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模糊控制也称为控制上的专家系统,基于模糊控制提供的架构可对人的行为和决策实现智能分析。本文以某单轴转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的单轴转台控制器,应用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模糊PID控制器克服了传统PID控制算法鲁棒性差的缺点,提高了系统抗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的能力,拓宽了转台的应用领域,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纵向弹道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起反舰导弹弹道纵向模糊控制系统,确定了模糊语言变量,制定了模糊控制规则表,并对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进行了参数寻优。最后,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常规 PID 控制更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事例,在简要介绍模糊逻辑控制工具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如何用SIMULINK工具箱、FUZZY工具箱,实现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应用于电液式节气门执行器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保证执行器的快速性和平稳性,可以获得较高的位置及速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参数不易整定的缺点,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在一起,构造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电动舵机伺服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态精度高,动静态性能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四输入模糊推理自校正控制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输入模糊推理算法是同时利用两个输入模糊变量的误差和误差变化率进行模糊推理;在四输入模糊推理算法中引入自校正技术,形成了基于四输入模糊推理的双变量自校正模糊控制算法;仿真研究了该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特性,结果表明用该控制方法设计的航空发动机模糊控制系统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SIMULINK工具箱和模糊逻辑工具箱,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二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在与传统的PID控制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此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改善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磁悬浮储能飞轮在发电模式下发电环节的控制方法做了探讨,设计了前馈-反馈控制器,在SIMULINK中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并在磁悬浮储能飞轮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引入,使得输出电压能不受输入电压变化的干扰而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几何可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控制性能,针对具有静差与动态不对称特性的连续可调喷管作动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并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器参数优化,最后将模糊控制系统与PID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模糊控制系统,优化后的模糊控制系统消除了稳态误差,减小了大小喉径在调节时间上的差异,鲁棒性较强。相较于优化后的PID控制系统,优化后的模糊控制系统在保证无稳态误差的基础上,具有更短的调节时间与更小的超调量,跟踪信号时具有更小的误差包络,优化后的模糊比PID控制系统性能提高2.6倍。总之,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的连续可调喷管模糊控制系统比PID控制系统性能更高,能够满足高动态几何可调冲压发动机提出的响应快、调节精准、超调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模糊控制理论在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丁  于晋文  吴琪华 《航空学报》1993,14(4):145-152
对模糊控制进行了介绍。采用相平面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将其编成微机程序,使其完成模糊控制功能。对微机完成的其他操作,亦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微机的主流程图。进行了多次发动机台架试车,当对发动机控制系统加入小偏离的控制和干扰信号,以及大偏离信号时,发动机的稳态和加速过程都获得了良好的控制品质。表明模糊控制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直接转矩控制(DTC)相比矢量控制转矩响应快,能够很好地适应对转矩响应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但常规DTC存在转矩脉动、磁链脉动大和谐波电流较大的缺点,可能导致更高的定子铜耗,从而降低驱动效率。针对这一问题,以DTC基本原理为出发点,提出一种用磁链和转矩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滞环比较器的控制策略。常规模糊控制器可能会出现模糊规则不足或得不到充分应用的情况,导致模糊控制效果变差,针对这一不足在转矩环加入变论域模糊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对变论域模糊DTC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变论域模糊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转矩脉动、磁链脉动和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11.
对模糊控制理论在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汽车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查询表在线插值的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克服了直接模糊合成和查询表控制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制动效果,并对不同的路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Fuzzy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及其MATLAB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常规PID控制器不能在线进行参数自整定的问题,结合模糊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模糊自整定PID参数的方法,运用MATLAB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既具有PID控制器高精度的优点,又具有模糊控制器快速、适应性强的特点,使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导弹的数学模型及其本身的要求,建立起弹道模糊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高度一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采用参数寻优的方法得到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在有较大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常规PID控制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a novel vibration-suppression open-loop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mass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uses two-stage velocity compensating algorithm and fuzzy I + P control- ler. This compensating method is based on model-based control theory in order to provide a damp- ing effect on the system mechanical par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multi-mass system is built and reduced to estimate the velocities of masses. The velocity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masses is cal- culated dynamically. A 3-mass system is regarded as the composition of two 2-mass system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wo-stage compensating algorithm. Instead of using a typical PI controller in the velocity compensating loop, a fuzzy I + P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its input variables are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ir impact on the syste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fuzzy PID controller designing rules.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veloc- ity compensating method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vibration on a 3-mass system and it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the designed fuzzy I + P controller is utiliz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取代了传统DTC系统中的磁链和转矩滞环比较器及开关表。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PMSM DTC系统运行良好,可实现四象限运行,与传统开关表相比,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和平均开关频率。研究了转矩误差论域和零电压矢量对模糊控制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转矩角对电压矢量作用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转矩角的PMSM模糊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转矩角较大时,考虑转矩角的PMSM模糊DTC系统可有效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改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驾驶员操纵延迟和飞机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人-机系统跟踪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鲁棒预见辅助驾驶方法。建立驾驶员-飞机时滞不确定T-S模糊模型,引入预见控制思想补偿驾驶员延迟,以跟踪误差和驾驶员操纵负担为性能指标,将存在模型不确定性的人-机指令跟踪问题转化为模糊最优保性能控制问题,并推导了该凸优化所应满足的线性矩阵不等式。为克服预见步数增多引起增广系统维数较大、进而导致线性矩阵不等式不易求解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次优的预见控制器。最后,分别通过驾驶员模型仿真和飞行模拟器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预见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逆控制和模糊逻辑的直升机飞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华军  江驹 《飞行力学》2004,22(3):43-4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逆控制技术与基于规则的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直升机飞控系统设计方法,以解决当直升机数学模型不确定时飞控系统的设计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逆控制器及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飞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较强的鲁棒性及满意的解耦效果,在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开龙  谢寿生 《推进技术》2008,29(6):737-742
针对现代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强非线性系统,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逻辑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方法。采用比例积分型切换超平面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使用模糊逻辑系统自适应调节切换增益,得到某涡扇发动机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但能使被控对象较好地跟踪参考模型,消除抖振现象,而且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不变性,保证了被控系统在整个控制阶段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宋彦国  张呈林 《航空学报》2003,24(4):365-369
 主要研究了直升机内回路的姿态控制技术, 将专家知识和训练数据相结合产生直升机的内回路模糊姿态控制器。由于模糊控制所固有的特点, 以及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多变, 模糊姿态控制器无法对直升机进行精确控制, 提出了利用另一个在线自适应模糊系统来补偿控制误差的方法。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学习算法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得到, 从而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算例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 直升机; 姿态控制; 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 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