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飞行器目标频率响应散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战合  黄沛霖  武哲 《航空学报》2009,30(4):643-648
为研究飞行器目标散射频率响应特性和隐身、反隐身原理,对两种飞行器平板缩比模型进行了系列测试和计算研究,推导和验证了简单目标(金属球)的频率响应特性在飞行器目标上的适用性,并推广到如飞行器复杂散射体的分析。提出了划分瑞利区、谐振区、高频区的新方法,指出飞行器具有隐身能力极限的概念;研究了目标多频散射的极化特性,发现频率降低时,水平极化下全向雷达散射截面(RCS)均值逐渐增大,垂直极化时减小。得到了两种飞行器目标处于瑞利区、谐振区时依靠外形隐身所能达到的RCS极限值。结果分析表明,在瑞利区和谐振区,目前的外形隐身措施存在不能超越的极限,在这两个区域的雷达隐身需结合外形和材料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行器排气系统的红外隐身问题,对其红外辐射特性、辐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重点探讨了排气系统应用遮挡技术、冷却技术以及低红外发射率技术等几种红外隐身技术的特点和效果,论述了飞行器排气系统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飞行器红外隐身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飞机隐身技术与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技术中关于隐身能力主要指三方面内容。本文阐述了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隐身飞机与先进复合材料的关系。指出了吸波型功能复合材料对现代隐身飞机的重要性,并概述了新型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基于对飞机隐身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我国开发这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飞行器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等。随着红外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系统探测各种不同目标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因此,红外隐身技术也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红外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目前研究发展状况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目标隐身性能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突防飞行器综合隐身性能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分析突防飞行器的各类散射特性,归纳了建立目标周向散射模型所需的相关参数,并引入散射特性控制参数,控制周向散射模型的散射特性变化趋势。根据飞行器突防全过程中被雷达探测的动态特性,提出突防飞行器综合隐身性能动态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突防飞行器综合隐身性能与其生存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用于突防飞行器综合隐身性能分析的系列评估准则。该分析方法提高了结论的全面性和可信度。总结了关于目标散射特性变化对其综合隐身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新型突防隐身飞行器的研制及制定特定的突防战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速飞行器的隐身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基本特征、技术途径以及战术运用等,介绍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几种常见的隐身技术,简要分析了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角度对射频隐身技术的基本手段进行了分类,定性定量地分析了采用射频隐身技术前后飞行器的截获距离的变化。结合已应用的射频隐身技术及使用射频隐身技术付出的代价,浅析了射频隐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飞机隐身技术及隐身材料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彭艳萍 《航空学报》1999,20(3):287-288
美国隐身飞机及隐身技术发展状况美国的飞机隐身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杰出代表是F-117A隐身攻击战斗机、B-2隐身战略轰炸机和F-22先进战术战斗机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均匀等离子体在飞行器隐身中的应用,采用分段线性电流密度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JERC-FDTD)方法计算等离子体涡及涡串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等离子体涡对飞行器隐身性能影响。计算表明,等离子体涡在很大频率区间对电磁波吸收效果显著,RCS降低很大,具有明显的隐身效果。等离子体涡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极化特性,对L,S和C波段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隐身性能是影响高超声速武器作战效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提高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生存及突防能力,以HTV-2飞行器为初始外形,引入锐边化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兼具良好隐身性能的气动外形。首先采用CFD数值模拟和高频近似算法,对初始外形气动特性及隐身特性进行评估。接着通过截取重要截面轮廓线,在轮廓线上均匀选取控制点。最终将离散点重构成三维外形,设计了一种锐边化飞行器外形。在此基础上计算评估了锐边化外形的升阻特性及雷达散射截面(RCS)。与原外形对比可知锐边化外形气动性能变化较小,气动力系数变化量不超过7%;同时在主要威胁区域(即俯仰角±30°、偏航角±60°角域)内飞行器的RCS均值显著降低,平均降幅超20%。此外为消除边缘绕射的影响,通过倒圆角的方式对锐边化外形的棱边进行了圆润化处理,实现了主要威胁区域内RCS均值的进一步减缩,平均降幅超过60%。此外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位置倒圆角及圆角半径对飞行器隐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部截面倒圆角能较大程度改善飞行器的隐身特性,圆角半径与飞行器特征长度之比为1.35%时较佳。  相似文献   

11.
雷达隐身复合材料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雷达隐身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较详细介绍了材料的隐身原理,以及当前涂敷型结构型隐身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特性。最后展望了新隐身技术及其材料的应用前景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身技术是提高军用飞机生存力、作战效能的有效手段。航空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航空发动机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指出了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和管理应重点开展发动机隐身要求和作战效能分析,加强发动机隐身专业体系建设,梳理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流程和路线图,注重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座舱玻璃镀膜是实现飞行器隐身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雷达散射截面(RCS)均值增益研究铌掺杂ITO镀膜玻璃隐身性能;针对不同方块电阻的铌掺杂ITO镀膜玻璃,进行系列化RCS暗室测试,分析不同入射频率、极化方式的电磁散射特性。结果表明:方块电阻增大时电磁散射减弱,合适的方块电阻(小于40Ω/m~2)有利于实现座舱外形隐身,散射特性与金属接近,频率较高时,镜面散射波峰较窄。  相似文献   

14.
机身截面隐身设计是飞行器外形隐身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设计"凹曲面"、"凸曲面"和"平板曲面"三种典型的隐身飞机机身截面轮廓,采用矩量法(MoM)计算三种轮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并对表面电流密度分布进行研究。分析RCS随方位角的变化特性,比较各截面的隐身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凹曲面和凸曲面机身可以有效降低侧向RCS,其中凸曲面的隐身效能更佳;平板曲面机身除正下方一个很窄的波峰外,侧向和下方RCS都很小,在对抗仰视雷达时具有很好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5.
飞行器服役完整性(对于军用飞行器也称为作战完整性)更综合地表征了飞行器在服役(作战)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概念的提出过程,讨论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性,阐明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是飞行器服役(作战)适用性与飞行器服役(作战)效能发挥的基础。然后介绍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的三种表征参数:飞行器固有完好率、飞行器固有健康度、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度,并梳理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最后提出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的控制原理,指出了飞行器服役(作战)完整性发展的基础、研究方法和目前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急需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超  巢增明  袁晓峰  白杨 《航空学报》2016,37(3):749-760
雷达散射截面(RCS)测试是隐身技术和目标特性研究的基础。无论是研究物体的电磁散射特性还是研制具有突防能力的隐身武器系统,RCS测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RCS测试可以验证电磁散射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对部分飞行器目标进行电磁散射理论计算非常困难,而通过测试可以直观地获得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数据,从而避开复杂的电磁仿真计算。与外场、紧缩场RCS测试方法相比,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的RCS近场测试方法在飞行器目标的散射特性测试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介绍了飞行器RCS测试评估方法,综述了国内外RCS近场测试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展望了飞行器RCS近场测试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分析与论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发动机在红外和雷达隐身的重要意义,同时阐述了发动机多种隐身技术措施,并兼顾考虑发动机推力、重量等代价。指出推动发动机和飞机一体化隐身技术的发展是未来战机隐身能力提升的关键。同时,阐述了不同发动机隐身措施适应不同作战飞机要求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后续发动机隐身技术能力提升还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后续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隐身测试技术是隐身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高精度的测试控制,保证隐身武器的性能和质量,就必须具备高质量的测试手段和检测系统。目前国外的隐身测试技术和硬件系统发展水平比较高,典型有代表性是美国“SYSTEM PLANNING”公司的MKV频率步进浸4量雷达,但这种测试系统完全是军用的,保密性很强。本文对这种系统的RCS应用原理、组成进行分析,介绍国内系统的研发水平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热红外探测器的高度发展已使应用于目标表面的热红外隐身材料成为飞行器隐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这种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往的文献中一向较少涉及。本文以全面、系统的情报调研为基础,着重探讨分析了十余年来国外热红外隐身材料研究工作的基本状况,总结了热隐身材料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了涂料、光学薄膜、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和  相似文献   

20.
飞行器任务规划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林成  陈璟  王楠 《航空学报》2014,(3):593-606
任务规划是各类飞行器尤其是军用飞行器成功遂行任务的有效支撑和重要保证。首先,介绍了飞行器任务规划的基本概念;其次,系统地分析和梳理了任务规划技术的体系结构,从研究方法及对象的角度,将其归纳为面向多飞行器任务分配及协同的行动规划、面向飞行器战术动作实施方法设计的战术动作规划和面向飞行路径生成的航线/轨迹规划3个层次;随后,阐述了国内外飞行器任务规划各层次的研究现状,在问题建模与求解上所形成的代表性方法及其特点,以及飞行器任务规划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论述了飞行器任务规划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