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是一颗同步定点通信卫星。它采用双自旋稳定的姿态控制系统。为了保证卫星能准确地发射到同步轨道、迅速地定点,并保证卫星在同步轨道上能长期稳定地进行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等工作,就必须对卫星进行精密的静、动平衡测试。众所周知,卫星在自由空间是绕其中心主惯性轴自旋的,而它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又都是按几何轴为基准安装  相似文献   

2.
张中亚  顾佳宁 《航天器工程》2001,10(2):59-63,67
研究了目前通信卫星地面测试队伍组织的现状,对组织专业化测试队伍前后所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专业化测试队伍组织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信卫星天线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信卫星天线技术的新发展王景泉天线技术是近年来通信卫星有效载荷中发展很快的技术。许多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着国际性激烈竞争,其中,法国阿尔卡特航天公司有较快发展。他们多年来在理论分析、设计、制造和试验方面已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例如,完整的多债源...  相似文献   

4.
王家胜 《中国航天》2001,(3):9-13,17
一、引言 1945年,英国人克拉克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利用3颗地球静止轨道人造卫星进行准全球通信的设想。当时人类还未步入宇航时代,这一有关应用卫星的设想无疑带有浓厚的科学幻想色彩。但到了50多年后的今天,它不但变成了现实,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通信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美妙结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各种卫星中最早投入商业市场,效益最为显著的一种。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信道质量高,通信容量大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或区域通信、军用通信、海事通信、电视广播以及航天器的跟踪和数据中继…  相似文献   

5.
从通信卫星的一般任务出发,讨论了有效载荷的原理、组成及其技术性能;综述了有效载荷的主要设计技术;并以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为基础,对有效载荷发展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董事会于1988年9月批准建造的新一代国际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Ⅶ的背景及卫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与其他信息传输系统竞争,下一代通信卫星将采用一些新技术,这包括多波束天线、星我处理和交换装置.讨论这些技术并通过介绍目前在研的三种卫星系统来说明这些技术的用途.首先介绍未来卫星系统的先进技术结构及其所需技术;其次是系统举例,扼要介绍美国的ACTS、日本的ETS-VI以及意大利的IT-ALSAT;最后介绍一些简单的设计方程,这些方程涉及与系统设计有关的某些关键高级参数.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转发器地面试验中相位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还对卫星通信转发器与基带信号有关特性测量的解决方法做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武园 《中国航天》1997,(7):22-24
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的发展武园由于从地球静止轨道上只需要三四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所以目前的通信卫星大都运行在该轨道上,移动通信卫星也不例外。使用静地轨道具有星座控制简单、不需要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及星间链路便可以完成远距离通信等优点。地球静止轨道移动...  相似文献   

10.
简要概述了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组成和系统的通信参数 ,并结合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行标准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同时提出了有关标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5,(12):17-20
美国的军事星通信卫星庞之浩今年11月6日,美国用大力神4/半人马座火箭把第二颗军事星通信卫星送入了地球静止轨道,从而完成了第一代军事星星座的建立。此举意义非凡,被权威人士认为开辟了军用通信卫星的新纪元。军事星的全称叫军事战略与战术中继系统(Milst...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卫星在轨对地探测的有效载荷,星载辐射计在轨扫描转动时的动平衡特性直接影响卫星在轨探测精度和姿态稳定度。文章介绍星载辐射计动平衡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基于现有地面动平衡技术的局限和型号发展需求提出在轨动平衡技术的初步设想,阐述了在轨动平衡配平技术、测量技术和实时调整反馈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旋转式星载辐射计的动平衡设计和动平衡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尽快地改变通信事业的落后状况,中国在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后,就立即着手发展通信卫星的工作,以实现对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全国通信覆盖,完成对部分省会等大城市的电视转播,实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内对外节目的卫星转播,解决军事通信、远洋舰船和测量船的通信任务。 试验通信卫星 中国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于1984年1月29日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高度为474公里,远地点高度为6480公里的轨道,在轨道上完成了一系列卫  相似文献   

15.
1989年7月12日,奥林帕斯-1卫星从库鲁发射场用阿里安3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入轨。卫星重2612公斤,采用三轴稳定技术,双组元液体推进剂远地点发动机及16台反作用控制推力器。本文详细介绍了奥林帕斯卫星的各种性能及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何文 《中国航天》1993,(10):14-17
现在俄罗斯对其通信卫星很少再保密,这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外国的兴趣,进而获取资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前苏联是目前发射通信卫星最多的国家,到1992年为止,仅闪电-1和闪电-3卫星就发射了127颗。由于俄罗斯通信卫星的运行和发射成本低,在轨卫星发生故障时无需进行修理,只需重新发射一颗  相似文献   

17.
王景泉 《中国航天》1993,(6):23-24,26
一、卫星技术 1.有效载荷技术 (1)转发器 卫星转发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减小有效载荷硬件的重量和体积,提高有效全向辐射功率、频谱效率和可靠性。 ·接收机技术 包括低噪声前端、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等集成技术和介质滤波器。特别是介质滤波器,如双模或三模谐振腔滤波器,体积和重量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它们可为射频信道的分离、组合提供理想的微波滤波网络,使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有大幅度提高,双模滤  相似文献   

18.
19.
费雅佳 《中国航天》1992,(10):27-29
本文介绍国际通信卫星6项目的一些主要事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5颗卫星和发射服务的采购及卫星的发射和在轨测试,详细介绍了其第二颗卫星的拯救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王景泉 《中国航天》1992,(10):10-13
本文概括了国外移动通信卫星的飞行轨道、使用频段、通信体制和移动终端等情况,分析了国外移动通信卫星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