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克 《西南航空》2013,(6):116-119
四川青年画家王申勇知名画坛时间不长,却能以高水准高格调令观者注目,很难得。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是在2002年,那是去成都参加"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评选,他的画获得金奖。看他画的熊猫活灵活现的憨态和细致入微的刻画,我当时就想,又有一位功力扎实、才华出众的青年脱颖而出,登上当代中国画坛了。几年来陆续见到他的动物走兽画作品,我对他的艺能与天分又有深一层的认识,他的成就对当代中国画无疑是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1,(5):116-116
大学同学半夜来电话,说一早要飞中国。好啊,我说。他说那边请他去做动漫公司艺术总监还是什么,他也没闹清楚,机票送来了飞一趟吧。好啊。我说。"要是他们让我待在中国可怎么办?""你想待还是不想待呢?"大学时候我导演系,这老兄是舞美系的,考进学院时油画已然比老师画的好。到  相似文献   

3.
成绶祥 《西南航空》2010,147(6):82-85
很早我就听说陈默然在中西结合上探索国画创新,但我不知道他画的竟然是地道的“中国油画”,观其画究其意不外有二:一是从传统国画技法中衍生西画的某些优点和长处;二是从西画的特质出发,在素描光影、  相似文献   

4.
拒绝借口     
知道这么个故事,是说借口的,有个男人总知道在什么样的时候,找到最好的借口,拒绝不合他心意的女子,如果她不够漂亮,他会说:我要陪朋友去看选美;如果她学识不高,他会说:我要陪朋友去读MBA;如果她职业平凡,他会说:我要陪朋友去参加CEO的INTERVIEW;如果她品位一般,他会说:我要陪朋友去连卡佛和恒隆。终于,他见到她了,什么借口都不需要了,但她说:我要陪朋友——看选美、读MBA,参加CEO的INTERVIEW,去连卡佛和恒隆。  相似文献   

5.
我的办公桌上,位于电脑显示器上方的隔板摆着一个黑边相框,里面夹着我的同学肖旭林送给我的他作品的印刷样:颇有张力的一幅画,苍白的空间,同样苍白病态却又不失生命迹象的人物描绘:画面上那个家伙孤立的悬浮在那里,你不知道该去拉他一把还是推他一下,不知道是该帮他跳出来,还是怂恿他继续前进下陷。由于刚好符合我那段时间的审美情趣,于是便欢天喜地的摆在了桌子上(原作他不肯给我,说是要留着以后自己办展览或是卖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6.
张选 《西南航空》2009,137(7):72-77
都是为了一些简单的理由 用多年的积蓄买了套新房,终于在成都这座“不想走”的城市给了自已一个不走的理由。搬家时朋友送来一幅油画,叫“扫雪”.是一个藏族女人在屋顶扫雪.另一个背小孩的藏族妇女从屋前走过.有点偏暖的灰调子,雪在飘。朋友有些神秘地对我说:“这是一个叫朱林的警察画的.他只画藏地题材.为了画画.和老婆离了.穷得一贫如洗,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黑白电视机.他每天以白米饭拌着胡豆瓣充饥……”。  相似文献   

7.
上次起飞前,在乘客登机时,有一个50多岁的男乘客隔着五六排的座位着急地朝我喊着什么。小洋根本听不清楚。当时无数乘客登机全部往里涌,我也过不去,就请他稍等一下。他仍然执著地喊着,趁着人少的时候,我过去问了一下。原来他是领队,要8张香港入境卡,想给团里的客人事先填好。一般我们的入境卡都是飞机起飞后乘务长集体发,看他要得这么急,我单独帮  相似文献   

8.
郭彦 《西南航空》2001,58(2):42-44
写戴媛对我来说是一困难的事情,这缘于我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的无知,有时我看见戴媛的作品,经常有我在此岸、他在彼岸的感觉.但一见面,听她侃侃而谈,看她的浅笑和咄咄逼人的眼神,知道戴媛的不容易,难得这样一个女子能够在尘嚣日上的此岸坚守对彼岸的向往并从中体味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9.
叶伟民 《今日民航》2010,(4):38-38,40
这是一位将要被清退的西部代课教师,他在贫瘠的山村任教22年,教出了30名大学生。他已贫病交加,但他把自己比喻为山梁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然而,清退意味着他将要被"连根拔起"。"我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城市""我不喜欢‘清退'这个词,像赶一群叫花子  相似文献   

10.
《今日民航》2011,(12):20-25
有一个人,每年他只工作一天——确切地说是一晚上,但这却是相当繁忙的一晚,他不仅要背着一个硕大的口袋走遍世界,还要不停地爬屋顶钻烟囱。他相当低调,没有人见过他;却又相当的出名,大家都认识他。他就是圣诞老人。又到一年的圣诞了,小编给您找了三个最可能邂逅圣诞老人的地方。在这里,或许不经意间你会和圣诞老人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05,(12):104-105,107
“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却花了终身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画的一样。” ——毕加索看过儿童画展后的感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3,(8):114-114
请让我得意一下!我DIY(自己动手)绘本小说中文多媒体版上了iPad iBook store,我做成天下第一本中文多媒体绘本!你看我的画同时听我讲故事。放在从前,让我做出说不很难,我曾经有录音棚,有专业录音师。不过,如今我住在美国,独自干活,过去的条件全都没有。在新浪微博我结识了一位朋友,南京音乐台主持人杨侃,他请愿帮我做。于是,我买个巴掌大的小话筒,为了不让窗外鸟叫声钻进话筒,我躲入地下室的厕所做录音。美国摇滚乐队《门》的主唱曾经坐在自家马桶上录  相似文献   

13.
"在飞机上看风景,真的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基本上不会看书和报纸,就是一直在看风景。""我几乎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看看人家的风水,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很多地方都经风水师指点过,我在看的时候也是在学习,看人家是如何摆设和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跟杜先生聊天,绝对是场头脑风暴,他有许多思想和理念和你分享,还时不时提个问题要你回答。他修习过禅宗,正在学密宗,拜过国学大师叶曼和藏传佛教觉囊派健阳法王等多位师傅,但他并没有投在任何一位师傅门下,而是凝练出了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我的相信。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航》2010,(12):91-91
《吴宇森传》用电影影响世界的"英雄"一本成功的传记书(在香港大概以销量为衡量标准),固然首先需要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主人翁;但更重要的还是书的内容丰富,也要看作者写书的功力,要写得生动灵活。我想这本书是近年少数真正能做到这些  相似文献   

16.
(一) 徐昌裕同志在土985年12月22日给我院前副院长张阿舟教授的信中,谈到我院的学报,对我院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 “在南航学报1985年第2期上有进气道研究专辑,这样抓住一个关键性的课题,在各个方面作深入研究,我看是一个好办法。这使我想  相似文献   

17.
知道建华是在前几年由中国美协和陕西美协共同举办的画展上,记得在第一展厅挂着他的大画。当时印象颇深,由此便记住了他,在随后的评奖会上,我极力推荐,评委们一致赞同,建华的作品获了奖。这期间,中国美协副主席刘大为先生多次来西安时向我提到建华,并约建华来到他下榻  相似文献   

18.
陈荣 《西南航空》2013,(3):104-106
在当代艺术家的行列中,米金铭绝对是较全面且艺术面貌呈多元化、个性鲜明的画家,国、油、版三大艺术形式都有涉猎,且斩获颇丰。米金铭是潇洒的,这一点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那自由而奔放的用笔,给人大气潇洒之感。他也是睿智充满思想的,无论他的哪种艺术语言都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特  相似文献   

19.
万福的画很早就吸引过我,那年在戴卫师门举办的画展上,他画作中那些精描细染的蜻蜓,就像他钟情的宠物,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最近,万福又印出了一本《如来如去》的残荷摄影集,用快捷的镜头语言诠释和倾诉着对生命的理解,那"如来如去"的命题本身就有些哲学的意味,会引发你去猜想来去间有限与无限的过程。从那时  相似文献   

20.
冬烨 《今日民航》2013,(10):123-123
<正>从没想过自己刚来毛里求斯不久就有机会去罗德里格岛出差。事实上,在知道要去那里之前,我对这个小岛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只能借助网络,于是出现了《罗德里格岛游记》(Voyage a Rodigues)以及勒·克莱齐奥(Jean Marie Gustave Le Clezio)这个名字,但可惜的是,尽管这是位赫赫有名的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我却找不到他的这本书,我急于看到他的作品——任何版本!却只看到些只言片语的介绍,总体印象就好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