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歌 《太空探索》2007,(1):28-31
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一些读者可能会感到可笑——火星怎么会“丢脸”,它是颗星球,怎么会有脸面?这是因为几十年来一些人一直认为火星上有一张人脸,要说清楚这件事,还得从“火星人”讲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火星殖民地     
殖民火星是指人类在火星上居住.许多研究与理论都将火星当成一个可行的殖民地,它的表面状况与水份的来源使得火星成为太阳系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为火星的环境与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可能性,火星被许多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认为是一个殖民的理想行星.  相似文献   

3.
随着“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发回的照片,火星世界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火星之谜一个个被揭示之际,我们不妨回顾一百多年来人们对火星的向往及他们眼中的火星景观。正是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并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火星探测热潮。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基帕雷利发现火星上有许多像河渠的黑色线条。他的发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NASA的官员2004年5月18日称,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不久前在火星上空发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不过他们排除了“神秘因素”,称该“不明飞行物”很可能是人类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的第一颗流星,或者是一枚人类近30年前发送到火星轨道上的早已失去联系的火星探测器残骸。据报道,科学家在“勇气”号火星车不久前传回的一张火星照片上发现,火星上部天空中竟然出现了一个醒目的白色长条,美国太空专家马克·莱蒙说:“我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我们仍然在继续寻找线索。”“勇气”号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火星上的岩石和泥土,以寻…  相似文献   

5.
闻新 《太空探索》2022,(3):78-79
远征智利 寻找火星运河(1907年) 美国天文团队将阿默斯特学院的45.72厘米折射望远镜搬到智利沙漠.这次远征智利沙漠探险的目的是证明这颗红色星球上存在运河.他们用望远镜拍摄了成千上万张不同寻常的火星照片,因为火星运河本身就是光线幻象,即使1907年许多人相信它们是真的,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能很好地记录这些幻象.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公布了人类及机器人探索太阳系的大致计划及时间表.该计划包括未来30年人类对火星的先期探索,并预期人类首次远征火星可能发生在2035年.第一批火星探险者应该由4~7人组成,根据他们在火星上停留时间的长短,预计整个火星之旅需要450天~2年.从目前对未来的探险队能力、冗余及社会关系的评估来看,最佳人数应该是7人;而从发射有效载荷的最小化考虑,乘员人数越少越好.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测的主要目的 各国火星探测计划中都包括查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任务。不管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寻找火星生命上。从美国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发回的图片分析.现在火星上肯定有水,而且数量大得惊人。为什么科学家如此关心火星上有没有水呢?原因很简单,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我们地球人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8.
美国"双胞胎"寿命长 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是一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各自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大小与高尔夫球场的小车相似,于2003年6月10日和7月8日分别发射.它们主要完成的探测任务是判断火星上是否有过生物,明确火星气候特征,掌握火星地质特征;为人类探索打下基石.经过约半年的飞行,勇气号和机遇号分别在2004年的1月3日和24日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分钟降落过程之后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它们着陆方式采用与1997年在火星上着陆的"火星探路者"一样的弹跳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科学家在思考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因为这颗行星离地球近,而且与地球相似.虽然大众娱乐中反复出现虚构的火星人,但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或者是否有过生命一直是个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一群人如此执着地想要去火星生活,甚至在火星上死去,难道他们疯了吗?按照普通人的思维,他们的想法确实是疯狂的。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注定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不甘平庸,下定决心要做前人从没做过的事情。而那些梦想去火星生活的人,正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梦想眼下还遥不可及,也早有人指出"火星一号"公司是在进行商业炒作,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群"疯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8,(2):44-45
2002年3月1日美国航宇局宣布,美国发射的"火星奥德赛"探测器传回的火星南极图像和数据表明,火星上有大量的冰.  相似文献   

13.
火星殖民     
殖民火星是指人类在火星上居住。许多研究与理论都将火星当成一个可行的殖民地,它的表面状况与水份的来源使得火星成为太阳系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为火星的环境与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可能性,火星被许多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认为是一个殖民的理想行星。  相似文献   

14.
1背景实施火星探测,美国、俄罗斯为主要核心国,他们共发射了26个火星探测器。从美国的6个(2个着陆装置)和俄罗斯的6个(2个着陆装置)火星探测器已获得了大量的探测数据。探测任务主要是从火星运行轨道进行科学性测定和通过着陆装置进行表土分析、生命探测。尤其是1976年着陆在火星上的海盗一l和2探测器,它们对火星进行了生命探测,但未能确认火星有生命存在。今后世界各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侧重考虑降低成本:通过从轨道探测器向多种类型/分辨率提高型探测器过渡,进行火星表面及大气测量;通过穿透器进行火星地下的科学探测及水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红色,代表着诱惑。人类不会仅仅满足于站立在地球上遥望,猜想,他们更要踏上那片土地,去揭示这红色背后隐藏的秘密。目前美国航宇局的两名“地质学家”已经在前往火星的征途之中。它们就是:火星漫游者1号、火星漫游者2号。  相似文献   

16.
迟惑 《太空探索》2013,(8):34-35
传统上,画饼充饥是一个形容用空想来忽悠人的成语。不过如今,这个概念可能要彻底颠倒过来了。罐头食品的局限美航宇局已经具备了向火星派遣机器人的能力。但如果打算派遣航天员前往火星,就必须面对在一年之久的任务期间如何解决给他们提供食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火星电离层探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火星已经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 登陆火星并在火星生存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终极目标, 因此电离层是必须了解的火星电磁环境. 火星电离层探测包括直接探测和间接探测. 直接探测精度高,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但是观测时间短, 无法提供长期稳定的探测结果. 对火星电离层的间接探测结果主要来自无线电掩星探测和顶部雷达探测. 无线电掩星探测可实现对火星电离层整个电子密度剖面的长期稳定探测, 但其空间水平分辨率较低, 且可探测的电离层太阳天顶角范围受到地球与火星轨道的限制. 顶部雷达探测对火星电离层的探测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且同样可进行长期稳定探测, 为火星电离层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支持. 通过对火星电离层探测的基本方法及典型观测结果的分析, 提出通过几种探测方法适当结合的方式, 同时对火星电离层进行观测, 能够大大推进对火星电离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士元 《国际太空》2006,(6):27-34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并于3月23日发回首批火星的黑白照片.  相似文献   

19.
1 项目背景 "火星生物学"是ESA寻找现在或过去生命痕迹的火星探测项目,也是"曙光"(Aurora)计划的旗舰级项目.它不仅将探测火星环境,还将验证ESA未来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所需的新型技术.该项目共包括两次火星探测任务,都将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实施,其中"火星生物学-2016"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进入、下降和着陆演示模块"(EDM);2018年发射的任务简称为"火星生物学-2018",包括1辆火星车和1个火星表面平台.  相似文献   

20.
火星大写真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火星会不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这些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从“火星全球勘测者”发回的25000多幅图像中,科学家有了许多新发现,而其中最鼓舞人心的是火星上沉积岩的照片,这些层状沉积岩与地球上的如此相似,更重要的是没有水的冲刷,这些沉积岩根本不可能形成!科学家再次大胆推测,早期火星上可能湖泊遍布,火星上很可能有古生物的化石遗迹!但愿这一发现只是“冰山一角”,随后奔赴火星的探测器会给我们带来更惊人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