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试验方法研究普通舵空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安斌  王友乾  叶金铭  张凯 《推进技术》2018,39(9):2127-2135
为了探索普通舵在舰船中高航速范围内空化的变化规律,针对舰船普通舵空化问题进行了桨后舵模型的水洞空泡试验,通过分析一系列不同工况下普通舵的空化现象,研究了不同航速、舵角下普通舵空化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舵在0.2~0.6倍舵展长区域内最容易发生空化,与实船舵空化剥蚀区域基本吻合;在23kn航速工况下,普通舵发生空泡的起始空泡舵角为0°;另外,结合普通舵发生空化的起始舵角规律以及舰船直航时打舵角范围,可以分析出舰船在21.5kn航速航行时,普通舵不可避免会空化发生。通过普通舵模型空泡试验方法观察了不同航速、舵角下的舵空泡状况,得出了普通舵空化位置、面积与舰船航速、舵角的一般规律,为普通舵的优化设计和解决舵的空化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燃气舵的安装位置,应用fluent软件对燃气舵三维湍流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燃气舵安装位置对燃气舵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燃气舵在不同轴向位置、耳片长度和舵偏角下绕流流场的复杂波系结构,绘制了燃气舵在不同舵偏角下升力的变化曲线,给出了燃气舵可以提供的升力参量随舵偏角度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确定了燃气舵的轴向安装位置,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超声速平板/空气舵模型开展了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舵偏角δr、舵缝高度h和边界层流态对缝隙内舵轴及干扰区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零舵偏状态缝隙内气流速度为亚声速,热环境可以忽略;舵面偏转时,缝隙入口气流速度和压力显著增大,在δr=5°~15°范围内,舵轴及干扰区热环境随舵偏近似线性增长;舵轴及干扰区热流随h增大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h从5 mm增大到7mm时,舵轴热环境增加超过1倍;边界层流态对空气舵缝隙内热环境影响很大,在15°舵偏条件下,层流状态舵轴及干扰区热环境约是湍流的3~5倍,这是因为层流边界层较薄,缝隙内流速更高。  相似文献   

4.
在升力体构形的基础上,构造了3种不同布局方式的气动舵作为控制面,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FLAP舵、后缘舵及全动舵的舵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带全动舵滑翔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数据显示全动舵在纵向通道内调节压心位置的能力较大,有足够的配平能力,在偏航及滚转控制时舵效均高于FLAP舵及后缘舵,同时可有效降低对舵机载荷的要求。研究表明对于升力体构形的飞行器而言,全动舵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范围内作为气动控制舵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给出半圆柱前缘舵诱导的高超声速湍流分离激波运动特性。实验气流M数为7.8,单位长度Re为3.5*10^7/m。  相似文献   

6.
固体战术导弹燃气舵新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耐超高温、抗高速粒子流冲刷、抗热震等材料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要。航天飞机上必不可少的耐超高温的防热瓦、人造地球卫星的防热罩、运载火箭的头锥、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喉衬和燃气舵等均需要这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战术导弹采用燃气舵作为推力矢量控制方案正在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对直径较小的战术导弹最为合适。燃气舵,一般是安装在  相似文献   

7.
楼静梅  张科 《飞行力学》2012,(5):410-413
针对某飞翼式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出现舵面破损情况,提出了一种具有容错能力的舵面权限动态分配算法。针对舵面无故障和副翼两侧完全破损故障,分析比较了典型舵面分配算法和动态分配算法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舵面无故障时,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由动态分配算法实现的舵面分配其滚转和俯仰操纵力矩可达范围大于由典型舵面分配算法实现的,有利于克服较大的俯仰或滚转干扰,而在升降舵或者副翼出现破损故障时具有更强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全新的飞行状态控制的实现途径———无舵飞行姿态控制,使飞机具有更优的飞控品质,并有利于气动外形和结构的优化。本文介绍了无舵飞行控制原理、飞控驱动装置控制功率需求的计算及确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高超声速安定面/舵面干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的稳定性及操作性,针对安定面/舵面组合体的绕流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求解RANS方程,对Ma=6时安定面/全动舵组合体关键参数对舵效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流动机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安定面与全动舵间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是影响舵效的关键参数。分析干扰流场可知,全动舵主要受到安定面尾迹、激波系及翼尖涡的干扰。其中,安定面尾迹对舵面干扰最大,故全动舵应尽量避开安定面尾迹。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量控制的虚拟舵面机翼气动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舵系统的刚度和质量分布决定了舵系统的固有频率.对于完成设计的舵机和舵面来讲,更改刚度的难度远远大于更改质量分布的难度,所以要调整舵系统的固有频率,首先考虑更改舵面的质量分布.本文分析了相同质量的配重加在不同位置时对舵系统的固有频率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根据近年来Y7系列飞机的飞行试验数据、风洞实验数据和AH-24,AH-26飞机的有关原始资料,详细地分析了Y7-200B/A飞机的纵、横航向静稳定性。并对飞机的质心后限、“自动上舵”和“蹬舵反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对民机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机方向舵伺服作动系统频率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飞机越来越多地采用电传飞控技术,相较机械系统具有便于多功能综合、易于实现主动控制的优势。舵回路作为电传飞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实现舵面偏转,其控制特性对飞行品质影响至关重要。就某民机方向舵伺服作动系统进行频域特性的分析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仿真分析其频域特性,并通过铁鸟综合实验台验证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燃气舵推力矢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抛离技术研究.在研究中采用新型技术实现燃气舵的抛离方案:即利用发动机尾流燃气的压力作为锁止力,利用弹性元件的动力作为驱动,实现燃气舵的抛离.通过调整弹性系数和预紧力,可以实现对抛离时机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某型飞机方向舵偏角限制装置机上地面调试时不满足性能指标要求。通过对限偏装置的原理分析、方向舵操纵系统原理分析、方向舵操纵系统安装、刚度检查及方向舵操纵系统传动检查,结合检查和分析结果得出故障原因,拟定故障解决方案并在机上调试,成功排除了故障。该经验可为类似限偏装置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导弹飞行速度的提高,弹体姿态稳定所需的操纵力矩加大,舵面气动加热效应加剧,舵面的尺寸和惯量势必增加。在电机、传动机构与控制算法确定的前提下,舵面惯量对机电舵系统具有何种影响,成为提高机电舵系统控制要求的关键问题。在搭建的电机—传动机构—负载的三质量模型基础上,从理论及仿真上进行了惯量负载对舵系统的影响分析,并在某机电舵系统上进行了试验验证,为研究大惯量负载机电舵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应用于角度测量中的几种典型倾角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特点,讨论了在飞机舵面偏角静态测量中倾角传感器的选用,以及动态测量中力平衡式伺服倾角传感器的使用。应用实践证明:用倾角传感器代替传统的角位移传感器,省去传感器的专用支座和连杆传动机构,简化了安装,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20.
飞行品质标准对耦合现象有着明确的限制和评定,为了实现飞机的解耦控制,本文基于模型跟踪技术进行了解耦控制律的设计。首先构建了非耦合的目标模型,其次利用模型跟踪对非耦合模型完满复现,实现了解耦目的,最后分析了模型反馈增益和舵回路对解耦控制律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模型跟踪控制技术可实现飞机通道之间的解耦,且该方法简单明了,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