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人们很少谈起水星,是因为对于同是内行星的金星来说,它所扮演的角色是那么不显眼.众所周知,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公转轨道半径只有0.378个天文单位,故常被淹没在太阳光辉中不为人所见.  相似文献   

2.
水星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它距离太阳最近,旋转最快:它不但非常炎热,而且也非常寒冷.在另一方面,水星也是特殊的,迄今为止,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不被人注意的内行星.已经有几艘空间探测器飞过了遥远的木星和土星,而我们最近的邻星—水星,只接待了一位地球来访者.无可否认.甚至对太空最热心的人来说,水星的气候也未必引人入胜.然而水星的重要性在于,其表面特征难以形容,充满铁的内核显得稀奇古怪.水星的内核比月球的内核更像地球.  相似文献   

3.
金石 《飞碟探索》2007,(12):12-13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从地球表面往天上看,水星离太阳最大的角距只有28°.中国古代把30°称为一"辰",所以又将水星称为辰星,并把它列为五大行星.由于水星与太阳的角距小,在天空中出现在太阳的附近,白天太阳光很强时人们无法看到水星,只能在黎明时刚刚发白的天际或黄昏时太阳掩映的余晖中寻觅到它的身影.水星其实很亮,与夜空中最亮的天狼星不相上下,但与太阳的余晖相比,仍显暗淡无光.  相似文献   

4.
高温水星有水吗水星是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自转周期与它围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相一致,因此水星对太阳就像月球对地球一样,总是以一面朝向太阳。在这一面上,全年白昼无夜,同时由于水星上几乎没有大气,炽热的阳光直射裸露的水星表面,所以温度很高,其赤道附近温度高达400℃,所以叫水星就显得有点儿名不符实了。与此相反,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水星背面,永远是长夜无昼,酷寒难熬,冷到-162℃。在这种环境下自然没有生命存活。  相似文献   

5.
张桀 《太空探索》2004,(9):18-21
在太阳系的众行星中,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白天,水星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绝对温标700K(427℃)以上。因为水星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在水星上真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一昼夜长达176天。因为相对太阳的这种缓慢的转动,太阳在天空中几乎是不动的.因此水星的表面长时间的受太阳光炙烤。所以说.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上存在冰的可能性该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6.
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水星的名字来源于神话中的罗马使者墨丘利(Mercury).他是为众神传信并且掌管苘业、道路等的神,水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但是我们了解却最少的类地行星。它距太阳5800万千米,最亮时目视星等达-1.9等.但正是由于它离太阳太近了,只在黎明或白天的天空出现,因此在太阳的光芒下观测水星是件很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7.
<正>水星地质结构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一颗行星,被太阳烤的很热,所以它是一个大铁球。水星表面有一层很薄的矿物质壳。在壳下面是一层不太厚的岩石层,称作幔。水星的幔很可能温度非常高,以至于融化了部分岩石,但是科学家对此并不确定。在幔下面,也即水星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铁核。尽管地球比水星大很多,但水星的核心所占水星内部的比例远高于地球的核心。一些科学家认为水星核心  相似文献   

8.
金星是处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1颗行星。自古以来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太白金星”或“太白星”。除了太阳和月球以外,它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最为明亮的天体。 逆向自转的行星 从距离大小来说,金星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两者围绕太阳运动处于最近位置时仅仅相差0.277个天文单  相似文献   

9.
水星大写真     
难得一见的水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仅为5791万千米。因此,从地球上看去,水星总是被淹没在太阳的光芒下,很难见其身影。只有在即将日出前的东方天空或刚刚日落后的西方天空才有可能看到它。但即使在这种时候,水星也常常因为太接近太阳而无法看到,而且日出前日落后的天空太亮,水星很容易被忽略掉。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06,(2):56-56
细长的新月及漫游的水星,就在日落的西方的天空,周围相伴沿着法国里维埃拉河岸的灯光.天文学家杰克在2005年3月11日,当月亮与水星距离不到3°,拍下这个美景.当然,月相新月的出现位置通常是在接近水平的方向,也是水星经常出没的地方,水星伴随着太阳,所以这时比较容易看到它.接下来几天可能就难看到水星,因为太阳系的内行星,在夜空中呆的时间不长.过几天,蜡黄颜色的月亮将又和另一颗明亮的行星--土星会合在天空中.  相似文献   

11.
<正>水星的命名几千年前,人们观察到在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似乎总是跟随着太阳。此"星星"在日出之前可以在低空中看到并在日落后才能再次看到。一些人认为他们在早上看到的和在傍晚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物体。后来,古希腊人发现这两颗"星星"实际上就是同一颗星星,即水星。因为水星从一个晚上到下一个晚上似乎在天空中运动的非常快,所以罗马人用长着翅膀的敏捷信使神的名字"Mercury"来命名水星。在神话中,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12,(6):27
2012年4月,水星运行到西侧离太阳最远的位置,和太阳的最大视距约为27°,而且有月底的眉月相伴。它们一同出现在清晨的天空中,一同往陡峭的黄道面攀升。在这张取景佳妙的时序影像里,月亮和水星悬在澳洲昆士兰省布里斯本市灯火的上方。右侧是水星,它和月亮相隔8°。  相似文献   

13.
陈丹 《太空探索》2003,(9):45-47
什么是水星凌日 水星凌日是水量投影到日面上的天文现象。与日月食相似,这也是一种交食现象,只是由于 水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水星凌日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这幅呈现 完整水星凌日过程的时序影像,是今年5月7日一位比利时天文爱好者在自家阳台上拍摄的。  相似文献   

14.
正1概述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由于向水星转移需要非常大的速度增量且水星几乎没有大气,进行水星环绕和着陆任务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水星表面温差极大,其宜居性差且探测难度较大。因此,人类过去探测水星的热情并不高。目前,仅有水手-10(Mariner-10)和"信使"(MESSENGER)探测器进行过水星探测,欧日联合探测任务"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则正在飞行途中。然而,水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11):32-35
信使号证实水星真有水尽管暴露在太阳炙热的光芒下,作为太阳系最内侧的行星,微小的水星却很可能是大量冰原的家。20年前,来自地球的雷达观测显示,在水星极地附近存在一些高反射的小型区域,这意味着冰的存在。如今,于今年3月便  相似文献   

16.
9月15日,阿里安航天公司宣布拿到了欧洲和日本合作研制的“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的发射合同。发射将在2014年7月采用阿里安5ECA型火箭进行。“贝皮’科伦布”重4.4吨,由两个轨道器组成,其中欧空局负责提供“水星行星轨道器”,而日本宇宙探索局则负责“水星磁层轨道器”。探测器采用太阳能推进,将用6年时间飞往水星,其间将飞越地球、金星和水星本身,以借助其引力飞行。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令人迷惑不解的行星之一,但人类对它的探测很少,主要是因为那里太阳辐射很重,探测器防护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7.
谢懿 《太空探索》2012,(7):43-45
怎么样才能造一艘飞船,让它能够经受得住比在地球轨道上强10多倍的太阳光照,忍受得了足以让铅熔化的高温?回望2000年底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被选中之时,没有人确切知道答案。对于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BepiColombo),欧洲空间局(ESA)不仅必须拓展了已有设计标准的极限,还不得不研发新的设计思路。去往水星本身就是一个大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高效电推进系统,它要能够输出进入轨道所需的数万个小时的推力。  相似文献   

18.
闻新  陆信乾 《太空探索》2014,(11):60-61
<正>金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金星是太阳系的第二个行星,轨道位于地球与水星的轨道之间。与火星轨道比较,金星轨道更靠近地球轨道。金星是环绕太阳运转的内行星,大约每19个月,金星会接近地球一次。最近时,距离地球大约3800万千米。最远时,距离地球大约26000万千米。平均而言,金星轨道距离太阳大约10800万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了4200万千米,比水星距离太阳远了50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欧空局将探测水星 在太阳系的内行星中,水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一颗,而认识不了水星,科学家们也就很难说他们已真正了解了地球自身的起源和演化。由于水星的运行轨道离太阳很近,所以很难从远处对其进行观测,探测器也不易接近它。因此,25年前“水手”10号飞越它时提出的一些重大疑问迄今仍未能得到解答。今年9月,欧洲空间局对今后10多年的行星探索和空间科学任务方案提出建议,计划于2009年发射水星轨道器和着陆器对水星做全面研究,包括拍摄其全球图像和在其极区不见阳光的陨石坑内寻找冰。 该探测器将由主轨道器、磁层  相似文献   

20.
<正>水星探测即使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水星这颗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依旧是个神秘的星球,每年只有在特定的日子,人们才能够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很短时间内观测到它,只知道它很小,并计算出了它的公转周期。20世纪60年代,通过雷达探测技术得到了水星的自转周期,但也仅此而已。要想得到更多关于水星的信息,就必须去接近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