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5年4月由航天飞机发射的海军“租赁卫星-3”,因点火故障未进入预定轨道,经8月航天飞机宇航员出舱修理后,现  相似文献   

2.
美国TRW公司根据与美国航宇局(NASA)签订的合同,正研制一种具有动力和智能,可以在空间自由飞行的宇宙拖船——轨道机动飞行器(OMV),它将在1993年6月试飞。主要用途 OMV主要用于空间站的建设和卫星的维护。用OMV建设空间站可以节省航天飞机的飞行时间和发射次数。航天飞机把大型、沉重的载荷送到低轨道后,由OMV接替,载着载荷完成其余的路程,这样可以提高航天飞机的利用率。对卫星的维护不能没有OMV。自由飞飞实验的任务也可以由OMV承担,而不需  相似文献   

3.
航天飞机是为人类太空飞行任务而开发并运行的一种集火箭发射、轨道飞行器及携带标准组件的再人太空飞机为一体的可重复使用发射系统。(通常所说的航天飞机只是其中的轨道飞行器,有点用词不当。)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与苏联有能力制造能进人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并曾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苏联解体后,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斯坦接收,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天飞机由轨道飞行器、外挂燃料箱(外贮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三大部分组成。它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轨道飞行时具有航天器的功能,返回时又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因此,有人将航天飞机称为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的混血儿。  相似文献   

5.
1995年7月13日,美国从“发现”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了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它先由航天飞机携带到地球低轨道,然后由与它连在一起的惯性上面级(IUS)火箭推上地球同步轨道,定位于西经171°,卫星是三轴稳定的,重约2207千克,其中有540千克肼推进剂,供卫星保持位置的24个推力器使用,姿态控制由力距飞轮实现。 自1983年4月4日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第一颗TDRS以来,这是第7颗。它们所形  相似文献   

6.
微光相机     
〔据西德英文版《道尔尼邮报》1979年3月号报道〕微光相机是美国航宇局的空间望远镜观测极微弱宇宙物体用的科学仪器。1983年空间望远镜将用航天飞机发射到距地面500—600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在这样的高度上执行观测任务时,可以不受大气干扰。由于航天飞机载人,所以必要时能在轨道上对该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科学仪器。望远镜还能由航天飞机在空间捕获,然后送回到地面。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原计划在1987或1988年回收曾经修复过,又放回太空工作的太阳峰年观测卫星。该卫星是1984年4月由航天飞机在轨道上回收修理,并重新送入原来轨道的。  相似文献   

8.
印尼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建立卫星通信系统的国家。自1976年、1977年发射“统一”A1、A2,并于1983年发射“统一B1”卫星后,印尼乃至东南亚的卫星通信有了飞速发展。正当印尼继续扩大其卫星通信业务时,1984年2月,由航天飞机发射的“统一B2”卫星未能进入静止轨道。该星后来由劳埃德保险商付给印尼7,500万美元保险费,付给美航宇局550万美元的航天飞机租赁费,付给休斯公司500万美元营救设备研  相似文献   

9.
1994年10月,美国航天飞机把一组遥感器置入地球轨道,用于对地球大气层进行观测,其是美国航宇局从宇宙对全球进行长期研究计划的一个部分。这些遥感器都装在一个可回收的自由飞行平台上,这是航天飞机卫星公共平台的一种先进型号,称谓ASTRO-SPAS卫星。它通过航天飞机遥控器系统的机械臂将其释放,再由指挥员将其机动飞行到离航天飞机几千米至几百千米远的空间,对地球进行几天观测,然后由航天飞机回收带回地面。ASTRO-SPAS的原型是SPAS-01,它的首次轨道飞行是在1983年6月,1984年2月又飞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独特的纪念方式,绕太阳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7颗小行星,8月6日正式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7名遇难航天员的姓名命名。这7颗小行星是由美国帕洛马尔天文台的女天文学家埃莉诺·海琳于2001年7月首次发现的。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  相似文献   

11.
2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2:5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中心起飞,执行第36次飞行任务。航天飞机在110海里高、62度倾角的轨道上飞行,这是美国航天飞机迄今为止飞行的轨道倾角最大的。在飞行18圈时,即入轨后27小时,航天飞机释放了双重使命的AFP-731侦察/情报卫星。 AFP/731卫星重37300磅,设计寿命5年。国防部拟在卫星寿命结束前,进行首次空间加燃,延长它的寿命3年。而后回收或在轨更换部件,再次使用。卫星上装有数字图像摄像机,能精确拍摄地面目标,如潜艇船坞和  相似文献   

12.
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正在设计一种静止轨道大型通信平台。这种平台可完成目前在北美上空服务的12颗以上国内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的功能。航宇局计划最早在1983年用航天飞机在低轨道进行大型空间结构物的首次组装试验。然后最早在1986年用航天飞机组装大型平台,成为美国送入同步轨道的第一个大型空间结构物。初步分析表明,大型平台能比许多单个发射到同步轨道的通信卫  相似文献   

13.
5月14日美航宇局局长弗莱彻宣布了太空站基础构型的抉择。该局决定太空站分两个阶段。首先在太空站上居住的是“访问者”宇航员,其次是从1994年起宇航员才能长时间居住,同时可接纳八名宇航员。太空站从1987年春季开始研制,预计1993年用航天飞机发射,要往返渡运十四次,才能把站的需要部分运到空间,在410公里高度轨道上由宇航员组装,到1996年一个完整的太空站将完成。最后,由航天飞机发射两个美国平台:一个是极轨平台;另一个是同轨道平台。之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1月27日,航天飞机将第一颗 Ku 波段的通信卫星 Satcom-2送入轨道。该卫星由美国 RCA 公司空间电子部设计和制造的。RCA 的 Ku 波段通信网包括三颗卫星。第二颗计划于1985年12月18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中旬“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将把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以下简称为TDRS-A)射入轨道,定点于西经41°。它是目前地球同步轨道上功能最强的一颗通信卫星,对于轨道高度在200公里以下的各种空间飞行器有55%的轨道覆盖能力。如其姐妹星TDRS-B能在今年7月份也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并定点于西经171°的话,那么由两颗TDRS卫星组成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则可对轨道高度在200公里以下的卫星用户实  相似文献   

16.
航宇局告诉国会,航天飞机的首次试飞时间定于1979年9月28日。并宣布,航天飞机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为1981年2月,即首次试飞17个月之后。此间,航天飞机将用14个月进行轨道飞行试验,其余3个月作为保险系数,以防止航天飞机在试飞阶段出现的意外故  相似文献   

17.
金星之友“麦哲伦” 以著名的16世纪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命名的美国“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于1989年5月4日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低轨道,然后利用1枚固体火箭推入飞向金星的轨道。其目的就是深入了解这一神秘星球的内幕。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2月25日释放系绳卫星时经历了4年以来的第2次失败,由美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价值4.43亿美元的卫星因缆绳断裂而丢失。2月25日的释放工作让科学家们空欢喜一场。刚开始时很顺利,当时航天飞机正沿距地球184英里高的圆形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19.
图二,这是航宇局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用航天飞机发射的小型空间通信平台。此试验平台长24.4米,可用一架航天飞机一次送入低地球轨道,然后再用其它助推器送入同步轨道。该平台可安装C波段、K_a波段、L波段和K_a波段的通信载荷。用6个这种平台在同步轨道上可完成目前124颗通信卫星所完成的通信业务量。详细报道见本刊1980年第七期第10页。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宇局5月中旬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二次轨道试验飞行“目标日期”定于9月30日。4月14日完成首次试飞后,“哥伦比亚”号4月29日由波音747飞机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运到了肯尼迪空间中心。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正对这架航天飞机进行第二次飞行前的检修工作。“哥伦比亚”号首次飞行后的情况比预料的好得多。特别是三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