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校学生性格发展和品德发展的实证研究,发现:(1)高职校学生性格素质明显地影响着品德发展.(2)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职校学生性格发展起作用.(3)高职校女生品德评定明显优于男生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与其性格特征的性别差异有着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搞好一门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来说,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学生来说,能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以及接受的多少,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心理学者认为,学生的认识、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和能力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的好与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不仅要通晓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艺术,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既要讲好课,方式又要多样灵活.如何培养学生制图课程的兴趣?笔者根据自己教学体会,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一、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虽加强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违反道德准则的人和事在逐年减少。但是,极少数学生仍常有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发生。因此矫正这些学生的不良品德,既是“三育人”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政工干部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教育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时,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  相似文献   

5.
"道德"一词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便作为规范社会秩序与人自身行为的重要规则,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世界文化的交融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道德标准本身也存在冲突,使人们主观认知模糊。加上当前道德教育倾向于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理性反思,以及高校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关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困境"顺其自然产生。要突破其道德困境,亟需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形成合力:国家要加快文化整合视域下的道德制度建设,建立具有共识的规范性社会秩序;社会要倡导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健全规范网络拟态环境;学校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育,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道德实践的个体要重建德性伦理,自觉提升德性人格。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坚持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说理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浪潮,拍打着校园的大门,呼唤着教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学校的院墙倒了,教师“下海”,学生经商,“市场”向学校蔓延。教育怎么办?学校怎么办?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阐明个性内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素质教育应重视对学生个性即信念、理想、世界观和能力、气质及性格的全面培养和塑造,并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怎样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个认识过程,也是个受教育过程。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教学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到必要的技能技巧,还迫切地要求对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教与学是两个方面,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师仅起外因作用,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之学的主动、积极、扎实、灵活,  相似文献   

10.
爱的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发展皆有赖于全体人民素质的提升.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界中却存在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反常现象,这非但造成了教育战线上的人心不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下一代的整体素质.究其原因,除了国家本身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社会对教师尊重程度不够而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到位.为纠正这种不正常现象,除了针对上述情况做必要的物质上的改善以外,还应该大力提倡实施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教育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途径,即陶冶教育和自我教育,这都离不开读书这个通往真理的阶梯。陶冶教育、自我教育主要靠引导学生独立地读书,潜移默化地陶情冶性,从而净化心灵,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通过读书达到育德的目的,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者要牢牢把握读书导向,引导与辅导学生读健康有益、进步向上的书刊。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现代教育改革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中专院校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学校的教育工作就必须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高质量的中专生和有特色的大专生,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则更显迫切和重要。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原则。从目前各大中专院校的社会实践历程看,这一活动是在促进教育改革,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过程中逐步探索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尝试、发展、稳定、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息息相关的三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通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与学生骨干的紧密配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辅导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与学生朋辈教育相配合,最终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构建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既有现实的需要,又具备联动的基础,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当今世界经历着一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命.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介入,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正在发生着重要置换,并按一定的相互关系重构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式.这就不仅要求现代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如何去获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获取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能力和方法.而后者正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干部可以大有作为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6.
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内含多种不同子信念[1]。教师信念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自身的认知以及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信念必然会受到教师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教师信念的构建与重塑除教师自身需做出努力外,学校也应通过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搭建教师培训平台、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等手段帮助和促进教师更新传统教学思想,转变教学信念。  相似文献   

17.
在三育人活动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人数多,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就自己的认识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职业态度与其对教学目的的认识的清晰度,教学方法的正确性,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心理指导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教师的职业态度对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端正教师的职业态度,稳定教师队伍,是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考试     
古往今来,上至名流学者,下至孩提顽童多为考试的魔力所折服。人们对于考试或忧虑害怕,或振奋欣喜。如今,考试更是牵动着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心。考试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魅力?因为它与每一个学生、教师的荣辱和前途休戚(休戚相关)。本文拟就考试谈谈自己肤浅的一点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人的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1)生理素质——指在遗传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特点,它是人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规定着个体素质发展的潜在可能性;(2)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品质,包括人的意志力、情感、情绪、性格、自我意识、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3)社会文化素质——主要指人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基本品质,包括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