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机应急撤离及救生系统是在飞机出现意外等紧急情况下能使旅客快速撤离飞机、挽救乘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系统,它包括迫降陆地后的应急撤离设备、追降水面上的水上救生没备以及必要的医疗救治设施。通过分析当代民机应急撤离及救生系统设备的配置情况,从适航要求方面分析民用飞机在几种救生模式下应急撤离及救生系统的配置需求。  相似文献   

2.
民机乘员的应急撤离是人-机-环境多系统耦合作用过程,涉及人员行为、客舱环境、灾害情况等复 杂因素,客舱布局、人员属性、应急措施等均对应急撤离过程及结果有显著影响。由于应急撤离与民机安全性 直接相关,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规定44座以上的民用飞机需进行全尺寸应急撤离适航符合性演示试验,要求 在指定环境条件下于90s内完成撤离过程。本文梳理了适航标准对民机应急撤离的要求,对应急撤离实验研 究方法和数值仿真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未来民机安全设计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应急撤离问题研 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民机应急撤离过程仿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机的应急撤离是一个涉及时间短、人员多、环境状态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乘员逃生过程。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民机应急撤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和总结了现有民机应急撤离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应急撤离仿真可以较真实的模拟实际撤离过程,可以作为民机初步设计阶段的一种评估手段。应急撤离仿真后续深化的主要方向应集中在撤离的人群运动规律模拟、耦合因素影响机理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的定量化研究上,并为民机应急撤离仿真提供更为准确的撤离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大型飞机应急撤离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二维仿真,得到撤离路径,再结合数字化平台Delmia上建立的大型飞机客舱三维可视化仿真环境,进行飞机应急撤离的三维可视化仿真。通过仿真可以对飞机应急撤离的时间、撤离行为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型飞机总体初期方案设计中的应急撤离过程的评估和结构布局优化工作以及适航符合性研究具有周期短、费用低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用飞机应急撤离滑梯是在飞机出现意外情况而需紧急着陆的情况下,确保乘员安全快速撤离飞机的重要系统.滑梯系统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民用飞机不可缺少的关键系统.国内研制的飞机只有某支线飞机装有滑梯系统,对于大型客机,由于飞机比较高,登机门、翼上应急门离地面高度较高,而且乘客人数也较多,其应急撤离滑梯系统的设计是个新课...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长期驻留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期间,当发生影响驻留安全的故障且决策应急撤离时,需进行应急撤离任务规划,合理安排撤离期间各飞行事件执行时机,以保障航天员安全及时撤离。为此,首先在对应急撤离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撤离期间分离点选取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并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解满足条件的分离点;其次以求解的分离点为基准,对分离前后飞行事件进行人工规划;最后,以测控区内发生载人环境异常故障,地面决策应急撤离为例进行规划,实现了撤离项目和撤离时间的量化。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能够在应急撤离允许处置时间内完成撤离,且分离前后各事件满足约束条件,测控等待时长较短,能实现航天员在应急情况下安全撤离。  相似文献   

7.
客舱安全直接影响飞机的整体安全水平。通过分析民机客舱安全定义及内涵,将客舱安全归纳为客舱安全设计和客舱安全管理两大类。根据适航条款,对客舱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基于动态客舱应急撤离实验环境,通过实验验证了应急出口打开时间、应急出口撤离率、乘务员职责等保障措施。实验表明,翼上Ⅲ型应急出口的平均撤离速率为1.12人/s,平均人流量为1.21s/人,与FAA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前登机门(C型)的平均撤离速率为0.41人/s,平均人流量为2.27s/人,与FAA差异较大,原因在于FAA试验没有配置充气滑梯。客舱离地较高,参试人员在滑梯处的犹豫和不正确的跳下滑梯姿势是影响出口撤离率和滑梯平均人流量的主要因素。乘务员对应急撤离起着重要的作用,舱内烟雾对应急撤离有一定影响,面罩脱落基本上不影响人员的撤离。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民机研制的发展,回顾了国内外对应急撤离试验仿真模型的研究,对应急撤离试验仿真模型建立方法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民机应急撤离试验仿真模型,后续对仿真模型进一步完善后,仿真结果可以为飞机顶层设计提供概念和方法指导,降低地面验证试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广西南宁的莫炳添问:客机在紧急迫降后,是先关发动机后再疏散人员吗?关发动机会不会影响逃生时间?答:客机在紧急迫降后,必须先关发动机后再疏散人员,即使发动机因故障已经停机或损坏的情况下,也要执行关车程序中止点火及切断油路。因为紧急撤离时,如果发动机还处于运行状态,很有可能因其巨大的吸力将人员吸入发动机而造成不必要的牺牲。况且紧急迫降中极可能伴随有机体、发动机等设备损坏而造成燃油泄漏,稍遇火星后很可能在人员还未完全撤离到安全区时导致飞机爆炸的严重事故。逃生时间通常定义为从机长宣布紧急撤离开始到机上人员全部撤离  相似文献   

10.
在飞机应急撤离的仿真模拟中,国内多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疏散的人群,该模型计算较快,但把 疏散者视为同样的粒子,忽略了个体差异,因此与实际撤离情况存在差异。采用智能体模型,建立个人的行为 规则;采用适合飞机应急撤离的 A* 算法选择估值函数,建立人物模型,针对波音737灢700飞机客舱进行应急撤 离过程的仿真模拟,并与前人实验结果和权威软件airEXODUS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 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更接近真实疏散情况。  相似文献   

11.
依照CCAR25部的要求并结合某型飞机座舱布局,利用DELMIA系统建立了三维疏散模型并实现了可视化过程仿真,通过对人员疏散行为直观分析并结合人机功效评估,对疏散行为规范、辅助疏散设备和飞机座舱布局以及疏散方案等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真实疏散过程中的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仿真过程与实际情况相似,方法可广泛用于人员应急疏散过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适航符合性的翼身融合布局客机客舱布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适航符合性,结合结构空间限制,从过道宽度、最大并排座椅数、应急出口布置、应急撤离、乘务员座椅布置、洗手间和厨房布置等方面,对某翼身融合布局客机方案的客舱布置开展设计,得到了382座典型两舱布置方案,该方案具有2对机头A型出口和4个机腹A型出口,4条纵向通道和5条横向通道。该布局可以满足适航标准对过道宽度、最大并排座椅数、应急出口类型、应急出口均布性、应急出口通路、乘务员数量、乘务员视界等相关要求。通过与座级相当的常规客机对比,该布局纵向和垂向空间舒适性较高,公务舱座椅排距约多出58%,靠近舱室壁板的乘客头部空间约多出4%~18%;但横向空间舒适性稍差。通过应急撤离仿真系统分析,该布局满足"90 s应急撤离"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型民用飞机应急撤离模型与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张炜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2):40-42,45
在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行人流模型基础上,解决了飞机疏散模型中的元胞严重冲突问题,实现了模型元胞速度动态可变和对不同出口的流量控制,针对多出口状态下准确地模拟绕过复杂障碍物等要求,建立了基于大型飞机环境特点约束的网格吸引力概率模型,并通过应用某型飞机客舱布局作为算例进行了乘客应急疏散的过程模拟。最后在DELMIA平台下对人员的疏散行为进行建模并实现三维演示验证,模型的仿真过程接近真实情况,仿真结果和现有疏散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应急照明系统用于为机上人员的应急撤离提供照明,当飞机电源失效后自动开启。因此,应急照明的触发时机及方式将直接影响机上人员应急撤离的效率。目前,民用飞机一般都用应急照明电源充电线路的掉电来触发应急照明,该触发方式限制了应急照明的开启时间,对适航取证存在风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急照明触发电路设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控制逻辑。该应急照明触发电路设计可显著降低适航取证的风险和飞机的研发成本,为民用飞机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输类飞机的应急撤离演示试验是通过型号合格审定的重要试验环节,试验涉及人员多,适航审定检查项目和种类繁杂。通过对运输类飞机应急撤离相关适航要求及其咨询通告等文件进行系统地分析,制定出更合理的试验方案;针对飞机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全过程,从前期准备、机上检查、试验中以及试验后四方面开展研究,明确适航审定的基本流程,总结适航审定要素和具体的验证方法,以支持和保障应急撤离试验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适航规章对民用航空器提出了应具备应急撤离的能力,明确了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要求。针对民用航空器应急撤离的验证,当前普遍采用地面演示试验的符合性方法,传统的地面演示试验存在着试验开展安全保障难度大、成本高、对设备场地依赖强等局限性。而随着VR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根据航空器应急撤离对应的适航条款,梳理了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要求,分析了VR技术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的可行性和优点,研究了民用航空器应急撤离演示试验、航空器数字建模以及VR的技术特点等方面,提出了VR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时适航审定的主要审查内容、重点关注要素和技术审查要点,为建立VR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的适航审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