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磨料和电化学作用的去毛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毛刺,对产品装配后的性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尤其在航空、航天精密仪表、伺服机构中,毛刺等这类多余物必须事先清除干净。本文结合我校科研成果,论述了基于磨料和电化学作用的挤压珩磨去毛刺、磁性磨料流去毛刺和磁性磨料流电解去毛刺等几种先进去毛刺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我厂承担的部管课题:“活动多余物检验技术研究”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任务,于3月13日通过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航天产品中的多余物,多数是因为某些偶然因素产生,它的存在可能使产品降低性能,造成故障,甚至使整个系统失效;特别是与仪器本体  相似文献   

3.
航天产品多余物控制是保证和提高航天型号研制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航天产品多余物控制方法和装置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及价格高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的多余物自动检测及清洗系统。系统由超声波管路清洗装置、多余物检测装置、上位机和信号采集装置组成。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管路多余物的自动清洗和检测,并能够实现液位信息和清洗结果的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并可根据检定结果触发清洗装置进行二次清洗。同时,系统能在自动清洗和手动清洗之间进行切换。旨在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多余物的检测和排除的问题,并有效地提高多余物检测和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零件毛刺发生的机理、毛刺的形态及因毛刺的存在而引起的产品不稳定状态。同时,介绍了机械、电解、化学、磁力等去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去毛刺加工、检测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航天型号产品多余物及其预防和控制标准的实施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天型号产品研制中产生多余物的主要环节,介绍了三江航天集团公司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补充了预防和控制多余物的有关内容,并提出了对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滤组件是伺服阀过滤装置,作为伺服阀的重要组件,用来保证外部油液多余物不进入伺服阀油路系统,防止精密微小型腔和微小孔因多余物而堵塞,造成产品失效。近年来,针对油滤组件研制过程质量薄弱环节,开展多方面研究工作,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对油滤组件加工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了油滤组件研制质量受控,实现产品加工质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总装多余物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多余的航天产品存在重大的质量事故隐患。文章对航天器总装中的多余物进行了分类,从而分析多余物产生的机理有4大来源:总装工艺过程、零组件及人员带入、贮存过程、有害气体。介绍了多余物的危害,提出了系统控制多余物的思路和多余物常用检查及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余物的控制是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多余物检查及排除是保证火箭发动机可靠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1 200 kN液氧煤油发动机总装后不能进行多余物检测的问题,采用机械转台将被检查产品进行滚动,使存在于发动机内腔的金属多余物与其内壁发生碰撞和滑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到产品外壁,通过声发射传感器监测该信号,并转化成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给出多余物有无的判定信息和存在位置的参考信息。通过对发动机多余物自动检测中浮动环及电磁干扰噪声的屏蔽,以及发动机整机多余物自动检测中发动机滚动的转速、传感器的阈值以及触发信号同步接收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研究,得到了发动机多余物检测的最佳工艺参数,实现了1 200 kN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多余物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对卫星技术应用和服务业需求的扩张,近年来全球航天经济总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中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实施又为全球航天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已形成的全产业体系模式也为中国航天深度参与全球航天发展和航天治理提供了能力基础.《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何在诸多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拓宽国际市场是中国航天国际化所面临的突破性重大问题.本文从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探究我国航天国际化方向,其目的就是使我国航天国际化达到扬己之长,发挥优势,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航天产业制高点,不断增强我国航天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几年箭体阀门产品中出现的多余物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箭体阀门产品产生多余物的原因,在设计、生产和试验等环节提出控制多余物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与空间环境预报都亨叶宗海一、前言载人航天标志着人类航天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为了保证“人”的安全,有大量新的课题等待人们去研究与解决。研究空间环境对载人航天的影响,特别是研究如何避免太阳活动造成的恶劣空间环境的影响更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早在1...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行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与控制标准,统计分析了标准构成及数量,梳理构建了体系框架,定性评价了标准适用性,对比分析了体系中产品类标准和工艺类标准的技术要素及其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对本领域标准化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空间碎片是人类进行航天活动的大敌。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对这项工作的研究一直也未停止。去年底,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了空间碎片研究工作会。会议在总结我国在空间碎片研究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下一步行动计划,并成立了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工作协调组。  相似文献   

14.
航天工艺落后问题已议论多年。面临“八五”大好时机,应通过认真总结航天工艺自身的规律性并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力图改造工艺落后的局面。作者提出的航天工艺自身的规律是:航天工艺是型号研制的必要技术环节;在现有条件下完成研制;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操作手艺和质量管理;研制过程中需不断组织工艺攻关;工艺工作的质量对产品有决定作用;企业管理的水平约束着工艺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刺发生机理与形态及去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零件毛利发生的机理、毛刺的形态及因毛刺的存在而引起的产品不稳定状态。同时,介绍了机械、电解、化学、磁力等去毛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去毛刺加工、检测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1992年3月22日,长征2号E火箭在发射澳大利亚卫星时,曾因0.15毫克的铝质多余物,导致火箭程序配电器发生故障,火箭点火7秒钟后紧急关机,中止发射。为牢记这一惨痛教训,1994年航天总公司决定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航天质量日”。在今年的“3·22”质量日活动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发表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深入开展零缺陷管理的文章,现刊登于此。  相似文献   

17.
徐乃明同志自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就一直从事航天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及组织管理和领导工作,曾先后任二一一厂,二三0厂总工艺师、总工程师、厂长、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在1995年总公司工艺工作会上,受总公司党组之邀,出任航天工业总公司工艺技术顾问、工艺专家组组长,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徐总虽然年事已高,仍为振兴我国航天制造技术而奔走呼号出计献策。 “十五”期间,我国航天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确立的方向指引下,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加入WTO,使我国的航天工业面临着新…  相似文献   

18.
航天制造技术怎样适应跨世纪的使命李知雄,陈宝定,吴敏镜编者按:近四十年来,我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但是,和世界先进航天技术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近年来,在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相继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神舟”五号和六号飞船飞天成功之后,日本媒体戏称:“中日在航天方面的比分是2:0。”以此来激励日本当局。虽然日本载人航天活动起步较早,成绩也不俗,但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载人航天,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而作为日本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唯一基地的筑波航天中心,势必会承载着日本国民相当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