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多弧离子镀的方法在成都威特电喷公司柱塞零件表面沉积TiN膜层。试采用合适的工艺,TiN膜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膜一基结合力和耐磨性,制备的膜层连续、光滑、组织致密、膜层厚度均匀。膜层的相结构中为单一的TiN相结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化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凡需硬质阳极氧化的铝及铝合金零件,首先进行普通阳极氧化处理,在不改变其零件与夹具接触点和重新装夹的条件下,在所形成的普通阳极氧化膜层的基础上,再进行硬质阳极化加工的方法,称之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金属铍表面制备TiN厚膜.利用扫描电镜对TiN厚膜的形貌、成分进行研究;探讨了多弧离子镀制备的TiN厚膜的失效机理,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金属铍表面镀制TiN厚膜结合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AZ91表面弧辉等离子沉积TiN/CrN薄膜的摩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低的弹性模量、减震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低劣的耐磨性导致镁合金限制于制造静载零件.为改进其耐磨性,采用弧辉等离子沉积的新工艺在镁合金AZ91表面涂覆TiN/CrN多层薄膜.薄膜由12层TiN和CrN交替沉积而成,总厚度为2 μm.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辉光放电光谱(GDS)分析涂层的成分和微观结构.采用球盘磨损试验测试摩擦系数,并计算出比磨损率.结果表明,与未处理试样相比摩擦系数增大,但磨损率急剧下降.薄膜的表面硬度超过HK0.011433.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某种结构齿条齿条齿底低于零件回转中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经过对几种加工方案对比,优化了工艺路线、加工参数及合理的装夹方式,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减小了零件变形,稳定了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模块化柔性工装现状和钣金零件的工艺分析,结合钣金零件曲面复杂、易变形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钣金零件切割用的柔性夹具。利用一种具有定位功能随动负压吸盘的点阵分布,对钣金零件在标准夹具上进行6点定位和超6点定位。同时对柔性标准夹具进行模块化组合,满足不同尺寸钣金零件的装夹要求,解决了飞机和汽车生产中钣金零件制造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中,加工人员通常根据工艺规程完成零件的加工装夹,缺乏专门的加工装夹过程指导性文件,易导致装夹信息表达不直观,产生工件和夹具错装、漏装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cnomatix和3D PDF技术的零件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3D PDF开发了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模板,并基于Tecnomatix开发了零件加工工艺信息生成模块,然后将加工工艺信息生成模块产生的XML文档和Tecnomatix生成的装夹过程动画导入到可视化模板中,最终生成零件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可实现二维信息与三维装夹动画的实时交互响应,提高零件加工装夹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伺服阀的制造中经常遇到弹性合金零件和弹性材料铍青铜零件利用钎焊方法连接在一起,对于含铬元素的弹性合金和含铍元素的铜合金钎焊,特别是低温钎焊却是相当困难的,这是由于零件表面存在着坚固、致密的氧化铬膜和氧化铍膜.要想获得高强度的焊缝必须在钎焊中利用机械的、化学的或其它的方法除去零件表面的氧化膜.即使在钎焊以前除去了氧化膜,但在钎焊过程中由于加热零件表面又生成了一层氧化膜,同样会影响钎焊质量.我所生产的伺服阀中的位置反馈杆组件,是由位置反馈杆(材料为3J_1)与安装座(材料为QBe2)组焊而成.该组件是伺服阀中的重要部件.曾直接用烙铁钎焊未达到设计要求,后改用电子束焊,虽然满足了设计要求,但造价太高.为了既简便又可靠地解决上述材料的低温钎焊问题,提出了将反馈杆和安装座两种零件进行活化一镀覆处理后再进行低温钎焊的工艺方法,经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机载设备支架零件为例,研究一种提升航空薄壁类零件加工质量的措施方法。通过受力分析,结合零件的特点,提出采用粘接装夹代替传统机械装夹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加工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提升航空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提供了一种方法或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支架类零件刚性差、装夹与加工过程中易变形的问题,以某型机载光电探测系统中上支架零件为例,提出了三种支架类弱刚性零件的装夹方法,提升支架类零件的加工质量,为其他支架类零件的装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装夹规划中确定工件定位基准的神经网络决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联语  谷强  汪叔淳 《航空学报》2001,22(2):130-134
以量化数值形式表示与工件定位装夹相关的特征向量信息 ,利用 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能力来获取装夹定位知识 ,模拟有经验工艺人员的形象思维 ,进行并行推理 ,从而产生可行的工件定位基准方案。算例表明 ,该方法能够提高对工艺性要求高、结构复杂零件的非线性处理能力 ,以及推理过程中的容错能力 ,是一种确定工件定位基准的有效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微小薄板类零件装夹定位困难、毛刺去除难度大的工艺特点,提出"压板压装坯料+微型夹具固定零件"的微型组合装夹方法,设计三件套微型组合夹具,并提出一种毛刺转移方法,有效解决了微小薄板类零件的装夹及去毛刺难题,提高了微小薄板类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圆锥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通过其扫描机构的旋转获得地平穿越信息,来进行卫星对地姿态测量。扫描电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BLDCM),电机转速的波动性会影响圆锥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的精度。与传统电机控制电路进行对比,采用了基于FPGA的无刷直流电机恒速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双路PID控制算法。通过仿真和实验,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电机转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控制,抑制了电机转速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太阳能帆板驱动系统用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设计和仿真方法,采用该方法得到了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最佳齿形和结构数据.提出了一种等效二维有限元模型,将三维磁路转化为平面磁路,该模型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同时对计算机的要求较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的齿宽齿距比、齿宽齿高比和常用的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得出该电机的最优方案;同时,对混合式步进电机定转子不同齿距的结构进行仿真,得出其性能指标,分析不同情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坐标测量机是快速自动测量设备,其装夹工件环节产生的准备时间对测量效率的影响远比手动量仪大.因此在批量轮番生产方式下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测量准备时间,对提高产品检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压马达半球轴承成批轮番生产检测的任务特点,在分析检测流程、零件结构以及测量机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孔系基础板及专用定位、支承、紧固件组成的半球轴承批量检测夹具,实现了工件离线快速装夹、缩短了测量准备时间.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侯波  何宇廷  崔荣洪  张腾  高潮 《航空学报》2014,35(3):878-884
针对飞机金属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裂纹实时监测需求,提出一种Ti/TiN导电薄膜与电位监测原理相结合的结构裂纹监测研究方案。首先,通过真空离子镀膜技术在结构易于出现裂纹的部位制备了Ti/TiN薄膜传感器。然后,进行了传感器膜层与2A12-T4铝合金基体的损伤一致性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与基体具有良好的损伤一致性。最后,进行了两组基于Ti/TiN薄膜传感器的裂纹监测试验,主要研究结构裂纹与传感器电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两组电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分析Ti/TiN薄膜传感器电位的变化可以实现对2A12-T4铝合金结构裂纹萌生和扩展进行实时监测,两组试验的电位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喷嘴类零件精密磨削的工艺难点,分别对喷嘴类零件的材料特点、加工精度、表面及特殊工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零件结构优化磨削工艺次序及切削方式,合理选择工艺基准及顶紧力,研制专用装夹工装及修整砂轮外形。结果表明这些磨削工艺方法能够满足喷嘴类零件精密磨削的加工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离子注入、沉积、动态混合注入沉积工艺,在硅基体上制备TiN膜层.用纳米划痕法检测成膜质量,用扫描电镜观察划痕形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混合离子注入沉积工艺对提高膜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叶片作为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的叶片加工采用三维数字化模型设计,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使用坐标测量机检测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数控机床和计量测试单位间进行零件周转,导致零件需要重复装夹定位和对刀,容易产生定位误差和叶片变形,造成超差和报废,使叶片的制造周期变长,采用在机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大批量数控加工的航空结构件生产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工干预环节集中化、数控加工过程自动化的理念,探索利用矩阵式数控加工进行多零件同时生产的应用方案。多零件集中装夹,通过系统自动读入每个零件的加工原点,自动调用零件的加工程序,完成相同(或不同)零件数控加工,在充分利用机床工作台面的同时,解决了批量生产过程中零件频繁装夹、找正、换刀和频繁调用加工程序的难题,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