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梦想是成为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航天员,登上月球,遨游太空,徜徉于星海之中","我的梦想是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教他们我们中国的语言和文化"……10月30日,随着5个怀揣梦想的孩子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一起  相似文献   

2.
深邃迷人的美丽星空,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无时无刻不着迷的对象。自从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有多么遥远、壮美之后。“和外星人联系”便成了许多人的梦想。在浩瀚宇宙的无限星系中,是不是有着和人类一样聪明、一样拥有文明的智慧生物呢?  相似文献   

3.
人类一直渴望像小鸟一样飞行,像动画片中的阿童木一样自由自在地在茫茫宇宙中穿行。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现代航天技术使人类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目前,许多航天任务需要航天员出舱活动,例如,进行太空“摘星”,把“生病”的卫星回收到航天飞机中修理,组装日益庞大的空间站,紧急救援,使遇险战友转危为安…… 为此,航天专家们一直在研究航天员的山舱技术,现在,已有3  相似文献   

4.
1971年我17岁,买了梦想中的车子.那是一辆1966年的福特"野马"型汽车,有着蓝色车身、白色聚乙烯车顶、凹背单人坐椅,以及有力的八汽缸引擎,可以让车飙到225千米/小时.不过,就像其他睾固酮过剩的年轻人一样,在接下来的15年里,我逐一用坏并几乎更换了这辆车的每个部分,到1986年我将它卖掉时,差不多已经没有半个原来的零件了.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从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天文学家就梦想把望远镜送到太空中去观察宇宙,因为浓密的大气层是天文学家观测研究宇宙天体的一大障碍。有一位科学家描绘得很形象,他说:“在地面上观测恒星是很费劲的,就像从湖底去看飞鸟一样困难。”地球大气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大气对光有衍射效应,一个点光源经过大气以后会变成一个衍射斑,比如用地面望远镜不可能把一对近距双星分辨清楚,这就是大气衍射效应造成的,这大大降低了地面望远镜的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人们都盼望有朝一日能上太空去旅行。这一天终于即将到来了,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目前正在俄罗斯航天城进行太空飞行的训练,他很可能在 2001年进入太空,前往太空站旅游。如果此行成功,他将成为太空旅游的第一人。  漫长的太空梦想  现年 60岁的蒂托出生在一个蓝领阶层的意大利移民家庭里,他是几个孩子中的老大。尽管家境贫寒,但这并不妨碍他跟其他孩子一样做有一天能遨游太空的梦想,特别是在 1957年目睹了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之后。因此,在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航天工程专业。 1964年他进入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  相似文献   

7.
天空的翅痕     
李兴春 《飞碟探索》2008,(10):14-15
向往神鹰,自由飞翔,人类总是梦想挣脱地球引力羁绊,飞到蓝天星空之上。一部人类航空航天史,就是一部将这种梦想化为现实、又从现实中产生更大梦想的互动史,更是一部人类想飞起来、飞起来后又想飞得更高的永无止境的探险史。在这里,人类航程的起点是梦想。终点也是梦想。人类的航程都只有一个方向,就是不断地向上。  相似文献   

8.
飞向火星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4,(10):40-43
多年以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飞向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长久居留地。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更像个梦想,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一梦想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航宇局的“参考任务”计划。  相似文献   

9.
像鸟一样自由地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远在古希腊时期,传说中就有建筑师和雕刻师代达罗斯用自己制造的翅膀成功逃离了克里特岛。显然,在现实中这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却说明飞行对动物来说确实是有着很大的优势和诱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上,迄今还只有中、俄、美三国的航天员乘坐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到太空飞行,但已有其他近30个国家的40多名航天员和3名太空游客搭乘俄、美两国的载人航天器上天遨游。无论谁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中国第一批预备航天员,是从1506名飞行  相似文献   

11.
正观宇宙之浩瀚,方知人类之渺小。无限宇宙,无限奥妙,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飞向宇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环境的特殊性,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终究和在地面上有很大的差别。曾幻想,假如有一天地球没有了引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那么现实中没有重力的太空生活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2.
资源与环境艰难的抉择刘岩环境、资源与发展是90年代的一个广泛话题。以致于一些科学家整日梦想从理论上论证人口、资源、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为政治家们的决策提供“灵丹妙药”。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人类产业的转移则会发现,这是一种梦想———一种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13.
江山 《太空探索》2014,(2):30-31
1969年,当美国航天员准备首次登月时,地面指挥人员戏谑地对38万千米之外的航天员说,请关注一位带着兔子的中国姑娘。那时,光临月球,入驻广寒宫对中国人来说仍然停留在神话中,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13,(4):5-5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梦想着造出像大脑一样的电脑。大脑比电脑更加节能,而且还会自主学习。不需要任何编程。来自比勒菲尔德大学物理学系的高级讲师安迪·托马斯博士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他的研究材料是忆阻器,一种能够模仿神经功能的微电子元件。多年来,忆阻器一直被视为神经突触的电子版,而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桥梁,神经元活动越多,这种突触联系也就越多。忆阻器可以接收来自电子回路的脉冲,并且在关掉电源后,仍能“记忆”先前通过的电荷量。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疫情拖慢或中断了3个"阿里安6"研制项目的工作,欧洲阿里安6火箭的首次发射几乎肯定要推到2021年。如果推迟,"阿里安6"将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火神"和蓝色起源公司"新格伦"火箭一样,成为因遭遇挫折而把首飞时间从今年推到明年的又一种火箭。  相似文献   

16.
布璇 《太空探索》2014,(7):44-45
<正>"黑金刚"空天快车、"苍穹"临近空间悬浮平台、"暮光之眼"仿生蜻蜓、"火刃"高性能单人陆空两用飞行器、"海空卫士"碟形飞行器、"呼吸翼"微型飞行器、"引擎1号"垂直起降家用飞行器等一幅幅精彩的飞行器设计渲染图在大屏幕上飞速滚动,现场的人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随着"梦想导师"铿锵有力的一声口令,画面定格在了某一副绚丽的飞行器设计图上。这是"飞航杯"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梦想导师"见  相似文献   

17.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可是地球的引力又把人类紧紧地束缚在地球表面.长久以来,人类就幻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历经无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到了1 8世纪后半叶,热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升空的愿望,飞机的出现使人类向往飞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热气球、飞艇只能在低空随风飘荡,飞机只能在有空气的条件下飞行,飞行高度受到了限制.因此,人类想要离开地球到太空去航行,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冲出大气层的运载工具.现代火箭的诞生,拉开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帷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搭乘航天飞机或者太空飞船到太空去度假、旅游和观光,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不过,有谁可曾想过,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成了到太空去旅游的观光客,能像在地球上一样,在外层空间用眼睛观察世界吗?我们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行,在一定条件下又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在地球表面,只有约四分之三的光直接来自太阳,其余部分被大气所扩散并投射到阴影区,那些太阳无法直接照射到的物体可以看见。而在外层空间,由于没有像保护层一样的大气扩散阳光,那儿的阳光要比地球上强得多。天空不是蔚蓝色的,而是漆黑的。强烈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安慧 《太空探索》2011,(4):18-21
人类失去梦想,世界将会怎样?没有梦想,人类就不可能挣脱地球的束缚,也不可能在航天领域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在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的日子里,这里要讲述一个号称"美国疯子"艾伦·马斯克(Elon Musk)创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故事。他的太空梦想、他的创业道路,以及这个公司发展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的理念和技术途径,都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柯谱 《国际太空》2013,(9):50-56
很久以前,人类就梦想建造太空电梯(space elevator,也叫太空天梯)上天,并一直不断努力,如今这个梦想又近了一步。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长的、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这对于研制太空电梯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相关内容最近已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