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卫星垂直方向充退磁线圈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采用电连接器对接安装方式设计卫星垂直方向充退磁线圈设备,可使卫星磁试验过程中去除吊装作业,大大提高其安全性。根据该思路进行线圈组位置布局及电性能参数的分析设计,然后完成充退磁线圈设备的结构设计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CM2试验室内,研制完成的充退磁线圈设备已经在多颗卫星磁试验中获得很好地应用,它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节省材料、操作安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对磁性较大的部件进行充退磁处理是卫星磁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简述了卫星充退磁原理、国内外卫星充退磁设备现状;提出了大型螺旋管方式充退磁设备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设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卫星磁测试领域的技术空白,已对数千个卫星部件、单机进行了充退磁试验,退磁效率达到40%~90%。  相似文献   

3.
分离式结构为实现共架垂直发射提供了先进的贮运发射装置。对目前集中模块结构和分离式结构的特征分析表明,分离式结构更适合我海军水面舰艇的共架垂直发射。分离式结构的先进代表——同心筒式结构可实现共架垂直发射。  相似文献   

4.
航天密封舱设备安装精度仿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天密封舱设备安装精度受密封舱内压影响却没有实用的理论预示方法,提出了仿真分析设备安装精度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得到的位移,导出设备的安装精度;另外,提出了精测数据的分析方法,使设备的安装精度变化规律更明显,更容易看出设备旋转的旋转轴、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也使精测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对比更容易,可为验证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提供前提条件。利用一个算例对文章提出的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方法能准确地确定设备安装角度变化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计算出的旋转角度值与精测结果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卫星整星充、退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卫星整星充、退磁的机理,对其中地磁场环境中退磁与零磁场环境中退磁的差别,地磁场环境中退磁的时效性,退磁频率、波形、幅值以及周期与退磁效果的关系,磁波形与退磁效果的关系,不同材料、不同尺度的情况下退磁的效果,充磁试验与地磁场环境中材料的充磁的差别以及卫星整星充、退磁试验中退磁场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对于卫星整星充、退磁试验技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刚性轮与模拟月壤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初步总结当前月球车轮与月面土壤相互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自主开发的仿真平台开展了刚性车轮和模拟月壤的相互作用的仿真计算,并与土槽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的测量值误差在30%以内,尤其在车轮的垂直沉陷量的计算上和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轮-土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局部合理性,但是在切向力的计算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可靠性干涉理论的非寿命型环境因子计算方法,这种环境因子充分考虑了可靠性仿真信息和现场试验信息。应用强度-应力干涉理论,通过可靠性仿真计算,得到不同环境下结构可靠性分布参数,运用仿真结果计算环境因子。然后,针对二项型分布数据,结合折合后数据的相容性检验方法,应用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阐述了产品可靠性计算过程。最后,以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可靠性作为实例,利用2个压强下的可靠性仿真信息和现场试验信息,计算得到了发动机药柱在高工作压力下的可靠度。这种评估方法可融合现场试验信息、不同应力环境下产品试验信息及仿真信息,有利于解决小子样条件下可靠性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某多联装车载导弹发射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仿真计算、试验方面对发射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计算了整体结构的振动模态,得到发射系统固有频率在3~20 Hz范围内,为车载导弹倾斜发射系统整体结构振动模态试验及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磁感应的线圈磁传感器由于其灵敏度高、工作原理简单、性能可靠,在空间微弱磁场测量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线圈磁传感器性能提高的几项主要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以及线圈磁传感器的发展及空间应用现状。通过采用优化设计磁芯,改善线圈结构以及与其他类型磁传感器协同工作等技术,线圈磁传感器的性能已经获得极大提高。随着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线圈磁传感器将在未来空间环境探测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磁通感应的动目标探测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利用磁通感应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探测的方法。通过分析运动目标的磁特性,建立等效磁性模型。根据模型设计了探测感应线圈的结构,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线圈内磁通量和感生电动势的求解公式。利用数值仿真获得了探测信号与运动目标特征及线圈参数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探测信号对运动目标参数及探测感应线圈的结构变化响应明显,初步验证了该探测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nalyzes superconducting (SC) coils technology to improve satellite electric propulsion. SC magnets can generate very high magnetic fields with extremely low ohmic losses, low electric power and PCU weight. Moreover, the weight of SC magnet coils is quite low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or permanent magnets capable of producing the same field strength. For instance, to obtain a 0.4 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typical of applied field magnetoplasmadynamic thrusters (AF-MPD), based on the Lorentz force, and with thrust in the range of 1 N, this paper shows that only a 40 g coil SC weight is needed, whereas an equivalent field copper winding would weigh about 36 kg. Using SC technology it is shown that the limited magnetic induction provided by a permanent magnet may be raised and also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high magnetic fields (of order of several Tesla) with fewer turns, drastically reducing coil volume, weight and complex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winding.

Supercondu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 (LTSC) requires liquid helium at 4.2 K to produce very high current densities: the therm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depending on satellite and thruster,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HTSC) wires are sometimes better than LTSC because these can support lower current densities but with a critical super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for LHe, requiring LN2 at 77 K, easier to maintain during the whole mission.

Finally, this paper shows that implementing SC cryogenic technology on a satellite can be achieved with current active cooler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多继电器线圈并联电路作为平台设备和负载的供电通路开关。文章从继电器互感效应入手,对多继电器线圈并联电路在指令发出、指令结束2 种工况下的电路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继电器线圈并联电路存在可靠性隐患。因此,针对隐患提出了在继电器线圈前串接二极管的电路可靠性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路形式可以有效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整星电缆网在星上的导通绝缘测试都是通过测试人员手工进行逐点测试的;而整星电缆网接点很多,手工测试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测试效率,针对目前星上电缆网接点表的格式,研制了整星低频电缆网自动测试仪,实现了电缆网导通绝缘状态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技术应用到了大电流稳定性测试中,从而解决了CM2航天器磁环境模拟设备中的程控稳流电源输出电流稳定性测试的难题,稳定性指标高达10-5/8h。文章简述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采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技术对CM2程控稳流电源电流稳定性进行自动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大电流稳定性现场自动测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的连接与分离技术是航天运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连接分离装置作为该技术领域的关键装置,一直是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航天器连接与分离的要求,提出一种涡卷弹簧非火工分离螺母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结构设计。涡卷弹簧是装置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涡卷弹簧分离螺母装置的承载和工作特性。对涡卷弹簧的张力和扭矩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研究涡卷弹簧分离螺母装置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6.
给直动式电磁阀增加加速启动线圈,辅以集成控制电路,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集成控制双绕组高速电磁阀。试验表明:电磁阀最快开启时间为2.8ms,关闭时间小于2ms,具备明显的响应与结构优势。动态响应仿真分析表明:在加速线圈的作用下,电磁阀启动电流迅速上升至磁场饱和;进入维持打开模式后,磁场仍趋于饱和,维持电流高于释放电流,电磁阀仍有降耗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遗传算法在对单目标函数的静态寻优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但是在优化目标动态变化,要求很快给出优化结果时,由于遗传算法运行时间较长,就难以实现。本文提出的“预先进化遗传算法”,就是为了使遗传算法具有动态性能,能够适应优化目标的动态变化,提高寻优的实时性。算法主要思路是借助于并行计算技术、在确定优化目标(决策)过程中就对可能的多个优化目标函数的优良个体进行培养。一旦优化目标确定,在预先培养的优良个体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寻优。这样就使遗传算法能够适用于优化目标可变的动态环境。文中描述了“预先”进化遗传算法的实现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实例可以看出,采用传统遗传算法,单目标函数优化一般要迭代300次,才能够得到较理想的优化结果。而“预先”进化遗传算法经过150次左右的多个目标同时预先进化后,对具体目标的进化只需要50次左右就收敛到较理想的数值。由于预先进化是与决策具体的优化目标同时进行,因此可以实现优化目标确定后的快速寻优。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标机动时间常数会对拦截导弹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且一般基于目标机动动态考虑的制导律都假设这一常数是已知的,在实际的拦截情形中并不合理.针对这两点,本文采用成型滤波器表示目标的随机机动策略,对原系统的状态进行扩展,并利用扩展后的系统构建多模型自适应估计器的成员滤波器,以实现对于目标机动时间常数的在线估计.仿真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The control of the body orientation and the center of mass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feet was investigated under normo- and microgravity (space flight Altair), during erect posture and at the end of a forward or backward upper trunk movement.

It was observed that during erect posture, the trunk ori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vertical was inclined some 6 ° forward in both subjects under microgravity, whereas it was vertical or slightly backward oriented under normogravity. Under microgravity, on the contrary, the initial position CM changed either backwards or forward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inclined trunk posture might be due to misevaluating the vertically under microgravity and that different control mechanisms are involved in orienting the trunk and placing the CM.

It was also noted that the final position of the CM at the end of the movement did not differ markedly between microgravity and normogravity.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kinematic synergies which stabilize the CM during uppertrunk movements may result from an automatic central control which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gravity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