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灯秃人     
王跃文 《西南航空》2013,(2):110-112
吾友苏高宇,无字无号,湘西土家人。其大写意之竹石花鸟,烟波水云,或高古清劲,或天真简远,横涂纵抹,骨拙姿媚,皆能着墨传神,元气淋漓。其诗、书,文,亦别有章法,气韵高逸。今有高宇兄《我话·我画》一书,一册在手,以文诠画,以画印文,两彰其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刘牧 《西南航空》2012,(11):90-93
中国绘画史实是"丹青"向"水墨"嬗变,"工笔"向"写意"嬗变,最后水墨、写意成为中国画主导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水墨的大写意(主要是花鸟画),是中国绘画最高成就的标志。若问究竟,这样的嬗变,是绘画的主体——画家、画家成分的变化而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传统文人对绘画深层次的介入,使中国绘画"文人化",水墨大写意是  相似文献   

3.
才波 《西南航空》2012,(11):60-62
四川美术出版社近日出版了画家万一宾的个人画集,有幸得作者赠我样本。这本画集收纳了作者140余幅作品,以人物为主,花鸟兼之,现代与传统共存,墨色交晖,不同凡响。顾恺之曾说过:"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就是说,最难画的是人物,其次是画山水,画狗马。亭台楼阁这些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四川画坛上,可以说是人才济济、高手如林。这是“天府之国”古老文化艺术底蕴在当今的延续和发展。它犹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马昌华与何玲更是今天四川画家群——这支中国画坛劲旅中独具风格的一对夫妻画家。他们一个以写意花鸟见长,一个则专事山水画创作。昌华先生的花鸟画粗枝大叶,笔墨厚重,极具阳刚之气;何玲女士的山水画作品,浑厚华滋,得山水之性情,呈现自然之美。中国画的创作需要作者有宁静、虔诚的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和对名利  相似文献   

5.
刘伟  陈戈 《西南航空》2013,(3):102-103
近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何不水墨——刘丹、徐冰、王天德、冯斌个案观察》和《李津个展》两场借"水墨"之名的展览热气腾腾开张,吸引了众多参访者。开幕当天不但有徐累、刘庆和、武艺等"水墨"同仁,更有方力钧、刘小东等"当代"大腕,批评家刘骁纯、殷双喜、赵力、阿克曼、凯  相似文献   

6.
杨月平 《西南航空》2012,(8):102-106
任福安心语:或许是因缘际会,我一脚踏进了这块艺苑领地。艺术之美总如醇酿,饮之让人神情泰然、心灵丰盈、无忧无惧。对我来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书法篆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艺有苦,苦中作乐,哪怕一苇渡江也能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7.
谢凌 《西南航空》2010,147(5):68-79
张大干先生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融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于一体.工笔写意俱佳.笔下的山水、花鸟、人物蕴意清雅.独成一脉。这样的行笔之功和意蕴之妙皆源自于摹习和体味古人佳作,并化为自己的风格而来。在先生摹习古人之作的经历中,临摹敦煌壁画是他艺术生涯里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抹绚丽的亮彩。  相似文献   

8.
卢贞 《西南航空》2012,(2):96-99
刘浪涛作为中青年山水画家在全国早已崭露头角,自上个世纪90年代作品就不断入选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代表作品《溪音》、《怀念战友》、《夜发清溪》、《暮山紫烟》《远山烟启》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刘浪涛有着较强的抽象能力、构成能力、捕捉形象的"存质"能力以及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探讨天价油画时代的到来时,有一种延续千年的绘画形式,其实并不势微,它只是用悄然的姿态,占据着市场和许多艺术家的心。这样一群人,他们思索、酝酿、积极筹划,终于在2007年,成都有史以来最短暂的一次秋天,重新启动了非常之展,REBOOT,他们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水墨:新实验、多层面且富含争议。有什么不可以呢,就这样,迥异于各大城市同类型展览的成都双年展,让熟悉与不熟悉的圈内,圈外观者都看到,水墨原来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0.
陈迟 《今日民航》2010,(12):56-59
你的画风一直在变。从本科毕业到现在,你曾一度对水墨人物写生很感兴趣,发表了很多的水墨写生人物画。我记得在瀚海拍卖会上还见过一幅你的水墨写生肖像画。但研究生过后。你相继推出了《百年印象》、《门神》、《忘忧》系列,似乎把多年来扎实的水墨人物写生搁置一旁,而用表现主义手法,用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来表现。我不知道这样的描述对不对?  相似文献   

11.
杨旭 《今日民航》2011,(2):86-87
中国画坛繁花纷呈,人才辈出。黄鸿安先生以多幅气势恢宏的扛鼎之作震撼了画坛,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黄鸿安先生1946年生于上海浦东,初中时师从周石峰学习西画,高中时转师沪上花鸟名家江寒汀、房介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得常沙娜、俞致贞、张仃、雷圭元、温练昌等老一代画家的亲授,受到他们的赏识和勉励,青少年时代传统和系  相似文献   

12.
周华君艺术简介周华君出生于四川,曾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名家班",曾任三苏博物馆馆长、现为苏轼水墨艺术馆文化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近年旅居法国从事创作与艺术交流,现为法国国家独立艺术家协会会员,巴黎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航》2013,(10):112-119
<正>李涵,1940年出生,河北省泊头市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世纪60年代初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吴作人等名家。李涵先生数十年来潜心于大写意花鸟画,致力于中国传统技法的研究与创作,作品取材广泛,花鸟、动物、人物、山水无不涉及。他尤其擅熊猫与猴的描摹创作,以独特之用笔用墨之功,尽写百态,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4.
才波 《西南航空》2011,156(2):84-88
邓爱平,1954年生,著名画家"中国梅兰大师"、"蜀国兰王"邓奂彰之子。他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酷爱丹青,并受何世珍、陈镜泉等书画名家指导。擅长写意花鸟,尤以梅兰闻名。现任邓奂彰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相似文献   

15.
肖七七  令习习 《西南航空》2007,118(11):82-86
人们探讨天价油画时代的到来时,有一种延续千年的绘画形式,其实并不势微,它只是用悄然的姿态,占据着市场和许多艺术家的心.这样一群人,他们思索、酝酿,积极筹划,终于在2007年,成都有史以来最短暂的一次秋天,重新启动了非常之展,REBOOT,他们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水墨:新实验、多层面且富含争议.  相似文献   

16.
许佳 《西南航空》2010,(3):74-79
年过七旬的女画家伍端善工笔.是一个少见的隐于市者。她数十年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居于画室闭门习画。真所谓蜀中多俊杰.巾帽数伍端。如今.观伍端工笔画.其花鸟画富丽堂皇.灵动活泼.繁枝简约.细腻精工.每一幅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而释道人物,个个仿佛从天而降.净气而端庄.和蔼而高雅。她的画如同她的名字,一个“端”字,大气而高贵。  相似文献   

17.
曾策 《西南航空》2012,(12):116-117
幸识曾君老先生缘于他的画,其画很美——绿野乡风老房子,其人很实——儒雅谦和真君子,画韵昭人、名与实符唉!想起来亦觉自然,正应验了一句古语:"艺脉存心,画品载人。"画家早年专攻大山水,该时期作品大多气势壮观、气韵生动,为增强画面情趣感,并创出自己独有的绘画风貌,他于2007年起画风激变,"墨彩古镇及墨彩山水"成为主流创作方向,画家突破中国传统绘画以  相似文献   

18.
李芳 《西南航空》2011,(8):66-70,72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青原行思借用"看山是否为山"的议题,层层递进地揭示出认知的不同状态:即初始停留于感觉层的"知其然"状态;尔后,智识层面的"知其所以然"状态;以及,彻悟之后以万物之目实现的"天人合一、山水自在、自然而然"状态。——若将此禅理放之于当代艺术中,适用亦然。  相似文献   

19.
孙克 《西南航空》2013,(10):126-131
成都女画家吴涛,钟情于花鸟画,尤其是花卉,可称全身心地投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透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看到吴涛这个人,看到她的生活、她的追求、她的爱好,以至她的心灵。站到一幅画的前面,通过画面更看到、感觉到画家的身影和灵魂,这会是一种感动,这更是一个境界。经过多年的努力,吴涛达到了这个高度。60后的吴涛,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又于文化部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成都画院研修班进修结业。  相似文献   

20.
丁芒 《西南航空》2012,(7):112-115
神农架的熊猫,奇珍也。世人皆知,神农架的白猴,白松鼠,亦奇珍也。画家周仁辉的画作把神农奇珍带给全国、全世界,他也因此受到普遍赞誉,作品多次获得金奖,名扬海内。有缘细赏了他的八幅代表作品,我觉得这位出生于重庆合川,家学有源,终身从艺,年过花甲,高度成熟的艺术家,他之所能名震中外,绝非沾了区区题材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