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美空军用跟踪卫星的高分辨率相机检查航天飞机防热瓦是否脱落 4月12日,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航宇局发现航天飞机尾部有十几块防热瓦(每块厚2.5厘米,边长15厘米×15厘米)已脱落。腹部防热瓦虽经航天飞机上的传感器检测没有发现脱落,但航宇局有些人还是感到不放心。为确保航天飞机安全穿过大气层返航,航宇局便要求空军动用绝密级的高分辨率望远镜卫星跟踪相机来拍摄航天飞机腹部照片。这种相机一直是用来监视和跟踪苏联卫星的。据航宇局发言人雷德蒙说,美空军的高分辨率相机“能看到距地球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4年4月和11月航天飞机成功回收、维修并重新释放太阳峰年卫星及把两颗失败的通信卫星带回地面以后,美航宇局又准备继续完成类似的任务。主要对民用卫星、科学卫星、空军照相侦察卫星进行回收和空间加油。通过去年航天飞机给空间卫星加油的模拟试验,在一九八五年的一次飞行中将对陆地卫星-4进行加油,如果成功,美国在  相似文献   

3.
美空军担心,由于航天飞机舰队数目有限,一旦发生事故或其他问题,就会减少发射业务。因此空军正在考虑:在轨道上贮存重要的同步轨道卫星,以减少上述情况发生造成的影响。这种方法,实际上国防部和商用通信卫星的经营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采用。空间系统和指挥、控制及通信主任伯纳德·P·伦道夫准将对美国宇航协会讲,在轨道上贮存卫星,可以发挥美国的长处,研制效率高、寿命长和多用途的卫星。轨道贮存卫星方案打算在1987年以后实施,不影响目前已经公布的航天飞机有效载荷发射日程  相似文献   

4.
美航宇局正在研究在航天飞机的助推级上捆绑上两枚固体火箭,以便向大倾角轨道(如极地轨道)发射重载荷,从而满足美空军向极地轨道发射大型军事侦察卫星的要求。同时,利用这种方法还能把别的重载荷发射到其它倾角的轨道上去,所以商业卫星也同样可以使用。现有的航天飞机发射到98度倾角轨道的载荷重量还不足10900公斤,而美空军则要求达到14,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监视并更准确地估计苏联先进的空间军事能力,美国正在进行一项庞大的空间计划。用航天飞机发射新的大型军事卫星,改进航天司令部空间防御操作中心是这项计划的一部分。今年1月23日航天飞机发射了一颗大型电子侦察卫星,这预示着空军准备发射的大部分军事卫星都趋向用于监视和情报搜集。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空军正在帕特森空军基地附近进行四项工程,它们将用来指挥和控制几种军事卫星系统和保密的军事航天飞机飞行。这一需要十二亿美元的复杂设施叫做统一航天操作中心(CSOC),预期该中心从1987年开始控制国防部的某些卫星系统,起码要到1992年才能指挥航天飞机的飞行。CSOC 中心的工作可以一分为二,一个是卫星操作中心(SOC),专用于卫星的指挥和控制;另一个是航天飞机操作和计划中心(SOPC),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军新的先进早期预警卫星将于1986年底或1987年初用航天飞机发射。发射后再用波音公司造的惯性上一级火箭推到36000公里静止轨道。美空军将用此新的大功率改进型预警卫星取代目前还使用的TRW公司造的早期预警卫星。新卫星装有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提出了拟研制 SB7固体运载火箭;美国休斯公司、波音公司为空军和航宇局改进“贾维斯”火箭,以适应发射重型卫星的需要;日本拟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的运载火箭;美国从今年开始制造一架新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9.
美国从六十年代就开始发射照相侦察和通信窃听卫星,而今后的天空间谍活动将依靠航天飞机来进行。空军、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将负责判读卫星拍摄的照片,并分析“信号情报”。信号情报包括窃听电话呼叫,苏联试验弹道导弹编码信号,或其它更多信号。  相似文献   

10.
里根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要求空军增加对航天飞机的利用,并且要求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后继运载器,包括一个新的土星-5级重型助推器,这个助推器能够发射“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中的反导弹卫星。这项命令将对美国空间计划有重大的影响,也使美国更集中于对下述先进空间运载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美国卫星有能力识别苏联洲际导弹对美国“有限攻击”的特性,美空军将在1981财政年度开始设计改进型早期预警卫星。此卫星取名为遥感器演变发展(SED)卫星。这些SED卫星既包括那些现用的改进型早期预警卫星,也包括一些新卫星。所有这些卫星都将用航天飞机发射。它们将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装备有最新式的遥感器,并将采用许多新部件取代现有预警卫星的旧部件,以达到既能提高生存能力,又能符合实战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0年4月24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飞行任务代号为STS~31。这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及美国航天飞机第35次飞行。参加飞行的5名美国宇航人员是:指令长洛伦·施赖弗空军上校,驾驶员查尔斯·博登海军陆战队上校,飞行任务专家布鲁斯·麦坎德利斯海军上校,凯瑟林·沙利文(女)与史蒂文·霍利。这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价值21亿美元、总长43英尺(合约13.1米)、重25500磅(合约11570公斤)的哈勃望远镜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原计划于1983年发射,但因光学系统技术设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1年9月1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9时11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43次飞行及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2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8。参加飞行的5名宇航人员是:指令长约翰O.克赖顿海军上校,驾驶员肯尼思S.赖特勒海军中校,飞行任务专家詹姆斯F.布克利海军陆战队上校,马克N.布朗空军上校和查尔斯D.吉马陆军少校。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施放价值3.5亿美元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这颗  相似文献   

14.
美空军(USAF)已经同美航宇局签定了一项合同,从1988年开始的十年中,美空军每年至少要采用航天飞机进行八次飞行。这项协议意味着美空军在1988—1997年间占用航天飞机总飞行次数的三分之一。鉴于提早签定了合同,美空军所付的发射费将少于商业用户及其它政府用户。究竟打多少折扣要等到美航宇局制定出从1989年开始实行的新  相似文献   

15.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8月30日至9月5日进行了第八次业务飞行,整个飞行情况良好。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把印度卫星-1B放入轨道;检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验证轨道器的遥控机械臂装卸大型载荷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和技术实验。参加飞行的机组人员有五名:海军上校理查德·特鲁利、海军准将丹尼尔·布兰登斯坦、博士威廉·桑顿、空军中校盖恩·布卢福德和海军少校戴尔·加德纳。布卢福德是指定参加航天飞机飞行的第一个黑人宇航员。  相似文献   

16.
美空军和战略防御计划(SDI)局,利用发现号航天飞机的“任务39”飞行进行首次载人星球大战计划(SDI)的实验。该实验是收集洲际间弹道导弹(TCBM)探测用敏感器所需的数据。航天飞机进行军事空间实验任务这还是第一次。过去航天飞机的军事飞行,主要是发射大型军事卫星。原计划3月g日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现因控制用的舱门龟裂而延期。“任务39”飞行的目的有:研究红外线和紫外线敏感器能否检测出放至外层空间的气体;在识别核弹头、火箭排气和伪装物方面,确定采用多长波长的敏感器为最佳敏感器;用同样的敏感器收集观测地球上层大气  相似文献   

17.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1年11月24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8时44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4。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44次飞行,航天飞机计划中的第7次夜间发射,第8次专用军事发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以及1991年航天飞机第6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参加飞行的机组人员有:飞行指令长弗雷德里克D.格雷戈里空军上校(50岁),驾驶员特伦斯T.亨德里克斯空军上校(39岁),飞行任务专家詹姆斯S.沃斯陆军中校(42  相似文献   

18.
参考照片     
设想中的空中发射小型航天飞机这是用波音747飞机空中发射小型航天飞机的设想方案。美空军对此设想颇感兴趣。这种小型航天飞机发射时的重量为125吨,因此波音-747飞机尾部必须加装一台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它既可在起飞100分钟内飞越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也可绕地球轨道飞行,完成各种出击式的军事使命。它的优点是:可全部重复使用,并可在机场跑道上降落。由于能充分利用现有航天飞机的先进技术,因而研制费低廉,周期短。如能研制成功,美空军将把它驮在波音747飞机上,停放在跑道  相似文献   

19.
最新消息     
美航天飞机又一次飞行 2月23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2月24日因航天飞机上两台计算机出现故障,绳系卫星发射未能进行。2月25日航天飞机释放绳系卫星,但因缆绳突然断裂,卫星丢失,实验失败。3月4日美纽约伦塞勒综合技术研究所的科研...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议院小组委员会召开辩论如何与欧洲阿里安火箭竞争和提高航天飞机发射费问题的会议。在辩论会上,航宇局就增加航天飞机发射费首先与美国运输部发生激烈的争吵;同空军争吵是因为军民用航天飞机在飞行次数上出现意见分歧;与国家海洋大气局的争吵是由于它不用航天飞机发射气象卫星而改用空军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与航宇局发生了利害冲突。这几方互不相让,难以协调,最后让里根总统栽夺。现将它们之间的争吵作一简介,借以了解美国空间计划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