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计算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CAD几何建模的近场目标电磁散射计算技术,计算了单元体,组成体以及飞机的近场雷达散射截面,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为在微机上计算复杂目标近场RCS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绕射理论(GTD)模型的曲线拟合参数估计法,用于目标散射中心的提取.根据二维散射中心GTD模型,分角度分离目标的距离向散射中心,对不同角度的散射中心距离和幅相进行曲线拟合,提取目标二维散射中心参数,可估算散射体的曲率半径,较精确地计算转台中心至天线的距离.算例表明:对大角度成像、遮挡、平板散射等用该法重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与原始数据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任意二维目标散射的复射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射线分析是处理高频电磁散射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分段直线及圆弧来模拟任意二维散射体,给出了散射场的复射线表达式,作为应用举例,计算了涂层二维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陆智俊 《上海航天》2012,29(3):59-64
基于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建立了宽带雷达目标、杂波与欺骗干扰信号的数学模型和射频仿真方法,给出了基于数字射频存储技术的目标模拟及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产生方法。以F-16战斗机为例,计算了典型复杂目标的RCS,给出了高分辨一维距离像和目标回波信号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给出了一套用于计算电大尺寸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建模与数据提取方法,以及物理光学计算公式和算法过程,给出了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计算效率,以一种基于双线性四边形模拟物体形状的幂级数函数为混合域基函数,用伽列金矩量法(MOM)对电中、小尺寸金属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进行计算。分析了幂数级函数阶数M与其收敛性的关系。对二面角、矩形平板、等边三角形平板和圆柱等不同目标的单站或双站RCS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特定条件下M=3时该算法计算值与文献结果较为吻合,计算速度和精度均可满足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佳威  高鹏骐  沈鸣  金旺  赵有 《宇航学报》2018,39(11):1299-1307
提出以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作为一种可能的发射源与天籁射电阵组成一套双基地雷达空间碎片探测系统,对该系统的空间碎片探测性能进行计算与仿真分析,包括可探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天籁射电阵对空间目标与碎片探测时间、探测效率等。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探测直径10 cm以下级空间小碎片的潜力,并在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系统的交叉波束的确定方法及对空间碎片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可看成是目标3D到2D的投影。通过目标的有效转动得到的投影平面正如从雷达所看到的情况。本文讨论了用类似雷达数据形成的两个图像。一个图像聚焦良好,另一个模糊。用于雷达数据的时间频率分析表明这种模糊是由目标分离的散射体的多普勒频移变化引起的。结果表明转速变化和投影平面变换都可引起多普勒频移改变。与运动参考数据比较,证明这两种影响都是存在的。采用这种时间频率分析法即使在目标运动很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良好聚焦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用于武器系统设计、研制及飞行试验的设想。为此,文中着重给出了目标的雷达特征、目标的几何建模、可视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建模、目标识别与反识别及数据融合(Fusion)技术。rfsy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引信近场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的特殊性及难点,同时介绍了计算引信目标RCS的多种高频理论预估方法,着重比较了物理光学面元法与几何光学法,并讨论了其他一些理论方法的特点。通过某型导弹的应用实例,指出了引信目标模型在雷达引信目标系统仿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场散射数据的远场变换研究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由近场测量目标,获取目标远场雷达截面的方法之一。根据近场获得的散射数据,外推获取远场的目标散射特性。主要是利用平面波谱展开,推导了近远场转换公式;以导体圆柱、平板等简单物体作为散射体仿真了近场散射数据的远场变换,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地基雷达探测方位对目标识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灏  周滨 《航天控制》2007,25(6):86-89
导弹防御系统的地基X波段雷达和海基X波段雷达是进行目标识别的主要传感器,它们只有在探测到目标以后才能通过记录目标的相关特性,进行目标识别。由于雷达探测的方向不同,探测到的目标散射截面也不同,因此,在导弹突防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弹头的飞行姿态,改变雷达探测方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目标散射截面,最终影响雷达识别目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薛明华 《宇航学报》1998,19(1):94-97
本文探讨了几种典型金属物体的低频散射问题。介绍了低频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就雷达目标低频散射特性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杨革文 《上海航天》2004,21(4):48-53
根据对飞行器跟踪低空目标时所受的多路径干扰的分析,给出了基于多闪烁点源复杂目标和镜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模型以及地面散射系数模型。对整套模型方案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实验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对飞行器超低空飞行时抑制镜像干扰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种针对反舰导弹的目标角闪烁特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电磁场理论推导出了舰船的雷达散射截面,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目标的角偏差公式,最后通过一个典型舰船角闪烁特性的求解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JianLi  武德琼 《空载雷达》2002,(3):34-34,46
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动目标成像的运动补偿提出了一种鲁棒的自焦算法,称为AUTOCLEAN。该方法是基于非常灵活的数据模型的一种参量算法,其数据模型考虑了由无用的目标径向运动以及传播或系统不稳定性引起的合成孔径时间内任意距离徙动和任意相位误差,AUTOCLEAN可被归类成一种多散射体的算法(MSA),但它与其他现存的MSA在好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1)在二维(2-D)图像域内可自动选择强散体;2)散射体不必很好地隔离或者非常地强;3)以最优方式将所选的各散射体的相位和RCS(雷达横堆截面)信息加以综合;4)避免了麻烦的相位展开步骤,AUTOCLEAN在计算上很有效并只包括一系列FFT(快速傅里叶变换),AUTOCLEAN的另一个良好的特性是假定目标有大量的强散射体,其性能也可渐进地得以提高,数字和实验结果表明AUTOCLEAN是ISAR成像非常稳健的自动聚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雷达目标回波仿真以及目标识别提供真实可靠的模板,在建立目标CAD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EKO物理光学和矩量法相结合的算法得到目标的二维散射数据,并在小角区范围内对其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建立了目标在该角区的二维散射中心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建模方法准确有效地反映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在回波仿真和目标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估算机械旋转天线主瓣中多个雷达目标到达方向角(DOA)的新方法。该估算方法以最大似然技术(ML)为基础,应用了天线波束方向图信息。考虑了两种情况:具有确定性未知复幅度的多目标和具有随机复高斯分布幅度的多目标。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了该估算方法的性能,并将它与Cramer-Rao下限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上海航天》2015,32(6)
对等离子体涂覆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的间接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研究。根据非磁化等离子体的J,E间的本构关系,结合Maxwell方程组,引入间接Z变换算子,得到了改进的非磁化等离子体的差分迭代方程,实现了时域迭代计算。用该法计算的非磁化等离子体球和导弹雷达散射截面(RCS)值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用该法计算等离体涂覆飞机的电磁散射,分析了等离子体参数对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处于高频区的导弹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综合运用各种高频方法,计算了三种典型形状弹头的飞航导弹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并经过了文献中给出的测量结果的验证。最后,依据仿真结果对如何实现导弹目标隐身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