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某型主燃油泵调节器起动副油路压力低故障,从发动机控制计划和该型主燃油泵调节器工作原理入手,分析导致副油路压力低的相关结构,逐层逐级定位,最终确定固定压板高度差为故障原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成功排除故障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此类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外场多次出现的某型发动机主燃油泵调节器半程加速工作时间不稳定的故障 ,根据延迟器工作原理对故障现象及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提出了解决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主燃油泵调节器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排除某型发动机磁力密封装置的漏油故障,采用了稳磁工艺,改进了O型橡胶圈的设计,增加了耐磨涂层,并进一步改进了飞附输出轴的结构。经试验验证,排故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飞机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漏油故障进行分析,查找漏油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开展此类故障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和分析了主燃油泵调节器常见污染物的分类、污染物来源、危害及污染故障特点等,结合修理实际,制订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切实保证修理过程中的清洁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飞机主起落架密封部位漏油故障,通过对起落架构造、工作原理及静强度进行分析,掌握其活塞杆的受力位置以及受力的方向,查找漏油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品种小批量是航空附件厂的生产特点,因此,生产线上在更换产品时如何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一直是生产管理和技术改进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厂在试制“斯贝”发动机主燃油泵(柱塞泵)时,使用了英国露卡斯(Lucas)公司的气动液压装配夹具,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对今后改进我们的工装设计以适应航空附件厂的生产特点,很有启发。本文就是将这种夹具与原夹具做一对比性介绍。航空发动机燃油泵的装配和分解,我厂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波音737NG飞机燃油系统中燃油盖板漏油、燃油泵低压灯亮等常见故障,并对系统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故障隔离步骤的先后顺序,提出对应的快速处置方案,以便实际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处置而不偏离手册规定,达到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行目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供回油系统的组成、加力燃油泵工作原理和应急放油附件工作原理,对主燃油泵调节器进口燃油温度高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为排故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0.
阀门插板卡死故障导致电动燃油开关故障,最终引起主动燃油系统的高压燃油泵因干烧而烧毁。结合数据分析、故障件检查、电路分析,最终将故障定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故障解决措施,为产品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高压燃料涡轮泵的故障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高压燃料涡轮泵(HPFTP)的故障模式作了归纳总结,深入分析了HPFTP关键部件故障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研究表明:①SSME的HPFTP故障模式与一次性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液氢涡轮泵、航空燃气涡轮的故障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②影响HPFTP寿命的重要故障模式是涡轮叶片的断裂与热防护装置的热机械疲劳故障;涡轮叶片的断裂主要由高温蠕变效应与高速旋转离心力所引起.HPFTP启动、关机瞬态效应对涡轮叶片的影响也很严重,在涡轮叶片寿命预估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③HPFTP次同步振动问题是SSME HPFTP设计初期面临的一个重要故障模式,主要由轴承与泵级间密封引起的;④启动隔离密封这类HPFTP专有密封件的故障模式也是HPFTP故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射流泵应用于主燃油控制系统中,用以提高齿轮泵入口压力,降低齿轮泵提取功率,从而达到降低系统燃油温度的目的。基于主燃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某型主燃油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与系统仿真结果的对比,确认了射流泵的实际温升控制效果及系统仿真模型的置信度,为射流泵的优化提供了指导和设计依据。优化结果表明:射流泵喷嘴直径是决定射流泵效率及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参数;优化后的射流泵温升控制效果更佳且能保证优良的系统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3.
可磨耗封严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磨耗封严涂层是一种重要的热喷涂涂层,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对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进而提升发动机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可磨耗封严涂层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可磨耗封严涂层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涡扇发动机燃油综合控制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某涡扇发动机气动热力学模型和该型发动机综合电子调节器、主燃油泵调节器的实验室工作环境。发动机数学模型运行在计算机上,通过VXI总线技术,将其与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实物连接,组建了某涡扇发动机燃油综合控制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对该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能有效地对该型发动机燃油进行静态和动态控制,为开展发动机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系统研究和先进控制理论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在试飞过程中连续出现多起滑油箱油位异常下降情况,对滑油系统进行排查分析,确认为由滑油泵皮碗裂纹引起的。经对皮碗故障件进行复查、断口分析、设计复查等工作,确定了皮碗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滑油泵级间壳体上通油孔与增压泵出口相连,使得皮碗封严压力过大,为导致皮碗裂纹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泵轴与皮碗装配过盈量大促进了皮碗裂纹故障萌生和扩展。通过对滑油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降低皮碗承载油压和摩擦力,提高皮碗密封性能和寿命,从而有效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的一种新型主燃油泵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航空发动机对主燃油泵的新要求,阐述了满足这些要求的一种离心一高压变流量旋涡组合泵的选型理由,着重论述了确定离心泵式燃油增压泵设计流量的新思路和调节离心泵流量的结构原理,简要介绍了旋涡泵及其协同工作,最后通过与已广泛采用的离心-齿轮组合泵的性能比较,阐释了这种离心-高压变流量旋涡组合泵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迷宫螺旋泵和密封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毅征  罗进  韩国军 《航空学报》1991,12(8):323-331
 对迷宫螺旋体内的流动提出了若干假定;建立了流动模型;简化了Navior-Stokes方程和连续方程。选用轴及套筒上两组斜交螺纹所围成的蜂窝状空间作为计算区。在计算区内截取两组沿螺纹方向的斜交截面,采用涡量流函数法求出截面上的平面流动解。根据两组截面交线上速度唯一的条件,用一组平面解的已知速度作为给定数据输给另一组平面求出其平面解。如此将两组平面解交替迭代,最后得到的收敛值即该区的空间流动解。将所有蜂窝体内的压力和流量综合起来,就得到迷宫螺旋体的泵特性和密封特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替代燃料的航空燃油泵内部空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以国产大庆RP-3航空煤油为流动介质的航空燃油泵内部空化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温低压环境下航空燃油泵内部的空化流动.针对航空煤油这种成分复杂的介质,引入替代燃料的概念,选择摩尔分数为74.5%的正十二烷、10%的甲基环已烷、10%的甲苯和5.5%的辛烷构成的四组分替代燃料模拟大庆RP-3航空煤油.计算中采用基于旋转修正的k-ε湍流模型以及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基于实验结果对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替代燃料和旋转修正的k-ε湍流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航空燃油泵的空化特性;忽略大庆RP-3航空煤油空化热力学效应,温度对航空燃油泵空化性能有一定影响,在80℃工况下,航空燃油泵空化性能较差;转速对航空燃油泵空化性能影响较大,航空燃油泵在转速为10000r/min工况下空化比转速最大,空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发动机在地面试车时发生的应急放油失效故障,通过分析故障现象、详细阐述应急放油系统工作原理及剖析故障机理,制定了排故流程。结合排故流程,列举应急放油附件电磁阀、电气系统、加力燃油泵故障3种故障原因,通过对3种故障原因逐条分析和排查,确定为加力燃油泵故障导致应急放油失效。更换加力燃油泵后进行试车验证,结果表明:发动机工作参数正常,应急放油功能正常,故障排除。总结得出类似加力燃油泵故障的快速判断方法,为后续故障的排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丁灿  阮健 《航空学报》2019,40(5):422730-422730
提出一种新型的二维燃油泵,说明了其诸多优点。为研究其结构性流量脉动,利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二维燃油泵的仿真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齿轮泵与轴向柱塞泵的对比,说明了轴向柱塞泵在燃油系统应用中的优势。针对轴向柱塞泵中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提出了能避免这些缺陷的二维燃油泵。通过解释二维燃油泵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说明了二维燃油泵的优势,包括结构力平衡、工作效率高、无直接的滑动摩擦副和无结构性流量脉动等。为了解释无结构性流量脉动这一优点,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验证了二维燃油泵具有无结构性流量脉动这一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