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定几何超 声速混压式轴对称进气道的性能,应用在进气道不同位置开槽的方法 ,研究了在各级锥体上、锥体的折角处开槽时锥体上的附面层变化;研究了多工况下开槽对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冲压比和起动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槽将改变超声速进气道头锥上的波系分布,使槽后附面层厚度增加。折角处开槽槽后附面层厚度比原型进气道增加16.7%,锥体上开槽比原型进气道增加33.3%。开槽使高马赫数下的总压恢复系数有所增加,其增加量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在马赫数为4.0的设计状态下,折角处开槽可使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8%,锥体上开槽可以提高4.3%。之外,锥体折角处开槽对流量系数影响不大,还可以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降低起动马赫数。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定几何超声速混压式轴对称进气道的性能,应用在进气道不同位置开槽的方法,研究了在各级锥体上、锥体折角处开槽时锥体上的边界层变化,研究了多工况下开槽对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增压比和起动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槽一方面改变了超声速进气道锥体上的波系分布和进口马赫数,另一方面也使槽后边界层厚度增加,改变了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使摩擦阻力增大.二级锥面上槽后边界层厚度模型1比原型大33.3%,模型2比原型大16.7%,三级锥面上槽后边界层厚度模型1比原型增加52.4%,模型2比原型增加9.1%.开槽使高马赫数下的总压恢复系数有所增加,其增加量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在马赫数为4.0的设计状态下,折角处开槽可使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8%,锥体上开槽可以提高4.3%.锥体折角处开槽对流量系数和起动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鞘套包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发展了超高速飞行器及其等离子体鞘套RCS特性并行计算软件。采用发展的软件完成了超高速开槽钝锥后向远区时域特性和0°入射角附近的电磁散射截面积(RCS)的计算分析,并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气动物理靶上进行了超高速开槽钝锥体的RCS验证试验。研究表明:在钝锥体表面开环槽并填充透波性能良好的介质材料相当于在钝锥体表面人为地增加了一个散射中心;在低频区和谐振区,开槽后钝锥体的RCS在原值周围变化,而在高频区,钝锥体的RCS在0°入射角附近很宽的范围内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
纵-扭复合超声钻削TC4钛合金振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波  别文博  王晓博  常宝琪 《航空学报》2020,41(1):423207-423207
螺旋沟槽变幅杆能够实现超声振动模式的转换,对单激励纵-扭复合振动的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可行的优点。基于弹性波场论对超声波在复合变幅杆中发生模式转换的原因及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从超声波的入射角入手,分析入射角对振动模态的影响。在圆锥复合变幅杆的圆锥段开设螺旋沟槽,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超声波入射角的改变对纵-扭复合变幅杆的扭-纵比影响显著。当入射角为46.5°和67.2°时,在变幅杆的输出端纵振模态和扭振模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实测的扭-纵比前者较后者提高约5.1倍。通过普通钻削与超声钻削实验对比,在不同的入射角条件下,超声钻削的平均钻削力均低于普通钻削力。与入射角为67.2°时对比,当入射角为46.5°时,平均钻削力降低约46%,并提高了制孔的质量,从而为模态转换的纵-扭复合变幅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制孔过程中,易产生毛刺、分层等制孔缺陷,而钻头结构是影响制孔缺陷形成的关键因素。对此,在原有钻型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新钻型,研究了原有钻型和两种新设计钻型的钻削轴向力和制孔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钻削工艺参数下,原有钻型"V型"刃的修除阶段的轴向力归零速度最大,新设计的燕尾开槽钻型的最小,这与制孔缺陷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轴向力归零速度与制孔缺陷具有较好的映射关系;3种钻型均能有效减少毛刺,与原有钻型相比,新设计的两种钻型均能更好的去除毛刺和降低制孔缺陷;原有钻型的制孔缺陷以撕裂为主,新设计的开槽新钻型和燕尾开槽新钻型则以分层缺陷为主。据此可为CFRP制孔的刀具结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半圆铣刀刃磨夹具如图所示,平面磨床上使用的这种专用夹具易于制造。销子A是固夹铣刀头部的止动器,在刃磨小直径铣刀时,可使磨轮离开夹具体一个间隙。刀柄孔径镗削加工后,比刀柄尺寸大0.001in(0.024mm)左右。两个压紧螺钉可调整,以便与刀柄很好配合...  相似文献   

7.
弹性杆端技术是旋翼系统杆端关节轴承技术的一大进步。基于传统弹性元件工程计算方法,结合橡胶计算力学理论,创建了一套弹性杆端关节轴承性能计算方法,并且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两种以价廉取胜于市场的加工中心美国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最近推出一台AR-ROW500型立式加工中心。该加工中心的占地面积为4.sin‘,工作尺寸为510minX510mm,定位精度可达0.004mm,功率为7.skw,其售价仅为5万美元。美国Fad...  相似文献   

9.
热扩散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热扩散技术是一种从1988年起才在美国得以应用的高温表面变质处理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在钢、镍合金、钻合金及硬质合金等合碳材料(最低含碳量为0.3%)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碳化层(0.0025~0.0203mm),使被处理材料表面得以...  相似文献   

10.
低速风洞横向开槽壁试验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减小洞壁干扰的试验方法,用环境风洞做了二维横向开槽壁试验段性能的试验研究。槽壁由等宽度薄板条在相对模型的两侧壁以零攻角等间距排放而构成,通过测量圆柱模型周向的表面压力对槽板宽度、驻室深度、试验段长度,模型在试验段中的轴向位置等与槽壁试验段性能有关的参量做了试验研究。模型堵塞比一直到0.25的试验结果与无干扰的参考曲线符合良好,结果表明低速横向开槽壁具有洞壁干扰小且结构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NND格式计算了具有复杂涡结构的细长锥体有攻角绕流问题,着重研究了非对称分离的分岔现象以及分岔前后涡结构的演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约在a/(2β)=1.0时,N-S方程出现分岔解,同时还给出了分岔前后涡结构及物理最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某型机主桨毂弹性杆端设计分析为例,介绍了弹性杆端的结构特点,阐述了主桨毂运动学分析模型及骨架驱动模型在弹性杆端设计分析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弹性杆端对主桨毂周边结构的影响分析。为弹性杆端在主桨毂及其它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于盲孔加工的自动进给钻上海飞机制造厂马滋澄飞机装配中大量的工作是制通孔,但由于飞机结构和强度的需要,也有少量是盲孔。由于孔的深度无法控制,所以盲孔的制造比通孔困难。我们在装配MD-82飞机部件时就有几种规格的盲孔,孔径(时)分别为0.3130~O....  相似文献   

14.
六住钻夾头     
我车间技术革新小组和厂工艺科的技术人员共同研制成功了六位钻夹头。六位钻夹头主要用于加工壳体零件,可完成钻、铰、锪孔、攻丝等,加工范围为φ1~φ10毫米的铝合金。钻夹头由壳体和旋转体两大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钻夹头通过定位套安装于Z25型立式钻床上,壳体固定在定位套上。带键心轴与钻床主轴的3号莫氏锥体相配合,主轴旋转则带动带键心轴旋转。通过离合器再把运动传递给钻头  相似文献   

15.
ACSRisreceivingmoreandmoreatentionsinceitwasimplementedonW30helicopterin1980s.Itisnowviewedasanewandefectivetechnique,insuppr...  相似文献   

16.
叶顶抽吸对叶栅间隙泄漏流动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博涛  刘波  赵航 《推进技术》2020,41(8):1701-1709
为了控制压气机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减少叶尖泄漏流和泄漏涡对压气机内部流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压气机叶栅叶顶位置沿叶片中弧线开槽抽吸对叶尖泄漏流的控制效果,并与端壁流向开槽抽吸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顶抽吸和端壁抽吸直接通过影响叶尖泄漏流的结构形态,减弱间隙泄漏流强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提升压气机/叶栅性能。叶顶中游抽吸方案Slot TB对于泄漏流与泄漏涡的控制效果优于叶顶上游抽吸方案Slot TA;而机匣端壁上游抽吸方案Slot CA相较于中游抽吸方案Slot CB对叶顶流场改善效果更佳。叶顶抽吸和端壁抽吸在抽吸量为0.6%时分别可以使总压损失系数下降约3.3%和7.2%。  相似文献   

17.
陈浮  俞建阳  宋彦萍 《推进技术》2012,33(6):853-858
通过分析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部的流动状况,确定了端壁开槽吸气以及端壁与吸力面同时开槽吸气两种附面层吸除方案,并在低亚声速条件下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是一种提高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有效措施,通过吸走附面层流体可以改善壁面附近流动状况,角区分离减弱,流道内高损失区范围减小。随着吸气量的增加,改善压气机叶栅性能的效果越显著。吸气方案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用旋转CVI工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在低压(5kPa)、高温(1100℃)、高C3H6 浓度(62.5vol% )以及3.5m m ·m in- 1 碳布旋转线速度条件下,在二维碳布上快速制备了厚度均匀(0.25μm )、表面规整的致密热解碳界面层。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界面层表面状况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减压法与优化沉积炉结构与几何尺寸,能有效防止高温高C3H6 浓度下炭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种不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金属用的电极。主要是用来焊接厚度10毫米以上的铝合金结构。现在,直流正接不熔化极气保护焊接,其中包括铝合金氦弧焊接,都采用钨棒作电极,钨极的工作端一般是正锥体;即锥体的中心是在电极的中心线上。因此,能保证电  相似文献   

20.
针对锯切加工中的带锯条磨损状态未知、锯切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新试制的FTCUT双金属带锯条锯切圆柱形42CrMoA合金结构钢过程中锯切行为的变化,探讨了声发射信号与单刀锯切过程、锯齿磨损和锯切表面质量变化的关联。研究表明:锯切圆柱材料时随着锯切深度的变化,参与齿数先增大后减小,带锯条约束条件不断变化,进而影响着声发射信号幅值和锯切表面质量;基于时域分析可知锯齿磨损过程分为磨合磨损、快速磨损、稳定磨损三个阶段;基于FFT频域分析发现当频谱图出现多个主频,且第一主频幅值下降时,表明声发射信号来源比较分散,即可认定带锯条失效;基于小波包频域分析发现第7频段信号占比最高,最能反映工件表面质量的变化,其波动情况与锯切表面的微纹和波纹情况可建立一定的联系。因此,可基于声发射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判断锯齿磨损和锯切表面恶化情况,为锯齿磨损和锯切表面质量的在线监测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