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焦勇 《中国航天》1993,(7):8-11
当今,发射服务已成为空间活动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商业发射服务从根本上说是国际性的。它必然涉及一系列国际空间法律问题。 国际空间法规定的是在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发射服务必须遵循空间法的各项规则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并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国航天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关于赔偿责任,根据中美协议,中国作为发射国把发射卫星的赔偿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但中国并非卫星制造国或经营国,因此在中英交换照会中明确规定中国仅对发射阶段承担赔偿责任,从而为今后中国发射外国卫星提供了一个先例。本文从法律角度对保障卫星技术安全,国际市场通行做法以及产品责任问题均作了介绍。中国同有关国家这成的协议将是确立有关国际规章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最近就中国对外发射服务发表谈话.林部长指出,中国长城工业公司是航空航天工业部下属的一个外贸企业,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册,具有法人地位,经营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的。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向用户所作的卫星人境技术安全保证,均得到航空航天工业部的确认。 外国用户的卫星运到中国发射,安全是有保证的。外国卫星进入中国,属于过境性质,对卫星生产国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正在分别研究适用于民用和科学试验航天器等小型卫星的发射服务,一般来说,发射这种小型卫星的效费比较低,占用发射空间较少。  相似文献   

5.
以空间太阳能电站为应用代表的微波功率传输系统中,微波功率发射阵列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保证特定传输距离限制下的波束收集效率,目前国际上多种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中收发天线口径都达到了km级以上。在空间构建大尺度的微波功率发射有源相控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发射阵列电性能的高要求、发射阵列折叠状态的总体积限制、大功率发射阵列的热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新型大尺度空间微波功率发射阵列的一些研究及设计考虑,主要包括大尺度阵列同源分发倍频的频率分配方案;高效率高集成功率发射组件技术;大尺度阵列相位同步与误差自校正技术;低剖面天线结构及型面误差补偿技术;大型天线3D打印在轨建造方案设想以及空间微波功率发射阵列热控新思路等。文章提出了新型大尺度空间微波功率发射阵列3个方面的6个主要问题,可为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提供可优化、开放性的设计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标准空间平台(SSP)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空间发射服务平台,为进行小型空间实验的用户提供一种经济的空间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7.
1990年是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活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进行了5次航天发射。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是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发射外国卫星——AsiaSat-1和大推力的长征二号E试射成功。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发射服务走向国际市场的良好的开端,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设了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空间运输系统体系,能够将不同有效载荷发射到低、中、高不同轨道。国际合作方面,在搭载发射、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和在轨交付3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对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模拟水下发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水下试验,对导弹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的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燃气动力发射方式可行。与干式发射相比,该发射动力装置需要的装药量大,但发射管内的温度较低,热防护问题容易解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射深度、弹后空间、挡流板和装药量对发射内弹道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弹后空间越小,导弹出管速度越大;加装挡流板,可使导弹出管速度明显提高。通过试验对发射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2,21(4):20-20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7月7日消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12年上半年,全球共进行了35次航天发射,中国航天机构共完成了10次发射,超越美、俄的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上半年中,俄罗斯共完成发射9次,位居第二,美国共发射8次,位居第三。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进行了3次发射,日本、印度、伊朗、朝鲜和海上发射公司各进行了1次发射。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和俄罗斯在航天发射数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中国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航天发射次数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1.
"长征火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运载火箭之一"、"美国对华卫星出口限制的特殊政策,不利于国际空间合作的健康发展"、"希望中国火箭越来越多发射各个卫星制造商生产的卫星"……4月8日在西昌举行的“长征”火箭用户大会上,与会众多国际用户代表纷纷发言,高度评价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与竞争力,他们呼吁长征火箭更多投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希望长征火箭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国际法律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日益深刻。随着中国航天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航天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将要面临的国际法律环境及行业法律环境。正是在航天企业上述现实需求的驱动下,我们开辟了"法律研究"专栏。栏目将视角投向"航天"、"国际"与"法律"这三个关键词的交汇点,通过行业性、专业性与前沿性的法律研究与动态介绍,服务航天、服务国际化。"法律研究"专栏将主要涉及如下领域的内容:(1)行业法律研究:涵盖航天领域的国际立法研究(包括正在讨论制定中的空间方面的条约及协定),既包括调整空间活动的公法制度,也包括规范空间商业活动的私法制度;各国航天立法研究,以及对我国航天立法的借鉴意义。(2)与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法律研究:包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开展海外市场营销或者实施跨国投资并购时可能遇到的相关法律、规则、制度研究,特别是相关国家出口控制方面的立法及规定;(3)相关国际立法、各国立法的最新动态。"法律研究"专栏由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本刊共同主办。长城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经营的专业公司,已发展成为航天产品及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对外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在轨交付、卫星应用、项目融资、保险及培训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国际合作、咨询、展览、物流、工程承包等专业化服务,并在逐步搭建国际化营销体系。在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开拓与探索中,长城公司结合其业务特点对国际宇航领域、出口控制领域及国际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最新立法发展予以关注和研究,希望通过"法律研究"这一专栏与系统内外的企业进行分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M+(4,2)型运载火箭7月2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地球同步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1和2空间监视卫星,并搭载发射了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局部空间自动导航与制导实验” (ANGELS)微型技术试验卫星.此次发射原定7月23日进行,但当天的发射尝试因地面保障设备环境控制系统问题而在起飞前不到两小时被迫取消.7月24~26日连续3天的发射又都因天气原因被取消.此次发射的这两个不同项目合称“空军航天司令部” (AFSPC)4任务.  相似文献   

15.
周威 《中国航天》2003,(2):27-30
中国航天自1985年宣布对外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以来,已历经17个春秋。从早期艰难的市场开发,抓住市场机遇,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到积极开拓市场和在逆境中求发展,曾达到7%-9%的市场份额,再到商用运载火箭供大于求,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直到当前美国全面禁止美制卫星出口至中国发射,使中国商用卫星发射服务濒临被挤出世界发射服务市场的边缘,笔者认为,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始终影响着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诸葛炎 《航天》2011,(10):30-33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发射实施阶段,在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继续实施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并将在2020年建造长期载人空间站。本刊特编撰"空间交会与对接"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20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6B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这是双方继去年11 月签署中星9号发射服务合同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合作。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发射服务总承包商,将会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承担中星6B的发射任务。预计该卫星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将定点于东经115.5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0,(10):54-55
出席第61届国际宇航联大会的日本政府和工业界官员9月28日称.日本政府要把航天经费的重点投向从研究转向商业性项目.并新制订一部允许开展商业发射服务的法律.以推动私营部门更多地从事空间开发活动。他们说.政府最近决定研制“艾普西龙”小型火箭和把H-2A重型火箭每年的发射操作窗口从部分时段延长到全年都是这一重点转向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空间绳网系统发射动力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陈钦  杨乐平 《宇航学报》2009,30(5):1829-1833
空间绳网系统是在系绳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系统,通过展开形成一张具有稳定构型的网,可用于空间目标的柔性容错捕获,在空间废弃卫星或碎片处理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空间绳网系统动力学问题较为复杂,融合了刚体动力学、柔性绳索动力学和碰撞与摩擦动力学等方法和模型。通过建立空间绳网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发射展开的动力学问题,重点讨论了绳网牵引质量块发射角度和柔性绳索等效阻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系统配置下这两个参数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20.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获得成功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休斯公司称赞这次发射是在此之前发射的31颗休斯制造的卫星中 ,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不仅可以为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是发展和增进国际航天科技交流的良好机会 ,对于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空间局等少数国家和航天机构有能力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发射能力获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