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中远程地对地导弹1965年5月,中央专委批准了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任务,以适应部队装备的需要。在此之前,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已对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论证,提出要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突破多级火箭技术。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采用两级火箭方案,第一级以中程地对地导弹动力系统为基础,稍加修改,第二级为新研制的火箭发动机。这样,可使技术上有继承性,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约费用。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需要解决两级火箭的连接和分离以及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并在接近真空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问题,氧化剂箱和燃料箱共底问题,随着射…  相似文献   

2.
潜地导弹研制跨大步 根据中央专委关于研制中程固体导弹的决定,1967年3月,国防科委下达了中程潜地固体导弹的研制任务。固体战略导弹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起点比较高:跨越了单级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两级火箭;跨越了近程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中程  相似文献   

3.
<正>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祖籍盛康镇任家湾。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接收、拆装P-1导弹1956年12月,任新民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由其带队乘专列前往满洲里接收苏联援助的两发P-I液体近程弹道导弹及其辅助装备。  相似文献   

4.
试验     
<正>美国雷锡恩公司试验新型"格里芬"增程导弹近日,雷锡恩公司正在试验一种新型"格里芬"增程导弹,该导弹的射程范围是现有格里芬导弹的三倍,还配有红外成像制导技术。新型导弹上增加了增程火箭发动机,这使该导弹的射程范围是现有"格里芬"导弹的三倍以上,是"地狱火"导弹的两倍以上。现有的"格里芬"导弹可以借助GPS和激光制导技术进行空中、海洋或陆地推送。  相似文献   

5.
一兵 《太空探索》1994,(5):22-24
早在1947年4月,法国在非洲阿尔及利亚境内建立了科隆贝沙尔靶场。在那里除进行了导弹试验外,还发射过生物火箭和卫星。1962年3月,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后,要求法国撤走靶场。为此,法国政府一方面在国内着手建立朗德导弹试验中心,另一方面为建立新的航天发射基地进行选点。1964年4月,法国政府决定在南美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航天发  相似文献   

6.
金兑 《太空探索》2001,(2):18-18
1970年在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箭长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总推力280吨,其近地椭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吨。经过4年的研制,1974年11月5日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进行发射试验,但由于箭上控制系统一根导线折断,火箭升空后20秒飞行姿态失控。最后火箭自毁爆炸,残骸坠于发射场附近,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7.
前言化学计量是整个计量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与其他计量专业一样,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对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与实际需要很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化学计量在科研生产等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火箭飞行,卫星上天,直至各项民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4月11日,轨道科学公司的Minotaur(希腊神话中吃人肉的半人半牛怪物)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的“实验小卫星”(XSS)-11卫星。XSS-11进入约850千米的地球轨道,将试验可用来对在轨航天器进行直观检查或维护的技术。Minotaur火箭家族使用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民兵和和平卫士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包括航天发射型号、远程导弹防御靶弹及其它亚轨道型号,自2000年以来已进行8次飞行,  相似文献   

9.
CTA公司正在争取美国政府允许其用俄罗斯火箭发射两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CTA公司与世界观测图像公司合作研制的这两颗商业遥感卫星采用了军用卫星的技术,卫星分辨率高达3米,可清晰分辨汽车大小的物体,其数据将广泛用于测绘、环境管理、农业和城市规划。该公司打算采用俄罗斯SS-25导弹改装的火箭,发射场选择在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Poker Flats研究靶场。SS-25是一种固体燃料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将由设在莫斯科的STC Complex公司进行改  相似文献   

10.
现代航天和航空系统要求高质量的电子设备。为了保证无线电导航和导弹发射的质量,计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计量质量保证方案使计量测试系统组成闭环反馈信息控制回路,本方法起到了提高计量质量的作用。因而是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计量质量保征方案是计量传递体制改革的新方案之一。它以计算机,统计学和误差理论为基础。今后住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通讯联网,从而保证了国家计量研究所一级标准与下级实验室工作标准(参考标准)的计量传递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创立于1957年11月16日,初期为国家火箭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各类火箭(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已成为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研究院,是国家防御技术总体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多个系列型号  相似文献   

12.
军事航天     
《太空探索》2013,(1):50-53
要闻日本首都地区部署导弹应对朝鲜火箭日本防卫省2012年12月5日宣布,为应对朝鲜即将发射的火箭或其碎片可能落入日本境内,决定在首都地区部署爱国者-3导弹,具体的防御地点是防卫省、陆上自卫队习志野演习场及陆上自卫队朝霞训练场。12月5日,装载爱国者-3导弹发射架和雷达的车辆陆续抵达防卫省,自卫队员随后开始在操场上进行部署。当天早些时候,运载爱国者-3导弹的自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23日,俄罗斯用闪电- 3火箭发射1颗质量2吨的“眼睛“(Oko)导弹预警卫星,以加强轨道上军用航天器部署。导弹预警卫星是通过对导弹发射主动段羽焰的红外辐射等探测成像,将红外辐射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化电信号传输,经处理识别后提供敌方导弹袭击的预警信号。该卫星和平时期可用于监视导弹试验、航天发射活动,战争时期则专门监视  相似文献   

14.
<正>梁思礼(1924.08.24-2016.04.14):我国著名的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为该领域技术的创始人之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成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1997年作为全国十名有突出贡献的老教授之一,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生男为"凯"生女为"旋"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发展我国导弹与火箭的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15.
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工作。将计量科学技术运用到科研、生产、试验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去,并在运用这项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辅之以行政手段甚至是法制手段去组织实施,这种工作就是计量技术管理工作。概括起来说,计量技术管理工作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一是计量测试技术,其二是计量管理。这两部分把计量工作构成为一个整体。两者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如同电子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一样。计量管理工作就是计量工作的软件,而计量测试技术就是计量工作的硬件。  相似文献   

16.
美国防部小组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报告,美国军界应该制造更好更大的火箭。但国防科学委员会认为,美国不需要制造超级火箭,到2000年也应依靠50年代的一次使用火箭技术。科学委员会是负责向国防部部长提供咨询建议的部门。委员会看到目前苏联仍保持重型发射能力。如能源火箭,它能把99.79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报告中提及1987年里根签署国家安全需要的空间为基地的星球大战导弹防御计划的重型运载火  相似文献   

17.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8):18-21
印寻求用国外火箭发卫星近日,印度航天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故障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并确定了火箭设计所需的修改。GSLV火箭2010年接连两次发射失败。故障调查委员会在其最终报告中说,他们未发现GSLV火箭的基本设计有任何缺陷,火箭设计只需做很  相似文献   

18.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F0002-F0002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于2007年2月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会”,国防科工委计量主管领导、各军工集团公司计量主管领导,各一级计量技术机构领导、部分二级计量技术机构领导、国防军工计量各支撑机构领导及有关单位代表共158人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马恒儒巡视员兼副司长在会上作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2006年工作总结”报告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2007年工作要点”报告。2006年工作总结报告指出,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量专业2006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计量技术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全面平稳开展,计量人员…  相似文献   

19.
太空问答     
正人类航天的起源是什么?人类的航天起源于军事应用,虽然很讽刺,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起源就是臭名昭著的纳粹V2火箭。在二战期间这种导弹共计发射了18000多枚,给盟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战争结束后,世界迅速分化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在生存危机中,双方也不约而同地开始恢复V2火箭的研制和改进。它先后变成了导弹、洲际导弹、航天用火箭,最终将卫星和人类送入太空,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20.
李岱颖 《国际太空》1989,(12):19-20
近几年来日本火箭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H-Ⅱ火箭的研制生产上,宇航技术发展的着眼点寄托在H-Ⅱ火箭的改进型和超大型火箭的研制上,同时加快了卫星技术的研究与生产。据有关资料报道H-Ⅱ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不久将升空飞行,原订计划在1992年发射的H-Ⅱ大型火箭有可能提前,约在1991年后期可实施发射试验。H-Ⅱ火箭的缩比模型已在日本现代化的导弹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飞行试验,模拟飞行程序完全按照H-Ⅱ火箭设计程序进行。该模拟实验室安装有先进的“数一模”混合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无回波装修,减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