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提升民用机载产品研制能力和适航取证能力,有效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并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当前各机载单位的关注点之一。根据民用机载产品质量保证的适航要求,结合国内机载设备研制和取证先进经验,分析了民用机载产品质量保证过程要素,将质量保证和民用机载产品研制过程紧密耦合,梳理和总结了民用机载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质量保证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用机载产品质量保证过程评价和持续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直升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研发、试验、生产、营销和服务体系,形成了1吨级到13吨级相对完整的产品谱系,累计交付近千架直升机,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直升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全力发展民用直升机产品,打造AC系列民用直升机品牌,除AC311外,中航工业陆续推出下列AC系列民用直升机。  相似文献   

3.
多电技术的发展很可能为机电技术与航电技术的融合带来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对于飞机的总体设计而言,多电技术将会改变以往飞机的设计格局,使机载技术全面融入到飞机的整体中,从而打破总是在飞机完成设计之后才选用机载产品的现状,在推动机载技术发展的同时使得机载产品真正形成机载产业。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战争及民用领域中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作为现代化电子侦察机的重要设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娟  周晔  高霞  钱君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1):113-120
作为危险气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机载气象雷达在航空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机载气象雷达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产品及技术,展望了机载气象雷达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关键技术与难点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可以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务机运营商和民用航空公司都需要经过优化的客舱内饰改装包,其中包括使机载娱乐系统具有更好的连通性和更具时尚的内饰等。二者的差别是公务航空不会因为飞机减重而牺牲其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承担机载航空电子系统总体和综合技术研究、机载核心分系统和设备研制以及无线电通信导航相关产品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同时从事相关民用电子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研究所建有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测评中心、电子元器件检验站、电磁兼容监督  相似文献   

8.
机载共性技术是机载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机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针对共性技术在民机机载系统研发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国内民机机载系统研制现状的分析,明确机载系统研制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对共性技术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支持模式、产业集群模式、产业社区模式三种在不同发展阶段机载共性技术的应用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实际应用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峰会主题:低空空域开放与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热点,有序和前瞻的无人机系统管理是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研究和探索涵盖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各个层面的管理思路,结合我国国情和全球趋势,研究与无人机管理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已经列入各中央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及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承办的民用无人机系  相似文献   

10.
倾转旋翼机适合我国民用航空任务场景,是未来民用直升机的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应用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是推进我国民用倾转旋翼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基于宏观发展环境分析,本文针对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和通航作业等领域,研究了民用倾转旋翼机的应用需求。结合XV-15、V-22等典型倾转旋翼机的研制经验和溯源分析,从安全与适航出发,开展了民用倾转旋翼机关键技术元素的识别,并重点分析了飞行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故障模式与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对我国民用倾转旋翼机的工程化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加强所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  为适应我所近年来重点型号研制任务和“三化”工作发展的需要,标准化室在重点型号任务的牵引下,加强了对所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相继制定了《机载火控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机载火控产品技术条件编写要求》、《机载火控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编写要求》、《机载火控产品型号命名管理办法》、《通用件图样管理规定》、《××任务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等6项技术标准,同时还制定了有关热处理、表面处理、光学加工、电装等10余项工艺标准;在制定新标准的同时,还对几项重要的所基础标…  相似文献   

12.
周培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6):161-166
DO-178C 作为机载软件适航可接受的符合性标准,明确要求机载软件综合过程中必须包含软件质量保证(SQA)过程。以机载软件的软件生命周期定义、过程和数据为基础,从目标、活动和符合性评审三个方面分析基于DO-178C 的软件质量保证过程的实施;结合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技术和工具,从规划软件质量管理、管理软件质量和控制软件质量三个过程研究基于DO-178C 的软件质量管理方法并给出工程实践建议。结果表明:本文将软件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了适航要求的相关证据,提供了符合需求的民用机载软件,有效保证了机载软件的质量和持续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军用机载软件开发标准主要是GJB 2786A《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民用机载软件开发标准主要是DO-178B/C《机载系统和设备合格审定中的软件考虑》。针对这两份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差异分析,对于完善军用软件研发标准体系和流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作为机载综合监视系统(ISS)的新增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飞机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在监视成本和效率方面展现出优势,引领了未来监视技术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ADS-B系统功能与优劣势,梳理了国内外技术和产品现状;然后从保障飞行安全和高效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综述了机载ISS中ADS-B的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技术内涵及难点;最后结合下一代空域运行理念,探讨和展望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4个ADS-B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ADS-B技术在实际运行与理论研究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晓波  张少甫  吴超 《飞机设计》2011,31(4):46-49,63
机载探测系统是各类军用飞机进行目标探测与跟踪的平台,也是衡量战机电子战性能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空战需求和机载探测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机载探测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6.
刘艳  顾春艳 《国际航空》2009,(11):50-52
鉴于军用飞机在机载防撞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上落后于民航的情况,欧美国家正加紧研制和装备适用于军事飞行活动的机载防撞设备,即在民用标准的机载防撞系统基础上,增加适应空中加油和编队飞行等军事飞行所需的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运八系列飞机是中国目前研制并投入使用的最大的运输机。Y8F200飞机是陕西飞机制造公司按照中国民航总局适航条例CCAR25部的标准,针对国内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需求和国内航线以及机场的具体情况,在运八基本型的基础上改进了全机空调系统、货运系统,设置了货物拦阻网,引进国外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从而研制生产的民用货机。其总体性能接近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L-100民用货机(军用型号为C-130),而优于前苏联的安-12飞机。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和机场适应性强的特点。YSF20O飞机严格按照CCAR25部的要求,进行了大量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8.
就航空机载企业产品的特点与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标准化与产品研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以产品标准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点,对多品种、多型号配套的机载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民用无人机系统管理研究论坛暨2015中国无人机系统峰会CIVI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MANAGEMENT RESEARCH FORUMCHINA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SUMMIT 20152015年9月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热点,有序和前瞻的无人机系统管理是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民用无人机系统管理研究论坛邀请国家工业部门主管机构、空域管理主管机构、执法部门主管机构和航模运动主管机构,与民用无人机利益主体的运营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代表,共同探讨民用无人机系统管理规定研究。希望通过召开论坛,听取国内无人机运营商、制造商、销售商等代表对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申请、空域监管、生产准入、销售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期望和建议,为我国开展无人机管理规定制定工作提供第一手民意资料,为最终制订出"既实现安  相似文献   

20.
朱沛然 《民航管理》2023,(9):20-22+38
<正>马航MH370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普遍更加关注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工作的发展,在各国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积极参与下,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践证明,积极投入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搜救效率,降低人员伤亡风险,还为促进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我国以及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体系的实践分析,结合实际搜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我国民用航空器搜救体系建设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