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2月8日,一枚苏联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首次发射成功。这是苏联打算研制的四种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的一种,即小型固体导弹。四种导弹中的两种为液体型号,估计采用四氧化二氮与混肼-50(50%偏二甲肼+50%肼)可贮存液体推进剂,其中  相似文献   

2.
液体推进剂泄漏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战略弹道导弹、战区弹道导弹,还是航天运载火箭,液体推进剂都被广泛使用。俄罗斯现役洲际弹道导弹SS18、SS19,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二级也都采用了相同的液体推进剂:氧化剂四氧化二氮、燃烧剂偏二甲肼;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我国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3.
四、推进系统长征二号C采用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泵压式推进剂输送系统和自生增压系统组成的推进系统,使用自燃推进剂,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燃料为偏二甲肼。1.一子级推进系统一子级推进系统由组合发动机、推进剂输送系统、增压系统、火工品及电缆、机架等构成。(1)发动机一  相似文献   

4.
长征三号(LM-3)运载火箭由三级组成,一、二子级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三子级采用了液氢/液氧(LH/LOX)低温高能推进剂。 长征三号主要由北京万源工业公司和上海航天局共同研制。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总体设计及其配套的专用技术牵涉到10多种学科,70多种专业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争先恐后地发展战略核武器。美国先后研制成功的战略地地导弹有:丘辟特、雷神、潘兴Ⅱ中程导弹和宇宙神、大力神Ⅰ、大力神Ⅱ、民兵Ⅰ、民兵Ⅱ、民兵Ⅲ等洲际弹道导弹,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战略地地导弹有MX洲际导弹和“矮人”(Midgetman)小型机动洲际导弹;苏联先后研制成功的战略地地导弹有SS-4、SS-5、SS-14、SS-15、SS-20中程导弹和SS-6、SS—7、SS—8、SS—9、  相似文献   

6.
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新华 《宇航学报》1997,18(1):80-85
本文提出了液体双组元推进剂火箭爆炸热辐射效应理论计算模型,并介绍了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推进剂爆炸实验研究结果。利用该理论模型计算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时产生的火球直径,火球温度,火球持续时间,火球漂移,火球辐射热流,高空环境对火球尺寸的影响,火球热辐射破坏危险距离等。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该理论计算模型可为载人航天器逃逸系统工程设计和航天靶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7.
液体推进剂防火防爆问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起液体推进剂的着火爆炸,人们难免心有余悸。无论是导弹还是运载火箭的着火爆炸造成的巨大损失总令人们久久难忘。美国大力神2导弹(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无水肼共144吨)1980年9月19日、1965年8月先后发生的两次爆炸不仅使弹井皆毁,还造成两个阵地54人死亡、21人受...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核武库中,大力神Ⅱ是最大的战略导弹,也是唯一保留服役的液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它于1963年开始装备部队,1965年装备完毕,共部署54枚。原计划在服役七年后就使大力神Ⅱ退役.实际上它已超期服役至今。大力神Ⅱ采用可贮液体推进剂混肼和四氧化二氮,有毒性,常会引起事故。如1978年在堪萨斯州和阿肯色州发生两起与大力神Ⅱ毒性推进剂有关的事故,使2人死亡,27人受伤。两州参议员曾要求安装事故报警系统和逐步淘汰大力神Ⅱ导弹。  相似文献   

9.
液氢、液氧推进剂是目前已经应用的化学推进剂中能量最高的推进剂。采用液氢、液氧推进剂的氢氧火箭的比冲要比采用常规推进剂的火箭(简称常规火箭)高40%以上。例如,大力神Ⅱ火箭采用常规推进剂混肼50和四氧化二氮,其第二级火箭的比冲在常规火箭中是较高的,为310秒;而人马座氢氧火箭的比冲可达到447秒,航天飞机所用氢氧火  相似文献   

10.
四氧化二氮作为液体火箭推进剂在导弹武器和航天运载工具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就其理化性能、安全防护、材料相容性等问题前人己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其具有沸点低、饱和蒸汽压高、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就其大贮量可贮期限、质量变化规律、系统安全、设备腐蚀规律及科学管理问题没有专项试验研究,提供可作为直接引用的数据和结论,因而开展大贮量的专题贮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作者针对上述问题,与相关人员一道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从1989年至1995年历时六年之久。研究采用13.6吨级贮量,在国内外文献中是空前的.1995年10月26日课题研究成果通过部级专家鉴定。本文不仅以大量的数据、图表、照片真实地反映出贮存其四氧化二氮质量变化规律、系统设备腐蚀规律、四氧化二氮可贮期限、主体设备安全使用周期,同时提出了科学管理方面的建议。另外还从实测数据、理论计算两方面系统阐述贮存压力和沸点之间的关系。为在不同贮存压力下限定四氧化二氮最高贮存温度提出具体参考数据,以保证贮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郑治仁 《中国航天》1994,(11):36-37,41
发射场防爆安全问题郑治仁使用液体推进剂的导弹或运载火箭,其推进剂重量往往占有很大比重,例如美大力神Ⅱ洲际导弹,推进剂加注量为144吨,占起飞重量149.7吨的96%。美国和前苏联都发生过加注后的洲际导弹发生大爆炸的事故。因此,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那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液体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N2O4/UDMH)爆炸热过程特性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了火球尺寸变化、火球持续时间、火球内部温度、火球辐射热流传递过程等热过程特性参数随推进剂重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比符合较好,表明理论预测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还讨论了火球升离地面的临界条件、高空环境对火球直径的影响和火球随风漂移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可贮存双组元发动机 MAI-200试验研制概况:水力试验和点火试验结果。该发动机推力为200N,推进剂为N_2O_4/偏二甲肼。  相似文献   

14.
挤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水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挤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液路动力学模型、充填动力学模型和气路动力学模型的发动机系统启动过程动态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发动机系统启动过程中不同节流孔位置和大小时的水击峰压。分析表明,在靠近阀门处设置节流孔可明显减小水击峰压,对氧化剂管路的作用较燃料管路更明显;较小的节流孔利于降低水击峰压,但尺寸须合适,否则会因推进剂流量下降而在节流孔处形成发射。  相似文献   

15.
液体火箭推进剂贮存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宏建 《上海航天》2001,18(5):61-64
针对液体火箭推进剂具有的腐蚀性,挥发性,吸湿性及毒性大的特点,提出了液体火箭推进剂的贮存技术及在贮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部队安全4有效地贮存液体火箭推进剂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了液体推进剂贮存罐区风险因素的层次关系,将影响推进剂罐区安全的因素划分为人员素质、安全管理、罐区设备、储存设备、充装过量等不同的层次。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上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思想方法对液体推进剂贮存罐区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液体推进剂贮存罐区风险为第2二等级,风险较大;其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安全管理所占的权重最大,其次权重为按人员素质、充装过量、罐区设备、存储设备逐渐减小。最后,文章对提出了事故的预防提出了有效针对性的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美苏两国为了争夺战略核优势,近几十年来双方均致力于发展各种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美国的洲际导弹力量曾一度领先,但以后苏联步步赶上,使两国的战略核力量接近于平衡。目前美国部署了1049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有49枚大力神Ⅱ导弹(液体发动机),450枚民兵Ⅱ导弹和550枚民兵Ⅲ导  相似文献   

18.
肼类燃料,尤其是偏二甲肼,在导弹和运载火箭上都获得了广泛应用。我国一些液体火箭(包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就使用了偏二甲肼推进剂。但是,肼类燃烧剂的一个突出缺点就是易燃易爆,在贮存、转注、试验、维修、加注等过程中,国内外都曾多次发生过着火爆炸事故。现就3起爆炸事故剖析如下,以作后车之鉴。事故一:违反规定空气增压,贮存容器爆炸伤人1.事故经过某年4月15日,某单位准备进行某型号导弹的姿控发动机试验。在首先进行的试车前准备工作中,发现为系统供气的气瓶内的氮气压力不足,不能满足试车间内包括推…  相似文献   

19.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三)陈国华四、推进系统长征三号的推进系统由一、二、三子级的推进系统组成。一、二子级的推进剂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三子级的推进剂是液氧和液氢。1.一子级推进系统一子级推进系统与长征二号C的基本相同,只是长征三号的一子...  相似文献   

20.
在冷战时期,从战略快速反应角度出发,研制的可贮存液体推进剂都是剧毒的,应该从当今商业发射市场消除。可贮存液体推进剂的重要特性是常温下呈液态,能够长期贮存、自燃。然而,绝大多数这种推进剂也带有强烈的毒性,人们一旦接触,就可能导致死亡。虽然这些推进剂仍然应用在长期贮存及快速反应系统,低温无毒推进剂能够较好应用在许多发射领域,特别是大型助推器上。可贮存推进剂应用的最好例子包括长期在轨卫星位置保持及快速反应武器系统中的推进系统上。然而,这些独特系统所需要的推进剂量同大型助推器所需要的推进剂量相比暗然失色。这些独特系统的要求,即真正需要长期贮存,其推进剂量只是目前使用总的有毒推进剂量的1%。其余的99%并未应用在需要长期可贮存的系统中。例如质子号助推器的推进剂用量接近普通卫星轨道保持推进剂系统推进剂用量的1000倍。实际上,氧化剂变成洁净的液氧将会降低成本并且显著提高商业发射的有效载荷。转交的障碍在于能否花得起钱,重新鉴定将有毒的推进系统转交成无毒低温推进系统。管理需要和可贮存系统的维护费用要求将最终迫使这种转变成为现实,但产业初期的投入将更具有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