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怀 《航空学报》1990,11(10):426-430
 根据电(磁)涡流技术研制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激振设备。其测试精度高、噪音低,结构简单。为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工程中无限宽板或周边固持板类构件的测振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激振方法。 本文介绍了导电(磁性或非磁性)试件激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及该激振器的结构设计和磁路分析。用该设备对圆板和方板进行的实际激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伊立言 《航空学报》1984,5(1):82-91
 本文介绍了利用我院研制的电涡流激振器在叶轮组合体模型上实现非接触式多点激振的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试验原理,论证了分离纯模态的激振力布点调力调相准则;列出了各模型的试验结果,并对叶片轮盘耦合振动的若干规律作了探讨。文中,还阐明了在复杂结构振动试验中采用多点激振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PiezoelectricAccelerometerRemanufacturingwithVibrationShakerYuZhihui荷艺PHILIPS公司生产的PR9270激振器是1种电动式激励装置(图1)。由信号发生图1PK9270激振器原理图A-因盖螺丝;L1、L2-通气冷却进出孔;C-输入插座;G-线圈;D-永久磁铁:V-振动弹簧:K-顶盖;E-固紧夹块,W-限档器。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放后输送到PR9270的激励线圈,由于交变磁场与激励器内但磁场的相互作用,线圈便产生相应频率的机械振动,激振力由固定在线圈上的顶杆传给被试物体。PR9270型激振器原主要用于测定较大梁杆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气动非谐对叶片非定常气动激振力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孟越  李琳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7):1060-1064
为降低转子叶片在前排静子叶片尾流激振情况下的共振应力, 提高转子叶片疲劳寿命, 对静子叶片的气动非谐设计进行研究.对静子叶片的气动非谐设计考虑了两种方案, 一种为非均匀叶栅设计, 另一种为不对称叶栅设计.通过对静子-转子模型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 比较了两种非谐设计思想下转子叶片表面气动激振力频谱成分和幅值大小.分析结果标明:非均匀叶栅非谐设计并不能降低转子叶片表面激振力, 同时会引起频率成分和幅值都较大的倍频成分;不对称叶栅非谐设计虽然会引起与转速同频的较大幅值激振力成分, 但从整体考虑可有效降低叶片振动应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技术两方面初步分析了用平稳随机激振确定结构固有模态的方法.指出利用带宽B=100Hz窄带随机扫描与激振器激振结构模态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扭振(或角振动)轴系设计任务之一,即结构设计中考虑选择合适的轴系固有频率及振型设计。扭振指的是在外加激振力情况下使主轴绕自己的轴线按正(余)弦规律进行周期性的简谐振动。振动频率可根据需要给定比较标准的值,振动的幅值大小依不同频率而不同,激振频率与轴系固有频率一致时,轴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将显微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与基础激振法相结合的微结构动态特性的非接触无损测量方法、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的工作原理、设计的基础激振器及其驱动信号.并给出典型微结构--微悬臂梁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及有限元仿真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成胜  宋兆泓 《航空动力学报》1988,3(2):158-160,190
整个振动信号高速实时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激振和拾振部件;数据采集部件;数据处理部件如图1示。激振部件主要是利用ZK—1型振动控制仪产生激励信号,再经激振放大器以及相应的电磁激振器来振动  相似文献   

9.
吕珊 《试飞研究》1991,(3):27-30
为了用于振动和颤振的飞行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的激振系统,本文介绍一种由动力工程研制的新型气动小翼式激振器系统,它可由一个小直流电动机驱动并易于安装到试验机上。该系统由在尾缘带有一个旋转开缝圆筒的因定小翼所组成。正弦激振频率由圆筒的旋转频率所决定。而动态激振力的幅值则由缝的开度所决定。低亚音速和跨音速下激振器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使用非常小的电功率产生了和用通常振荡翼所产生的动态力相当的动态激振力,振荡翼系统的功率要求很高,并且通常必须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10.
徐诚  张世英  周明德 《航空动力学报》1993,8(3):271-274,310
本文对激振与未激振锐缘分离流场细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作用于分离点的适当频率的激振对分离流场产生了 6种互相耦合的作用效应 ,它们是 :( 1)从整体上减弱或抑制分离流动 ;( 2 )改变分离区湍流结构 ,加剧湍流运动 ,加快混合和剪切层增长 ;( 3)增强局部区域的回流流动现象 ;( 4 )使分离剪切层再附 ,改变分离流态和分离涡分布 ;( 5)减弱下游流场湍流脉动 ;( 6)增强尾流下弯程度。本文工作为激振控制分离流动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物理基础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振动时效处理是通过对工件反复的施加循环载荷,使工件产生有限程度的塑性变形,达到减少内应力目的的新技术。对于焊接构件,一般采用机械激振器施加动载荷。为满足激振处理技术的要求,我们研制了新型的ZY364-008型机械激振器(见图1)。  相似文献   

12.
不对称静子叶片非谐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越  李琳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2083-2088
为降低转子叶片在前排静子尾迹流场激振情况下的动应力,对转子系统进行不对称气动非谐设计.不对称静子叶片分布非谐设计下,转子所受到的激振力由静子叶片均布情况下的单频率高幅值激振力转变为多频率成分低幅值激振力.对不对称静子叶片非谐情况下激振力频率幅值进行推导,讨论了静子扇区分布和静叶数目选取对尾流激振力的影响,并对相同扇区分布不同静叶数目情况下转子叶片的强迫响应进行瞬态分析,给出不对称静子非谐设计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火箭发动机全尺寸泵后供应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运用脉动压力发生器设计了一种宽频水力激振系统,开展了液流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力激振系统可以在0~1200Hz的频率范围内,产生时域幅值超过1.5MPa、高信噪比的压力脉动信号,达到了宽频率范围、高激励幅值的目的。通过对电动机转速的控制实现激励频率的可控变化,以满足不同频率激励策略的要求。提高管路系统的入口稳态压力,可以提高激振信号的幅值。通过合适的局部流阻分布,可以在宽频范围内提高水力激振信号的幅值,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磁转换的方法实现传递超声频率电信号来驱动刀具运动,从而完成旋转超声的辅助加工。此方法的优点是实现非接触式的超声信号传递,使得刀具做轴向超声振动的同时进行高速旋转。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滴沉积制造中金属射流断裂随机性变化、射流长度等参数难以控制和预测的现存问题,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属射流断裂过程中的射流形态、射流长度及其影响因素氧浓度、激振频率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射流长度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的统计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喷射气压和输入最优激振频率,可以提高金属射流断裂的形态精度和尺寸精度,使射流长度和形态误差达到最小值,可为后续制造过程提供稳定的均匀微滴流。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接触平面法向振动的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台,分别进行了平面摩擦副干摩擦时振动条件下的不同材料(45#钢、QT80-2、HT35-61)、不同加工方法(铣削、磨削)、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激振振幅、不同激振频率、不同激振波形等情况的静摩擦系数测量,最后给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静摩擦系数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叶片振动特性的高精度、多点、非接触测量,对激光多普勒测振原理与应用进行了研究,将激光测振技术引入到叶片振动特性测试中,搭建了1套非接触式声激励测振系统。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第2级叶片为研究对象,测量出叶片表面153个测点的响应、5kHz内的前5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前3阶应力分布,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以及传统振动特性试验采用共振法、模态法获得的振动特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接触激光测振法可以同时获得叶片高阶模态和全场应力分布,弥补了传统振动特性试验的不足。测得叶片频率与采用共振法、模态法得到的结果相比误差在1%以内,相对应力分布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新型叶片振动特性试验方法的正确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整体叶盘结构强度减振一体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余学冉  陆山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235-2239
基于软件ANSYS,建立了整体叶盘参数化模型.结合轮盘强度设计应力标准,借助ANSYS优化模块,获得了满足强度要求的最轻整体叶盘模型.分析了整体叶盘的振动特性,研究了轮盘和叶型参数调整对整体叶盘固有频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通过改变缘板厚度、罩量及叶型厚度等参数使整体叶盘避开低阶激振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鼓筒约束的整体叶盘,轮盘参数调整可提高整体叶盘低阶耦合振动频率与4E激振频率在最大转速的裕度为2.2%,而叶型参数调整对此裕度的影响可达8%.最终获得的整体叶盘模型在1阶振动避开5E以下激振,并与4E激振频率在最大转速的裕度达10.8%的基础上达到质量最轻,因避频质量增加4.77%,说明整体叶盘结构强度减振一体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对敷设粘弹性阻尼层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高效精确算法。考虑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对激振频率的依赖性及Adams提出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阻尼模型。为解决依赖频率变化的非经典阻尼的复杂结构,结合实模态降阶直接解法对虚拟激励法做了相应的发展,并采用精细积分法高效精确地求解了随机振动方程。以国产有限元程序系统DDJ为平台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并对波音737客机的水平尾翼的复合材料安定面结构进行模拟研究,从复杂的计算及合理的结论可以看出,本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这类十分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由于振源多,激振频率多而且激振力幅大,给减振带来很大难度,国内外均在不断寻求有效的减振措施。到目前为止也发展了一系列能够用于型号的直升机减振方法。比较常见的有旋翼机体动力学设计、被动式减振系统如隔振系统与动力吸振器、主动式减振系统如高阶谐波主动控制(HHC)等。 目前已在批生产型号上实际应用的是旋翼机体动力学设计及被动式减振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综合两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