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盈量是密珠轴承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如何合理确定过盈量是尚待深入研讨的问题。根据密珠轴承的工作特点,本文提出按密珠轴承静负荷能力确定其过盈量的观点,阐明了轴承静负荷能力与过盈量的关系和根据轴承静负荷能力确定过盈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转涡轮基本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蔡睿贤 《航空学报》1992,13(1):57-63
对于对转涡轮基元级的特性,首先分析不同基元级的负荷特性应以单位叶列平均的负荷能力为准。其次,模拟常规级的经典分析,讨论了对转涡轮基元级的自变变量及定义了不同类型的典型对转涡轮基元级,按此可以很简明地得出它们在不同转速比下的负荷特性。同时,还初步比较了对转级与常规级的基元级效率。由此可见,对转涡轮的单位叶列负荷系数可比常规级有成倍的增长而且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其802草案中规定的局域网络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之一就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关于CSMA/CD性能的研究,许多有关文献已有报导。这些研究表明,CSMA/CD在网络负荷较轻时性能较好,但在重负荷时,性能较差。为了改善CSMA/CD在重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这里提出了一个称为网络分区的新概念。按网络分区概念,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可分成若干个段。分区站用作段之间的网桥。利用一个以太局域网(实施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仿真模型,测试了网络分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分区可显著提高CSMA/CD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其802草案中规定的局域网络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之一就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关于CSMA/CD性能的研究,许多有关文献已有报导,这些研究表明,CSMA/CD在网络负荷较轻时性能较好,但在和理负荷时,性能较差,为了改善CSMA/CD在重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这里提出了一个称为网络分区的新概念,按网络分区概念,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可分成若干个段,分区站用作 段之间的网桥,利用一个以太局域网(实施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仿真模型,测试了网络分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分区可显著提高CSMA/CD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评估管制员的主观(认知)工作负荷,实现均衡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扇区划设目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虑航空器数量、冲突点数量以及进离场航班比例对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生理参数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多元回归模型。应用二叉空间分割( BSP )算法实现了空域扇区划分,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实现了均衡管制工作负荷的扇区最优划设。算例结果验证了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的合理性,BSP法均衡了不同扇区间的管制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情绪状态、疲劳状态下模拟航天任务的操作者功能状态变化规律,使用MATB模拟航天任务平台,设计包含了任务负荷、情绪视频刺激和疲劳积累因素的实验。招募15名参试者,通过行为学绩效和脑力负荷评价来研究操作者任务过程中的功能状态变化。发现在同一任务负荷状态下,负性情绪刺激下的脑力负荷评分上升、任务正确率下降和任务反应时上升,积极情绪刺激下的脑力负荷评分和任务绩效较中性情绪刺激有改善。高疲劳刺激下的任务绩效和脑力负荷评分均较低疲劳状态恶化,负性情绪恶化程度远高于积极情绪。表明航天任务需尽量避免航天员陷入负性情绪状态,防止功能状态下降;积极情绪状态和适宜任务负荷状态下的操作者易于实现较高绩效和中等脑力负荷水平,通过施加积极情绪刺激,能够改善高疲劳状态下脑力负荷和任务绩效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方面比较深入的研究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评估。论文首先介绍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定义以及工作负荷的分类,然后指出已有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分类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管制员工作负荷新的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的理论模型,提出了评估工作负荷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终端区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并比较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模型,模型的建立不仅考虑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不同类别,即通信负荷、非通信负荷和思考负荷,还考虑了空域内航路结构的复杂性,即区分空域内不同航路走向上运行的航空器数量。描述了基于新建模型的容量评估方法。以哈尔滨机场终端区为背景,在雷达管制的基础上,使用新建立的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终端区容量,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反旋桨扇非定常负荷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晓峰  胡宗安  周盛 《航空动力学报》1988,3(3):227-230,283
本文着重研究了反旋桨扇前排转子尾流与后排转子干涉形成的非定常负荷噪声,并与试验结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转子轴向,声压级完全由非定常负荷噪声决定;而在转子平面内,对声压级的主要贡献是稳定负荷噪声,此时非定常负荷噪声的影响只限于转子通过频率的高次谐波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的研究现状,从工作负荷分类的角度分析,建立了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通过对管制工作的主要工作进程的次数统计,可以评估出统计时间内的工作负荷值。算例的结果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应用该模型所求得扇区容量值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校准问题,在分析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电子/电工组合式的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校准装置,并简要说明装置电工部分、电子部分以及上位机软件的实现。经省级计量研究院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校准结果符合0.2级要求,可作为标准装置解决1级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量值溯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专门讨论两个相啮合的直齿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节差和胶合的关系。 一、基节差对负荷分布图的影响 众所周知,齿面瞬时温度与负荷的3/4次方成正比,因此要讨论相啮合两齿轮基节差对胶合的影响,就必须弄清它对负荷分布图的影响。 理论齿形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负荷特性  相似文献   

13.
管制员工作负荷已成为制约航空运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的管理管制员工作负荷对确保空中交通安全意义重大。考虑单纯使用扇区流量评价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不足,以扇区复杂性因素作为管制员工作负荷的测评指标;通过设计并实施管制运行仿真实验,获取相关运行参数数据;分别构建基于扇区复杂性因素及单纯扇区流量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并予以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较之单纯使用扇区流量,基于扇区复杂性因素的评估模型其评估效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某航空发动机热端件寿命消耗计算模型及寿命监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航空发动机热端件寿命消耗模型中考虑了离心负荷、热负荷及蠕变的影响。在计算中通过对一般军用发动机飞行剖面的数据处理提取出影响寿命的3个主要循环进行其寿命消耗的计算。应用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将各种形式的寿命消耗百分数叠加以得到每次飞行发动机的寿命消耗和剩余寿命。以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作为算例,针对榫槽第二喉部、轮缘与腹板连接处和盘中心孔三危险处进行了寿命消耗计算。按本文模型编制的计算程序可对发动机热端件进行实时寿命监视  相似文献   

15.
杨娟  杨占刚 《航空学报》2021,42(3):324842-324842
随着飞机的多电化和全电化,机上电气检测及其负荷管理至关重要,然而飞机上为诊断所设置的传感器数量要求越少越好,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方法无需分散进入负荷内部,仅检测汇流条级别电力参数可完成负荷识别。选择稳态电流谐波参数为负荷印记,采集某型飞机交流主汇流条上用电设备真实电流波形,提取1~19次谐波含量建立特征库,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算法辨识负荷类别,设置适当样本数和扩展速度以有效提高识别准确度。实验表明:GRNN算法较之BP神经网络算法和SVM算法识别准确度更高,计算速度更适于飞机电气系统负荷监测和管理。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引入飞机供电系统分析,将为飞机电气管理、故障诊断和预测等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洁  庞丽萍  完颜笑如  陈浩  王鑫  梁晋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18-123618
脑力负荷状态的准确识别对减少因作业人员无效脑力负荷导致的人因事故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机系统中作业人员脑力负荷客观评估问题开展了基于MATB-Ⅱ平台的3种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的航空情境实验,记录16名被试的NASA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量表数据和脑电(EEG)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电功率谱密度(PSD)和支持向量机(SVM)的个体脑力负荷评估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实验设计脑力负荷水平增加,被试的主观脑力负荷得分显著提高(p<0.001),这表明该实验任务设计较好地诱发了低负荷、中负荷和高负荷情境。在此基础上,通过网格搜索法确定个体脑力负荷评估模型的统一优化参数,惩罚系数取3 000,核函数参数取0.000 1,模型测试正确率达到0.966 5±0.029 8,宏平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Macro-AUC)达到0.991 0±0.011 4。本文为作业人员脑力负荷状态的客观和准确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办法,为后期作业人员脑力负荷状态的实时判别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强化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内涵研究,经统计回归分析得到管制员工作负荷与工作绩效的拟合函数,进而应用灰色统计评估方法建立了基于绩效的管制员工作负荷等级评定模型。实例分析中,将成都地区管制员工作负荷划分为"极高"、"高"、"适中"、"低"4个灰类,建立了各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并针对3个扇区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进行了等级评定,结果分别为"极高"、"高"、"适中"。经在管制专家中开展层次分析法进行主观评判,3个扇区的管制员工作负荷权值依次为0.52,0.28,0.20,证明所提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8.
舱外活动航天员工作负荷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合理的工作负荷是进行载人航天器人机功能分配、人机界面设计和制定飞行程序的重依据。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工作负荷的概念、影响因素、工作负荷的特点与评价方法以及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若扇区的工作负荷差别较大,会限制空域容量,给飞行安全和空域的利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空域容量,缓解空中交通压力,构建基于管制员负荷的西安终端区扇区优化方法.通过对西安终端区近期雷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化管制负荷,得到符合西安终端区的管制员负荷综合值;对该终端区进行剖分得到Voronoi图,依据均衡扇区管制负荷的原则,加入实际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扇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扇区优化,提升了西安终端区的容量,均衡了各扇区的管制负荷,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型平板回路热管蒸发器内的流动与传热,建立了多区域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传热特性在不同热负荷下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温度分布不仅取决于热负荷,更依赖于毛细芯表面发生的两种传热机制,即毛细蒸发和热传导。相比高热负荷(Q=120W)和低热负荷(Q=40W),中等热负荷(Q=80W)下蒸发器各个部位的温度均较低。三种不同热负荷下,毛细芯反向导热均大于侧壁漏热,补偿腔内与毛细芯相邻处易出现高温区。冷凝回流液在补偿腔内的流动形成两个涡,这种流动特点有利于降低毛细芯的温度。当热负荷与系统冷凝能力匹配时,整个系统流动与传热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