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压力温度组合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和温度组合畸变对某涡轮风扇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表明,组合畸变中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的相对大小,决定了组合畸变对风扇或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压力畸变强度较大的组合畸变,对风扇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组合影响系数表示发动机抗组合畸变的能力以及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组合影响系数大于0时,相互影响加强,反之相互影响减弱。组合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单独影响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进口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是影响发动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进口温度畸变对某新型涡轮风扇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该发动机的温升率阈值和温升阈值。分析了畸变在发动机流道中的发展情况,同时给出了温度畸变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推力和耗油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有效的畸变传递模型,就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温度畸变在发动机系统中的传递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发动机进口空间温度畸变,发动机稳定裕度损失更多地取决于畸变强度而非周向范围:向对于与时间相关的温度畸变,发动机进口温升率比周向范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顺洲  胡骏 《航空动力学报》2006,21(6):1085-1091
压力和温度组合畸变对某涡轮风扇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表明,该发动机的进口临界压力畸变强度和临界温度畸变强度分别为8.82%和8.60%,风扇的压力畸变敏感系数为2.608,高压压气机的温度畸变敏感系数为2.442.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的相对大小,决定了组合畸变对风扇或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压力畸变的相对最大强度峰值出现在风扇截面时,风扇首先失稳,反之则高压压气机首先失稳.组合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单独影响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胡主根 《洪都科技》1999,(4):1-5,12
重点研究稳态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工作的影响。温度畸变分为周向温度畸变和径向温度畸变两种情况。温度畸变将使发动机喘振裕度降低。情况严重时可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或发动机熄火,从而危及飞行安全。本文半给出进气道温度畸变和稳定性因子的确定方法,作为进气道/发动机匹配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叶巍  乔渭阳  侯敏杰 《推进技术》2008,29(6):677-680
为定量获得某发动机在温度畸变条件下的特性,采用有效的畸变传递模型,就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研究。详细地计算了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讨论了温度畸变作用下该发动机的多种重要特性。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三组温升率均超过了临界温升率,临界高温区范围为180°;温度敏感系数均在统计范围之内,表明该发动机具有较好的抗温度畸变能力。而在上限温度畸变作用下,发动机必须使用防喘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行压气机理论,采用非定常、二维、无黏的积分型欧拉方程,以蒸汽吸入试验中产生的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为边界条件,开展真实进气条件下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对发动机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在保证畸变强度、高温区范围、低压区范围等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对畸变图谱进行规则化等效转换,同时协调温度和压力畸变图谱,使两者可以进行相互叠加计算。结果表明:当周向子发动机数量大于2时,子发动机数量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组合畸变对风扇、压气机压比影响规律与单独的压力畸变相同;与试验的推力损失对比显示,对畸变图谱进行等效规则化转换,可以用于真实组合畸变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尾喷流吸入对发动机进气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折返的尾喷流吸入对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的影响特点,开展了发动机不同状态下的尾喷流吸入地面试验,基于测取的发动机进口温度、压力流场数据,分析了发动机进口流场温度、压力畸变特征和影响进气温度畸变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折返的发动机高温尾喷流吸入会在发动机进口形成明显的温度畸变,此时的发动机进口流场具有温度、压力组合畸变特征;高温尾喷流的吸入会影响发动机进口总压分布,使低压区压力有所升高,总压不均匀性降低;发动机工作状态越高、加力状态保持时间越长,发动机进口形成的温度畸变强度峰值越大;发动机进口温度场的改变滞后于油门杆的动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流场,但尾喷流吸入造成的温升率较小。   相似文献   

9.
温度畸变的形成及对推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温度畸变的形成及国内外因温度畸变导致出现发动机失速和熄火事例,分析了温度畸变对推进系统的影响。表明在军用飞机或民用飞机上都存在温度畸变及其影响的严重性,并指出研究课题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温度畸变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开展某型涡扇发动机与温度畸变发生器的联合畸变试验,确定了发动机各工作状态下的临界热扰动值,获得了该型发动机的温度畸变敏感系数,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发动机温度畸变方法。试验证明,温度畸变发生器的建立是成功的,是全面开展发动机稳定性评定的有力工具,对我国制定航空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规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流场温度畸变对压缩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影响的预估方法 ,其中包括多区平行压气机模型和动态过程预估模型。分析讨论表明 :温度畸变对压气机或发动机影响的预估方法可同样适用于总压畸变和组合畸变。无论是多区平行压气机模型还是动态分析模型均立足于压缩系统的级特性。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需通过一系列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温度畸变发生器的功用及其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畸变发生器是用来模拟飞机武器发射、反推力回流、越过火灾区时在发动机进口产生的温度畸变并研究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其主要功用 :(1)确定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的临界参数 ;(2 )评定发动机上防喘系统的效能及可靠性。温度畸变试验要获得的参数有 :发动机进口相对临界温升与“高温区”范围、温升率关系曲线 ;相对临界温升与温度畸变发生器工作时间的关系曲线。根据上述结果确定不同换算转速的温度畸变敏感系数 ,确定有、无防喘系统时发动机临界进口温升的增量。此外 ,介绍了温度畸变发生器的主要组成、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流量温度畸变发生器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玛  李建中  向立军  刘博强  成本林 《推进技术》2017,38(12):2836-2842
为了研究涡轴发动机温度畸变发生器工作特性,以氢气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依据V型槽稳焰和传焰原理,设计了小流量温度畸变发生器,建立了小流量温度畸变发生器试验平台,针对两种不同结构温度畸变发生器进行了大量试验,获得了温度畸变发生器的总压恢复系数、总压不均匀度、面平均温升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度等工作特性,绘制了温度畸变发生器出口温度畸变图谱。结果表明:温度畸变发生器主要性能参数和出口温度图谱能够满足涡轴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模拟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激盘-滞后-容积”模型,并借助于平行压气机理论,利用数值积分法计算了发动机对进气温度畸/瞬变的响应。重点研究了稳态畸变对喘振工作边界及温度突升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瞬态稳定工作边界;还研究了稳态畸变与温度突升组合情况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国外资料比较,曲线的趋势一致,结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某型发动机对畸变进气响应的流动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黄智涛  廉小纯 《推进技术》2003,24(3):219-221,235
建立了畸变进气下某型双轴发动机高压压气机,扩压器间流动耦合模型,完善了畸变进气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模拟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耦合影响给出的高压压气机出口静压畸变与其总压畸变不仅相位相反,而且随进口总压畸变强度变化而变化。据此所给出的高、低压压气机畸变响应和发动机推力响应特性也与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压力畸变对某型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效的发动机数学模型,就进口流场畸变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研究: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稳态和动态压力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结果;讨论和分析了压力畸变在发动机系统中的传递情况以及发动机压缩部件临界级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报告较详细地介绍了在温度畸变条件下某型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定性的评定试验.试验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地面试车台上进行.热扰动是由安装在发动机进口前的氢燃烧温度畸变发生器产生的.在燃烧区为60°、120°、180°、240°、300°、360°时,发动机低压转子换算转速为60%、80%、95%及两个充填容积的条件下进行了各项试验.试验确定了发动机进口面平均相对临界温升与发动机工况、周向“热区”范围、温升率的关系;比较了发动机稳态与过渡态时面平均相对临界温升的关系;得到了发动机的周向温度畸变敏感系数,最终确定了对发动机稳定工作影响最大的一组温度畸变参数.此外还评定了防喘系统的效能.试验中发现该发动机的失速首先发生在高压压气机.  相似文献   

18.
温度畸变发生器的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温度畸变试验装置设计技术与研制方法,主要设备及设计技术指标,以及用A型涡轮喷气发动机B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调试和对比试验结果。调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畸变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的需求,该装置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可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温度压力组合畸变试验和评定方法【项目编号】2003ZI24001【项目负责人】叶巍【依托单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完成情况简介:本项目研究了温度压力不同方位对临界温升与压力畸变指数的相关性。建立了发动机稳定裕度损失与压力温度畸变的相关方程。摸清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和在发动机系统中的发展特征,可定量地评定进气畸变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压力、温度组合畸变对某发动机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组合畸变的描述参数,详细地计算和分析了组合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讨论和分析了在不同组合相位和畸变强度下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当压力和温度畸变相位完全重合时,压缩系统中将产生最大的稳定裕度损失;如果适当调整压力与温度的组合畸变相位,一种畸变可能削弱另一种畸变,实际上可增加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