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装备维修现状及成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将成组技术应用于装备维修领域,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初步探索了成组技术在装备维修工艺、维修管理和维修信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有关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在生产制造中早有应用。由于它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效果,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苏联、欧洲和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增加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成组技术的经济意义更为显著,尤其是美国,近三、五年来,对成组技术的重视程度急剧增加。本刊以前曾发表了一些有关成组技术的文章,引起不少同志的兴趣,有些单位巳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成组技术是一项值得引起注意的技术。拟在近期陆续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以促进成组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消息与动态     
成组技术座谈会在京召开由部委托三○一所召开的成组技术座谈会于今年九月八日至十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有16个厂所院校及部科技局的同志共27人。会上介绍了国内外、部内外成组技术应用发展的动态,并回顾了我部各单位过去开展成组技术工作的情况和经验教训。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从近十年来国外应用发展的情况来看,成组技术已被公认为是现代生产中的一项重大技术原则,对提高航空工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和快速变换机种的应变能力,尤有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应将其作  相似文献   

4.
编码系统是在开发CAD、CAPP、CAM过程中实施成组技术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满足某企业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一种基于成组技术的简单灵活的装配工装编码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该编码方法在工装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成组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越来越广泛。成组技术与零件的标准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零件的标准化程度是应用成组技术前提。 零件的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原理,对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大小、设计与工艺基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质量要求等制订统一的标准,并把它贯彻到零件设计的全过程中去,减少图样的多样性,增加图样的统一性、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三二○厂最近成立成组技术研究小组,积极搜集、系统学习国内外有关成组技术资料及其机械工业中的应用经验,并结合工厂实际,选择典型零件进行试验,以便取得经验,进行推广。成组技术是一门包括设计、工艺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技术,是企业向科学现代化过渡的一项重要技术组织措施。六十年代初期,三二○厂在成组加工方面就取得一定成绩,积累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成组技术(GT)是一种提高多品种、中小批生产水平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它是将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部件和零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准则进行分类成组,并以这些组为基础组织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的合理化。近十多年来,成组技术与数控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其应用更加广泛,效果也更为显著。在多品种、中小批生产中,实施成组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航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零、部件的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有力地促进了成组技术的发展和成组生产单元、成组生产线的建立。所谓成组技术,就是应用相似性原理组织产品成组设计,使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合理化,将多品种的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指出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接之,用国外的发展实例,说明成组技术是作为有效地利用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加以开发和利用的。而且,在机械制造行业新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总是首先开发成组技术。然后,用大量实例分析了成组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并指出航空机载设备行业特别适合于采用成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成组技术研究会是研究成组技术的全国性组织,隶属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加工学会生产系统学组。成组技术研究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年十二月在北京举行。一、三、五、六、八机部、  相似文献   

11.
实施成组技术是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成组技术与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而取得了更加显著的经济效果,并成了实现制造系统现代化的基础,因而越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成组技术时,要将大量有关零件特征的信息存入计算机进行检索、运算和处理,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对零件的分类编码。因此,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企业实施成组技术时,进行零件排序、分组、检索、建立生产单  相似文献   

12.
成组技术作为解决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企业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已越来越为国内外的实践所证实。本文扼要论述了实施成组技术对于简化物料流程的现实性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成组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阐述了成组技术与科技档案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产品图样隶属编号和成组技术分类编码相结合的看法,并对图样分类编码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计算机检索编码系统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柔性制造系统也就是可变制造系统,译自英语Flexible ManufacturingSyStem,简称FMS。它是自动设备、运输和管理的综合。本文介绍了FMS的产生背景、组成、应用、优点和发展情况,并强调了成组技术是FMS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控(以下简称 NC)、计算机辅助制造(以下简称 CAM)及一体化制造系统(以下简称 IMS)的发展和应用,为成组技术(以下简称 GT)在生产领域内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内容。国外生产实践证明,GT 与 NC/CAM/IMS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成组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运载火箭舱段铆接装配生产线规划方法以及面向批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成组技术划分零件族,归纳产品典型装配工艺流程,以关键设备为核心,构建按照工序分工的舱段铆接装配生产线,优化工艺布局,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铆接装配作业模式,实现铆接装配车间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产品零件泛泛地分类编组的基础上制订了成组夹具标准。标准图样中标注调整范围;用双点划线表示可换元件。可换件的编号采用专用夹具的编号方法,只是在图号前加注“T”以示区别;在可换元件图样上注明相配的通用夹具基体标准号。随着成组夹具的应用,夹具标准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为工厂收到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果。 从长期推广应用成组夹具的实例来看,成组夹具是成组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按成组技术原理,针对某一组相似零件的相似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其特点是某些元件必须是可换的,或者是可调节的。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美国海军部门的一个车间,按成组技术的原理组织生产单元,未调整任何机床设备,即显示出经济效果:改进了计划管理,改善了生产调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成组技术发展迅猛,已有效地应用于工厂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之中。它和数控、计算机相结合,应用更广,成效更显著,被公认为机械制造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技术改造的方向,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厂属于典型的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范畴,因此,成组技术同样是我厂技术改造的方向。下面谈一些看法,供讨论。 一、我厂生产的特点 我厂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产品品种多变,产量小。我厂的产品要求更新换代极为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更新换代的周期更为缩短。由此必然导致我厂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厂产品结构庞大,制造技术复  相似文献   

20.
排序问题是一类重要的组合优化问题,现代排序问题突破了经典排序问题的种种假设,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加工时间依赖于工件位置的单机成组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成组技术中,要求同一组内工件必须连续加工,加工时间的函数变量是工件所在的加工位置,目标函数分别为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与总完工时间。分别给出其多项式时间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