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引入分数阶导数,建立了类Kelvin体粘弹性本构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法和Levenberg-Marquard(L-M)算法,给出了求解类Kelvin体粘弹性本构模型参数的详细步骤。由实际数据选择初值,保证L-M法不会陷入局部最小。某固体推进剂的粘弹性本构模型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可较好地表征推进剂松弛曲线,且模型简单、计算参数少。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表征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在有限变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针对推进剂粘弹性应变能及本构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推进剂粘弹性应变能函数和非线性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并通过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试验数据,得到了材料参数关于应变率的函数,并由此建立了推进剂单轴拉伸变形下的应变能函数和本构方程,预测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曲线,与试验结果和已有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材料参数与应变率之间呈现幂函数关系;推进剂应变能密度随变形量的增大呈非线性单调增长,同一变形条件下,应变率越高,推进剂的应变能密度越大;本构方程可准确描述推进剂拉伸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且尤其适用于表征低应变率下,材料在有限变形内的粘弹特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并利用遗传(GA-BP)神经网络对NEPE类高能固体推进剂高压燃烧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针对计算需求,对NEPE类高能固体推进剂配方进行了全新表征,提出了13个表征参数。燃速预示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误差小于10%,精度较高,能指导高能固体推进剂高压燃烧性能研究及配方设计;同时,也说明该表征方法能反映出此类配方的本质特征。该研究为高能固体推进剂燃速预估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退役硝化棉( NC)基固体推进剂中黑索今( RDX)等有效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研究了实验室级别的现代超声辅助提取法( UAE)、开放式聚焦微波辅助提取法( MAE)、加压加热提取法( PLE)及传统的索式提取法( SE)、溶剂溶解水析出法(SDWP),用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对提取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E的高压可防止硝化甘油(NG)的挥发和分解,用CH2 Cl2作提取剂,能很好溶解RDX等待测物、完全不溶解NC,使得提取物和NC容易分离,提取效率高、时间短,优于其他方法,有望实际应用于大量的退役NC基推进剂中RDX等有效组分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表征固体推进剂燃速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燃速处理方法,用一台发动机点火即可表征推进剂在一定压力范围下的燃速。该方法将修改的弹道试验发动机和一个计算机分析程序包结合起来完成这一任务。本文详细地叙述了所采用的发动机,其药柱通道为锥形,以产生非等面燃烧压力——时间曲线。此外,讨论了计算机分析程序包。这一分析程序包采用一个内弹道模型,用优化方法确定燃速规律。这一分析方法已由一整套理论研究所证实,并提出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此外,本方法对复合和双基两种推进剂都进行了试验验证。这些试验结果表明,由单个试验发动机点火试验处理的燃速数据和常规方法处理的数据符合较好。本文也给出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6.
液体推进剂热稳定性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液体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自行研制的3种液体推进剂进行了热分解过程研究,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DSC和ARC两种方法在研究液体推进剂热分解方面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温推进剂(液氧)输送与预冷系统间歇泉不稳定性进行了模拟与数值试验研究。分析与验证了连接液氧贮箱的底端封闭垂直管路的典型间歇泉不稳定过程,对经验Murphy曲线进行了检验。针对自然循环型的低温推进剂输送与预冷系统不稳定性及典型间歇泉的发生,进行了稳定域的计算与影响参数分析,研究了过冷度、输送管漏热、发动机进出口阻力、回路高度,以及回流管漏热(保温状况)对各域边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GAP/AN推进剂的特性,研制状况及发展潜力,针对目前该推进剂的各项性能水平(能量性能,燃烧性能,力学性能)提出了该推进剂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算法生成了指定体积分数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及对细观场量的均匀化处理,对复合固体推进剂不同随机分布、颗粒尺寸分布及在不同应变水平下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分布随机性及颗粒大小对推进剂松弛性能的影响,并预测推进剂在宏观上的松弛行为。类比于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复合推进剂时间-应变等效,并通过该原理将各应变水平松弛曲线沿时间轴平移,得到复合推进剂的预测松弛模量主曲线,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该方法生成的细观分析模型,可直观描述细观结构损伤对推进剂松弛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配比方案复合推进剂的宏观松弛行为,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配方设计及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未固化AP/Al/HTPB推进剂燃速预示法——DSC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未固化推进剂的燃速预示方法,用DSC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多种AP/Al/HTPB推进剂的常压热分解特性。根据BDP燃烧模型,考察了推进剂的燃速与热分解参数的关系,提出了未固化推进剂燃速的预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DSC法可较准确地预示未固化推进剂的燃速,并成功预示了某配方的基础燃速。  相似文献   

11.
飞行器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优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飞行器总体设计约束、轨道设计、气动特性与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飞行器固体火箭助推器总体/气动/轨道/动力多学科的系统分析模型和设计优化模型。采用传统设计优化方法和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进行了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单学科的最优设计不等价于飞行器总体多学科的最优设计;与传统设计优化方法相比,MDO方法一次设计优化就可得到满足飞行器总体设计指标的最优设计,得到内外弹道相匹配的助推器最优推力-时间曲线。传统设计优化方法需要飞行器总体和固体推进学科两个设计优化过程不断迭代协调,容易漏掉满足飞行器总体设计指标的最优设计。采用MDO方法,可提高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设计质量,大大减少设计迭代次数,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评判的特点,以带有两种典型伤情缺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例,对主观Bayes非精确推理方法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评判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非精确推理框图,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推理规划中的充分性度量LS、必要性度量LN和前提的可信度C(E,S),以及计算多种伤情缺陷作用下发动机禁用的后验概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CAD系统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探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CAD系统组成及结构,对系统的三大支柱,即数据库、图形库和计算方法库,作了概括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开发和应用CAD技术的技术关键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国外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的新进展,论述了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是保证固体发动机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并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外含能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当前国外含能材料及固体推进剂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支化的缩水甘油叠氮聚醚(B-GAP),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及硝酸酯乙基硝胺类化合物(NENA)的研究正受到关注。卡托辛和巴得辛之类二茂铁衍生物是固体推进剂的高效燃速催化剂,氢化端羟基聚戊二烯能改善推进剂的储存性能,热稳定性和易损性。  相似文献   

16.
以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为基础,对高能液体炸药组分A(GY)、固体炸药组分B(GG)的惰性替代物进行了选择分析,确定了其代用料的主要组分为硝化棉(NC)、惰性增塑剂(DZ-1)及惰性固体填料(YT-1).分别从增塑剂的溶解能力、固体填料含量及溶棉比三方面研究了其对改性双基推进剂代用料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三方面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素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进行了刚度特性分析,并从刚度出发提出了控制喷管推力方向的作动力方向的优化问题。最后,对某发动机喷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Mathematical models derived for describing the combustion of solid rocket propellants have in the past assumed that the thermal properties, specific hea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are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solid phase portion of the combustion zone. The values for specific hea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can vary as much as 50–100 percent for the temperatures in the solid phase combustion wave, values from about 250 to 1100 K. Thus, the variation in solid phase properties due to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the solid phas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burning rate,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nd the pressure coupled response.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the variable solid phase properties on the combustion properties. Parametric calculations were made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variation of solid phase properties with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values for the combustion parameters calculated using variable thermal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those calculated using constant therm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富氧环境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对绝热层性能的要求,以及在该特殊条件下对绝热层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试车结果表明,PFDH-2绝热层可以对富氧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燃烧室实施有效热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