代为轨道器液压系统供电的肼动力设备和高速涡轮、采用先进的新型…  相似文献   

18.
雨丝 《航天》2011,(7):53-53
美国导弹防御局计划在2011年7月授出一份价值5.95亿美元的“目标仿真构架”(OSF)合同。OSF是在美国反导系统要素部署之前,对其进行评估的一套软件。该局目前运行有两个建模和仿真构架:“数字仿真体系”数字表示和“单独仿真构架”(通过插人模拟信号触发反导要素的软件)。该局计划将两个构架合并成一个OSF。  相似文献   

19.
火星探路者研制工作开始进行美航宇局的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已开始建造,并准备在两年之内发射。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的部分,即着陆器重270~280公斤,其中漫游车重10公斤。火星探路者探测器的发射窗口为1996年12月5~30日。着陆器预计于1997...  相似文献   

20.
江山 《航天》2013,(11):32-32
9月20日,美航宇局宣布,在同地面失去联络6周后,成果丰富的“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报废。美最后一次收到该探测器的信号是在8月8日,随后恢复联络的努力一直没有奏效。问题的具体原因仍不得而知,但操作人员怀疑是计算机时滞问题,导致探测器失去了空间定向能力,从而使通信和发电难以进行。没有了足够的电力,探测器的蓄电池和推进系统可能已在恶劣的深空环境下冻结。该探测器发射于2005年1月,不到6个月后飞抵坦佩尔1彗星,用一个铜制撞击器对彗核进行了撞击,以通过对溅起物质进行观测研究来掌握其成分。主任务结束后,探测器几次改变飞行路线,启动了称为“系外行星观测与大冲撞延长研究”(EPOXl)的一项延长期任务,于2010年11月对哈特利2彗星进行了飞越探测。此后,探测器又利用其高分辨率望远镜对杰拉德和ISON彗星进行了远距离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