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徐可 《飞行力学》1992,10(1):6-12
本文根据飞机设计的需要和下击暴流的物理特征,建立了一种简化的下击暴流工程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飞机对下击暴流响应的计算,分析比较了下击暴流中风速和风速梯度对飞机响应影响的大小。所得结论具有一般意义,可供飞机风切变响应计算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对下击暴流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下击暴流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作了简要的归纳介绍,以利于飞行和气象人员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下击暴流对飞行的安全及国民经济危害很大。本文通过对2001年7月2日的一次下击暴流的分析结果发现:当日的探空曲线的分析、环境风场的分析、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的分析、WINDEX指数分析、WINDEX指数与卫星云图的结合对预报下击暴流是否出现较有利;总结出用卫星云图的伪彩增强项结合大风指数(WINDEX)做下击暴流的临近预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胡迪 《民航科技》2002,(1):58-60
本文对典型微下击暴流的物理模型进行了描述。分析表明,一个完整的微下击暴流物理模型包括下冲气流、气压鼻和水平涡度环等结构。当下冲气流的底部形成多处水平涡度环时,则会导致微下击暴流群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孙庆民  金长江 《航空学报》1996,17(Z1):21-25
使用二维面对称微下击暴流数值模式,对“湿”微下击暴流风切变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工作在X-波段的微波多普勒雷达,对飞机着陆下滑航迹前方的微下击暴流风切变进行探测。结果表明:通过单元-单元自动增益控制、杂波滤波和天线仰角控制,可提前80s(6km)探测到“湿”微下击暴流风切变,符合FAA提出的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6.
地面粗糙度是大气边界层中反映下垫面形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近地风场特征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地面粗糙度对下击暴流风剖面特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下击暴流三维足尺模型,通过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调整粗糙元高度及分布密度来模拟自然界地面不同的粗糙类别,数值模拟了具有不同地面粗糙长度的下击暴流近地风场。结果表明:在距离风暴中心较近的位置(r≤1.0Djet),地面粗糙度对下击暴流风场的影响并不明显,各径向位置的最大风速值和最大风速所在高度都基本不受地面粗糙度影响;在下击暴流冲击地面后沿径向发展的过程中,经过粗糙的地面,产生能量耗散效应,地面粗糙度对于下击暴流风剖面特征的影响逐渐显著,不同地貌下的竖直风剖面产生较大差异;在近地面高度,地面粗糙度对下击暴流径向风剖面影响显著且影响范围大,沿径向发展的方向下击暴流的风速随着地面粗糙长度的增加而下降更迅速;随着距离地面高度增加,地面粗糙度对径向风剖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远离风暴中心的区域。尽管下击暴流形成后沿径向扩散过程存在强度自然衰减过程,但在距离风暴中心较远的径向位置,当遭遇强下击暴流时,下击暴流引起的近地面强风仍然具有很大的威胁和破坏性,因此地面粗糙度对下击暴流风剖面特性的影响不能忽略,需要在风剖面模型中考虑地面粗糙度的修正。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跨斜拉桥在下击暴流作用下的抖振响应,以赤石大桥桥址处实测下击暴流风时程数据为基础,采用小波变换法提取下击暴流时变平均风速,得到随时间变化的调制函数,以Kaimal谱为目标谱,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桥址区脉动风速并加以调制,实现了桥址区下击暴流风时程模拟。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下击暴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的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状态静风响应和非线性时域抖振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模拟下击暴流风速时程与实测下击暴流风速时程吻合较好。下击暴流风场模拟脉动风时变功率谱的幅值明显大于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模拟脉动风时变功率谱幅值。当桥面高度处下击暴流风与大气边界层风速相同时,考虑下击暴流时变平均风效应计算得到的桥梁主梁梁端静风效应的最大值,约为采用10min常值平均风计算的桥梁主梁梁端静风效应最大值的1.20倍左右;下击暴流风作用下桥梁主梁梁端、桥塔塔顶抖振响应均方根(RMS)值分别比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的计算值大,最大比值约为2.8。  相似文献   

8.
周娜  刘昶  尹江辉 《飞行力学》2001,19(1):33-37
应用模糊逻辑建模与辨识的方法建立了微下击暴流模型,利用此模型对A300飞机进场着陆时穿越微下击暴流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低空风切变模型中高度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二维模型比一维模型更为优越。结果表明,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够更好地以映出飞机穿赵微下击暴流的动态特性。通过分析初始高度对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动态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从而对低空风切变危害飞机安全的物理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大型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风场的实时仿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飞行模拟器中高逼真度地模拟在扰动风场中的飞行,研究了大型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遭遇微下击暴流风切变的实时仿真。基于涡环和Rankine复合涡原理建立了参数化三维微下击暴流模型。通过涡环倾斜和多涡环叠加方法实现了各种复杂微下击暴流风场的模拟。基于Boeing747-100飞机建模数据,系统推导了含风切变影响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风下气动模型修正的一般方法。对该机遭遇微下击暴流时实施纵向和横侧改出分别进行了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微下击暴流模型可扩展性强,可用于模拟实际复杂风场。含风切变影响的大型飞机动力学模型合理有效。针对飞机从不同位置穿越风场,可采用不同的改出策略。整个模型可应用于飞行模拟器的实时飞行仿真。  相似文献   

10.
以大型客机为例,对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的起飞飞行特性进行了实时数字,实时混合仿真及人机半物仿真研究,分析不同风场和不同进风高度对有,无人操纵飞行的航迹特性及相应状态变量响应特性的影响,探讨了飞机起飞飞行的安全性及正确操纵策略,最后给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1.
NUMERICALSIMULATIONOFMICROBURSTJiangDaoling(蒋道玲),JingChangjiang(金长江)(Faculty509,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  相似文献   

12.
含湍流可变向微下击暴流的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一个适用于飞行力学研究和飞行员训练的微暴流风切变模型。该模型可模拟以任意方向倾泻的微暴流,其暴核离地高度、暴核直径、暴流强度、暴流倾泻方向、距机场位置等皆为可调参数,使用灵活方便,文中还给出了一种模拟非平衡微暴流湍流的方法,使微暴流模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风切变对飞机平飞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对风切变的描述,建立微下冲气流工程化模型。随后根据建立起的风切变运动方程,对飞机穿越微下冲气流风场进行仿真,分析了风切变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下冲气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气动力学角度建立了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型,利用此模型模拟研究了发生在美国丹佛机场的一起微下冲气流风切变,并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TASS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结论,并指出了模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微下冲气流是最危险的低空风切变形式,为在起降阶段安全穿越该气流,飞翼布局的无人机控制律应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针对大展弦比飞翼布局无人机舵面附加升力大和低速状态俯仰操纵效能低的特点,提出了舵面附加升力和机体气动力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改进了以输出误差为参考量的非线性指令分配策略,设计了基于迎角保护的指令分配策略。将风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视为未知扰动,采用自抗扰控制(ADRC)理论设计飞翼布局无人机非线性控制律,使之对风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控制与ADRC相结合的方法加速了航迹倾角的单位阶跃响应速度,使上升时间缩短了64%,同时能够实现对风干扰的有效观测和补偿,使高度损失低于2m;能够在风切变中有效保护迎角,使其维持在5.5°以内。因此,该方法能够为飞翼布局无人机安全平稳地穿越微下冲气流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A robust neuro-control scheme is presented for aircraft auto-landing under severe wind conditions and partial loss of control surfaces. In the scheme, a dynamic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RBFN) called minimal resource allocating network (MRAN), that incorporates a growing and pruning strategy, is utilize to aid an H/sub /spl infin// controller using a feedback-error-learning mechanism. The neural network uses only online learning and is not trained "a priori". Specific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neuro-controller for aircraft auto-landing in a microburst along with a partial loss of control effectiveness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control schemes. Simulat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btained by the neuro-H/sub /spl infin// control scheme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control schemes under failure and extreme win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赵燕勤  陈仁良 《航空学报》2020,41(7):123413-123413
系统地建立了含湍流的三维低空风切变模型,并综合分析了其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威胁。建立了微下击暴流风场及大气湍流场组合的风切变模型,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选取特征点发展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有效捕捉了风切变的切变特性,提高了在风场中的动态响应计算精度。模型配备姿态保持功能的控制增稳系统已符合一般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并改善机体响应。根据风速分布的特点,选取不同飞行速度、不同风场位置进行飞行仿真,定性地对比分析状态量变化与风场对应关系,并且以垂向通道为例,从动力学角度分析验证了响应的理论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湍流主要导致高频姿态角响应,风切变对飞行状态量变化占主导作用,且垂向风是引起威胁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危险风场规避建议。  相似文献   

18.
Numerous documents were reviewed to verify radar parameters needed to analyze and present the tester concept described herein. The weather and windshear models defined use the identical criteria established for the Doppler radar in terms of F-factor.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ester is to transmit coherent simulated radar returns in response to the airborne radar's transmission while mounted on a tripod in the far field of the radar when parked on the ramp. The varying amplitude of the received radar pulses are analyzed and put into memory as the tester antenna is illuminated by the scanning main beam and side lobes of the radar's antenna patterns. The tester controls the power of its outputted simulated radar returns in inverse relation to the power of the received radar pulses. These simulated radar returns, outputted into the main beam and/or side lobes of the scanning radar antenna, are interpreted by the radar system as received in the main lobe. The tester transmissions, incorporating microburst, storm and gust front models, previously defined, can thereby test the aircraft radar system performance in various hazard environments. The tester is designed to: verify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radar; demonstrate installed radar performance; verify crew reports and minimize radar or LRU's removal for maintenan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a repair; and verify radome effects on rada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