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龙乐豪总师回顾了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有主要的火箭型号进行了分析介绍:“长征”1号(CZ-1):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10月。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正>航天会客厅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作为较早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的优秀企业之一,近年来设计了多款与中国元素相关的腕表。尤其是与中国航天“太空创想”(联名)推出的G-SHOCK“月背”“地球”等为主题的腕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恰逢G-SHOCK迎来40周年,为更好地让公众了解卡西欧腕表与中国航天结缘的故事,我们走进申城上海,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12日,中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刺破夜空,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六号通信卫星进入太空。至此,中国航天已经成功发射了28颗外国卫星,在对外商业发射服务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尽管在不同时期受到了种种干扰,但是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断努力,在国家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由中国宇航学会策划的以“梦想航天”为主题的大型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拉开了序幕——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何鸿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宇航学会联手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梦想航天——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航天科普知识展暨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为重温航天历史,总结航天经验,弘扬航天精神,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等机构组织开展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60件大事"评选活动。经各航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4月24日,在第8个“中国航天日”当天,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本届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承办。国家有关部委和安徽省领导、航天单位领导和院士专家,高校、企业界及有关方面代表,以及国外航天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外宾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7.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8.
许彤 《太空探索》2005,(1):F002
2004年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0月18日,"庆祝中国航天创建60年——全国第六届太空画展"开幕式在青岛市黄岛区太行山路小学隆重举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中国宇航学会全国航天科普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田如森,青岛市黄岛区有关领导共同为画展开幕剪彩。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  相似文献   

10.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59-59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1名两院院士以及四百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四十年来,中国坚定地走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受四十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航天,同各项事业一样,凭着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实现了腾飞,创造了辉煌。本刊特推出“中国航天与改革开放专题”,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  相似文献   

12.
8月22日到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空间技术论坛,由于聚集了中国航天领域的资深院士、政府高官以及学者精英演讲、讨论,迸发出许多亮点。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工程科技论坛将第48场的主题确定为中国空间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并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在这次论坛上,空间站、探月、“大运载”等关系中国航天未来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3月10日,随着天绘六号A/B星发射成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航天器达到了400颗。在中国航天史上,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是一个划时代的、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实现了我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开启了中国人逐梦太空的新纪元。它是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个里程碑。从第1颗到第400颗,五院人55载逐梦太空放飞强国梦想,400星船遨游宇宙谱写壮美篇章。在五院成功发射“400星”之际,让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轨迹,回顾中国空间事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系列纪念活动包括:“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更名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揭牌仪式、“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和“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揭牌仪式、《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系列丛书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15.
季漫 《太空探索》2002,(12):13-13
21世纪是世界航大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中国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于2000年11月,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阐述了21世纪中国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加快发展航天事业。2002年8月12日至15日在青岛召开的“深空探测技术与应用科学国际研讨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战略”的主题发言,详细阐述了中国未来航天发展的7项近期目标和4项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飞向恒星     
在您看到这组文章时,“神七”或许已经发射了。它的发射意义深远,标志着中国航天将向前大大迈出一步。编辑部曾经有幸去东风航天城做客,与专家叙谈虽不深,但亦知航天科技发展之艰辛。值此“神七”发射之际,编辑部临时将原定刊出的专题“1947年:UFO与中国”换下,组织策刊了本专题,对航天这一系统工程做一简单描述。专题名为“‘神七’:航天了不起”,其实我们最想说的是:“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4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作为本届大会的核心内容,主论坛紧密围绕“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的大会主题,邀请中外航天界的领军人士作特邀报告,共同探讨推动中国航天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关键问题,发布2023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促进航天科技创新和经济融合,拓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助力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相似文献   

18.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并培育了伟大的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此,2006年6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为配合该套邮票的发行,北京航天城邮电局,特别推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极限邮品珍藏册。  相似文献   

19.
孙自法 《太空探索》2009,(10):F0002-F0002,1
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之际,对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海南航天发射场,9月14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奠基,正式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中国新建的这一新型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6,(11):41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并培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此.2006年6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