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效柔性制造技术的特征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制造装备高效化和柔性化的主要发展目标 ,提出了发展快速重组制造系统及可重构制造设备以满足高效和柔性两者要求的一个合理解决方案 ,并进一步探讨了可用于网络化环境的制造单元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宗琰 《航空学报》2004,25(5):516-519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生产管理与控制是实施可重构制造系统哲理的关键技术,而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性能分析是可重构制造系统生产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功能。基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赋时可重构Petri网模型及其调度Gantt图,提出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定义最大完成时间、生产资源利用率、作业完成时间和零件的平均生产能力等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计算了实例系统的性能指标。实例研究表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体现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重构柔性本质。  相似文献   

3.
基于赋时可重构Petri网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宗琰 《航空学报》2004,25(6):615-618
系统建模是可重构制造系统生产管理控制技术的基础。分析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建模需求,提出基于赋时可重构Petri网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的方法。该建模方法是先建立可重构制造系统当前系统的赋时可重构Petri网模型,再通过修改其建模元素得到可重构制造系统重构后系统的赋时可重构Petri网模型。实例研究表明基于赋时可重构Petri网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方法能够满足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建模需求,因此它是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正确的形式化表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化制造中的资源动态快速重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理制造单元的制造资源信息建模,依据该模型建立了分布式网络化制造资源库;研究了面向CAPP的制造资源预配置及其实现方法和以时间、质量、成本为约束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可重构芯片同时兼具通用处理器的灵活性和专用处理器的高效性,还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在半导体产品中逐渐兴起。介绍了目前的一些典型可重构芯片的体系结构,从功能重构实现方式和可重构硬件类型角度分析了可重构芯片的体系结构,探讨了可重构芯片多核异构和可演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谦  赵小冬  刘作龙 《航空计算技术》2013,43(2):113-116,119
动态可重构技术在降低机载嵌入式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和功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分析机载应用环境对嵌入式计算机的要求,探讨部分可重构和软件可编程重构两种动态可重构方法,并针对机载嵌入式计算机的需求,从硬件资源利用率、系统灵活性和系统可维护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两种动态可重构方法。基于部分可重构方法,提出了一种高性能、高灵活的体系结构,有效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具有深远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虚拟柔性加工单元物流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柔性加工单元是虚拟制造技术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柔性加工单元为虚拟研究对象,讨论虚拟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虚拟柔性加工单元物流建模与实现步骤.最后实践了柔性加工单元虚拟布局与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利用零件聚类和工艺聚类两种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零件加工流程进行模块化分解,形成制造系统的流程模块库。而针对实施过程中的共享资源的问题,可将单元外的加工转化为单元内的加工,使单元恢复封闭性和独立性;或者保留共享资源采用时间切片、优化排序算法来协调各单元的需求矛盾。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飞控系统的控制可重构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非线性飞控系统在实时参数化模型下的控制可重构性,给出了非线性系统的可重构条件 和伪逆法可重构条件。以自修复飞控系统为例,利用推力矢量进行了方向舵全损故障下的重构研究。仿真结 果表明,对于利用传统操纵面几乎无法重构的系统,利用推力矢量的水平偏转,重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大型工程装备快速变批量生产需求环境下,基于可拓协同制造资源概念,提出了装备可拓制造"超网络"链制造模式,研究了可拓制造能力单元的RKCQ流模型,构建了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的参考模型与组建过程模型,并指出使能技术框架体系,可拓制造"超网络"链模式提出的目的在于为大型工程装备制造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提供制造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8):158-167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based three-dimensional beam tracking method to solve the beam tracking problems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ith obstacles i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 proposed beam tracking method can not only regulate th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to achieve the beam tracking of the obstructed communications, but also optimiz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communication. Firstly, a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is proposed, which can correlate the transmission signals by adjusting the phase-shift matrix. Meanwhile, a new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which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one is the channel between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th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the other is the channel between th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and the ground base station. Note that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s can be optimized by adjusting the phase shift of each uniform linear array on th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Then, a new beam tracking method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ith obstructed communications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By proposing the mixed genetic algorithm,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the azimuth and elevation angles is improved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eam tracking. Finally, the simulation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beam tracking method with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相似文献   

12.
可重组机器人的研究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新兴分支 ,可重组机器人教学模型的建立 ,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中 ,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 ,通过对可重组机器人的不同组合方式、工作空间和轨迹规划等方面的分析 ,给出了一个具有三个自由度的可重组机器手教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以及软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和变结构控制理论,针对飞行状态的时间尺度差异,构造了可进行角速率重构的内环变结构重构控制系统以及可进行角度重构的外环变结构重构控制系统;同时考虑操纵面偏转角度饱和及偏转速率饱和对系统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变结构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对自修复飞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可重构飞控系统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一些重构控制方法的特点,并对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针对已进行了的可重构飞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评价;指出了未来可重构飞控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多操纵面飞机的重构控制,提高飞机飞行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多操纵面重构控制策略.针对操纵面卡死、松浮、损伤等典型故障情况,推导了相应的重构分配器,通过基于线性规划的直接分配方法来实现在操纵面故障下的重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处理典型操纵面故障,发生故障时仍能快速跟踪控制指令,保证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先进重构飞行控制技术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晖 《飞行力学》2001,19(4):11-14
重构飞行控制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容错飞行控制技术,它使飞控系统具有适应未知故障和损伤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安全性和任务效能。先进重构飞行控制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自适应的能力,而不再依赖故障诊断和隔离(FDI)系统,因而促进了鲁棒控制、智能控制和逢适应控制技术在该领域的交叉和融合。首先回顾了重构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给出了几种先进重构控制方法,并总结了先进重构飞行控制技术的主要技术优势,最后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伺服系统在负载变动下得到优良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电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构建的非线性可调重构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重构,并根据收敛之后的重构模型参数,完成电机关键机械参数的准确辨识。其中,全维观测器用来获得电机负载转矩状态观测量,与输入电磁转矩一同作为所构建的自适应机构的输入参数;当可调重构系统的输出与实际系统的输出为无差收敛时,实现对实际系统的重构。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对模型中预设的不同转动惯量进行准确的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