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出了一种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对多个窄带信号进行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给出的天线阵列结构的特点,首先构造四个相关矩阵,进而构造一个大的矩阵,对其进行一次特征值分解,由ESPRIT原理实现了信号波达方向的准确估计.该方法精度较高,不存在错误估计,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阵列天线互耦对导向矢量的扰动以及信号相干性对数据协方差矩阵造成的秩损,使得基于子空间正交性原理的超分辨波达方向估计(Direction-of-Arrival,DOA)算法性能恶化,甚至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相干与非相干信号混合状态下无需阵列互耦补偿的特征矢量平滑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对部分阵元接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将得到的特征矢量平滑处理后构造等效协方差矩阵,抑制阵列互耦影响的同时完成混合信号DOA估计。在阵列互耦和信号相干性均未知的条件下,正确估计了信号DOA,无需互耦参数估计或补偿。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5.
MIMO雷达DOA估计阵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天线阵列的设计。由于MIMO雷达同时增加了收发两端的相位中心,使得系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多的自由度。论文从接收信号模型出发,对MIMO雷达发射正交信号的等效阵列进行了讨论,以波达方向估计为目标提出了一种MIMO雷达天线阵的设计方法,通过抛物线理论得出了收发组合的唯一性和合理性,然后通过分析各种收发组合给出了发射阵元的最佳间隔设置。推导了几种情景下的MIMO收发阵列最佳设计解析解,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子空间投影DOA估计算法分析及合成空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子空间投影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在非理想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利用加权信号子空间投影和噪声子空间投影获得合成空间谱的DOA估计方法。从不同空间投影矩阵的角度对多种基于特征分解的子空间投影DOA估计方法进行归类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信号子空间投影采用主特征值倒数加权,并与常规噪声子空间投影进行空间谱合成对多目标进行分辨。合成空间谱在低信噪比、小快拍数和非等强多目标条件下具有优良的目标分辨能力和稳健性。理论和统计性能分析表明其性能优于多重信号分类(MUSIC)和信号子空间模变MUSIC(SSMUSIC)方法,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在实际的跟踪情况中,由于环境条件、目标反射截面等因素的变化,回波信号的功率会随时间变化,即不满足通常阵列信号处理中对高斯信号作平稳性的假设。针对复杂运动条件下高斯非平稳目标的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动目标波达角(DOA)模型。该模型全面地刻画了高斯非平稳机动目标的动态,并将目标的DOA和信号功率作为状态变量进行了联合考虑,同时运用虚拟阵列的表示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观测方程。对于建立的新模型,最后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框架完成了整个跟踪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高斯非平稳机动目标之间存在长时间相互接近的情况时,新方法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9.
双L型阵列天线的二维信号来向(DOA)估计采用传播算子法(PM),运算简单、计算量小。但对于非对称的双L型阵列天线,其中阵元数目少的均匀直线阵会引起较大的DOA估计误差。为此进行PM算法的性能分析与误差讨论,在单个信号源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改进的PM算法。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改进的PM算法保持了PM本身计算量小的优点,能够实现实时二维DOA估计。同时提高了测角精度,降低了方差,且对双L型阵列的使用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线性极化敏感阵列的极化平滑算法及相干源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相干信号参数估计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利用均匀线性极化敏感阵列的新型极化平滑算法(ULAPSA),其能够处理更多相干信号的参数估计,且具有更小的计算量。然后,基于ULAPSA给出了波达方向(DOA)和极化参数估计的两种方法:第1种方法利用角度搜索得到信号的DOA估计,适应任何多分量的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第2种方法结合传播算子算法,无需奇异值分解和角度搜索,能够同时估计信号的DOA和极化参数。该方法适应完备的电磁矢量传感器、三偶极子或三磁环构成的矢量传感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和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由天线阵对被测信号的响应矩阵的特征值,可得到对应于信号和噪声的特征向量,以此扩展成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利用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关系,即可求得信号方位角的估计值。这种空间谱估计测向的MUSIC算法,用于圆形天线阵对非相干信号进行测向,可以克服一般干涉仪测向体制中测向模糊和测向盲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作为空间谱估计理论体系中的标志性算法,多重信号分类算法从1979年提出后就一直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中阵列测向的实际应用问题,从多信源、含噪宽带信号、入射角度、阵列间距这4个因素对多重信号分类算法的测向精度作了仿真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宽带阵列接收信号的空域稀疏性,将宽带信号的波达方向(DOA)估计转化为一个稀疏信号重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信号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将宽带信号分解为多个子带信号,联合利用多个子带信号的空域稀疏性进行重构。它是对用于稀疏重构的标准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的推广,可适用于多冗余字典的信号模型。另外,通过对多快拍的阵列接收信号进行奇异值分解(SVD),提取信号子空间作为算法的输入数据,可以在有效减少运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对噪声的稳健性。与传统的宽带阵列DOA估计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用于低信噪比、快拍有限和信源相关性较高的场合,同时算法的性能对信源个数的估计值不太敏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相对现有的基于子空间类的方法,具有更好的DOA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信号非圆特性的有效利用能显著改善子空间类阵列测向方法的性能,但难以弥补此类方法在低信噪比(SNR)、小样本等信号环境适应能力方面的局限。本文引入贝叶斯稀疏学习(SBL)技术以解决非圆信号的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在结合信号非圆特性的同时对入射信号的空域稀疏性加以利用,通过将非圆信号阵列输出协方差矩阵和共轭协方差矩阵在预先定义的空域字典集上进行稀疏重构,得到入射信号的空间谱重构结果,并依据其谱峰位置估计各信号的方向。该方法对独立和相关信号都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信号环境适应能力和相关信号测向精度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