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全视野多角度2006世界航空要事回放支线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空》2007,(1):25-27
2006年对于各大支线制造商而言可谓有喜有忧,庞巴迪公司在喷气支线市场上遭遇滑铁卢,但在涡桨支线市场上多少得到慰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虽然业绩也从顶峰滑落,但却从中国拿到一笔百架合同大单;ATR专营涡桨支线市场多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中国的涡桨支线"新舟"60和新支线ARJ21则双双获得了可观订单.  相似文献   

2.
张以珍同志在《情系航空终身不谕》一文中说:“1954年南昌飞机厂终于制造出我国第一架雅克—18,我们是何等高兴啊!中国终于由‘0’起步,从无到有制造出自己的飞机了.”(见1996年5月17日《中国航空报》第4版)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中共中央、国务院为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发来贺电。中国。上海。公元2017年5月5日下午15时19分。平日异常繁忙的浦东国际机场此时却屏住呼吸,深情瞩目并敞开怀抱:一架在后机身涂有象征天空蓝色和大地绿色的客机,轻盈地舒展青春的双翼,稳健地降落在第四跑道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标志着萦绕中华民族百年的"大飞机梦"终于取得了历史突破,蓝天上终于有了一款属于中国的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大型客  相似文献   

4.
陈培儒 《大飞机》2021,(8):39-42
7月末,空客和波音先后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尽管与"黄金时代"的成绩单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但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后,两家企业的经营业绩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波音,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亏损之后,终于再次实现了盈利.这似乎也意味着,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飞机制造商迎来了缓慢的复苏.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实力得到一次完美展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精彩表演为歼10战机做了一次完美的展示;脱胎于苏-27战机的歼11系列战机早已成为中国海空主力机型;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发的"鹘鹰"战机则是首架在南中国天空翱翔的第四代隐身战机;而运20运输机、C919客机的霸气出场则宣告中国再次冲击大飞机工业终于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为期两年之久的阴云笼罩之后,全球航空业终于迎来了曙光.在亚洲地区,中国凭借其稳定的经济发展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引擎.2011年亚洲商务航空展览会将于2011年3月8日在香港举办,为众多制造商在亚洲地区谋求长期战略发展搭建一个平台.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航...  相似文献   

7.
按照惯例,两家干线飞机"巨头"美国波音民机集团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1月中旬发布了2021年全年订单与交付量的数据,虽然空客凭借压倒性的交付量优势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民机制造商,但对波音来说,最大的进步在于其订单量上终于见到起色,并且在净订单的数据上领先了对手.  相似文献   

8.
吴苡婷 《大飞机》2021,(4):72-73
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的核心主承力部件,高温合金叶片需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抗疲劳和抗冲击的优良性能,因为其形状复杂、质量要求高、制造难度极大,因而也被称为制造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长久以来,该项技术一直由发达国家垄断,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研发,但进步缓慢.近年来,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和中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支持下,终于在这个领域实现了突破,打造出了"中国产"飞机发动机双层壁超冷单晶叶片,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技术水平,完成了"并跑"的目标.日前《大飞机》杂志特约记者采访了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忠鸣教授.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中国的干线飞机项目终于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1994年新春伊始,在祝愿这一项目新的一年取得进展的同时,特在《国际航空》杂志上对中国干线飞机项目作一综述,以飨海内外关心中国民机发展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下水,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机场。最终这艘海上巨无霸能否配得上人类武器中的"掌上明珠"的称号,不光要靠完备的护卫、补给舰艇和训练有素的船员,更重要的是要为这艘巨无霸装上它的獠牙——舰载机。作为舰载预警机,其在大规模空战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航母战斗群中,其作为空中指挥官,可以与海上航  相似文献   

11.
安宙 《大飞机》2021,(1):62-66
2021年新年伊始,深陷困境的海航集团终于迎来了黑暗中的第一道曙光.公司发布公告称,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自2020年2月入驻集团以来,经过近1年的工作,目前已经制定了风险处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各项工作都己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公司在公告中也表示,代表海南省政府进驻海航集团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顾刚和任清华也将辞去相关职务.这一公告的发布,也意味着海航集团的危机处置以及未来走向何方的问题终于要到“揭盖子”的时刻了.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中国航空航天业值得骄傲的一年.继9月29日"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后,"神州八号"飞船也于11月1日顺利发射升空,并于11月3日和14日连续两次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的相关技术,为今后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试验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空》2006,(2):18-22
2006年1月17日,中国一航第七次工作会议召开,盘点了中国一航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其中"三大跨越"是新时期最值得中国航空工业骄傲的重大成就,也是两代航空人拼搏奉献的结果.中国一航总经理刘高倬在报告中提出了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经营目标,到2010年,中国一航要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其中航空业务收入670亿元,非航空业务收入350亿元,第三产业收入180亿元,利润50亿元,把集团公司建设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集团.  相似文献   

14.
2012年7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相继强调了我国将于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强调如果能在"中国制造"前面再加上"中国设计"、"中国创造",我国的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如何在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如何在当前的国际化竞争和产业格局中确立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如何迅速建立中国制造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是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国际公认的四大国际机床展之一,从1989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2007年4月9~15日,以"创新发展,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07)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是在"十一五"期间举办的首次中国国际机床展,也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与"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即将出台之际举办的首次中国国际机床展.  相似文献   

16.
刘乾酉 《大飞机》2021,(5):66-71
2017年12月25日夜,在上海大场机场停放了近30年的运10飞机"搬家"到中国商飞公司位于浦东机场南侧的祝桥总装基地,同时"搬家"的还有一架在上海总装的MD82飞机.这2架飞机,再加上中国商飞祝桥总装基地,几乎可以代表上海飞机制造业一多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航空世界》2011,(11):76-77
通州区龙旺庄小学 韩放7月17日,期盼已久的"波音航空——西安夏令营"终于到了!前一天晚上,我早早的就把行李收拾好了,期待着早点踏上美好的旅程.中午一点,送我们去西客站的专车载着我们向目的地开去.不知不觉中,一觉醒来,北京西站已经到了.上火车后,我们先将行李收拾好,便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扑克牌.一路上嘻嘻哈哈说说笑笑.  相似文献   

18.
钟良 《航空世界》2011,(11):68-73
在歼10飞机未解密之前,它一直是中国空军最神秘的武器.由于对其知之甚少,它经常成为国内外媒体猜测和议论的热点,有关传闻和图片一再被曝光.直到2006年12月29日,新华社向世界宣布: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已成建制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歼10才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之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表示,以歼10系列飞...  相似文献   

19.
备受瞩目的东航、上航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了。 最近这一年多以来,中国民航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风险,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无情的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20.
《国际航空》2006,(1):21-22
2005年是中国航空工业乘胜追击扩大成果的一年,是中国航空工业完成"十五"计划、决胜重点型号任务全面完成的关键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