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火控原理——“越肩发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由于种种原因开始向世界展示了许多前苏联在研的先进武器,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航空兵器中,苏-35尤其受到世人关注。苏-35是俄空军不久将装备的苏霍伊设计局的以苏-27为基础改进而成的最新式多用途歼击机。  相似文献   

2.
正6月7日,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表示将在未来6年内完成PD-35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该发动机将为俄罗斯的新型宽体飞机提供动力。PD-35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始于2016年夏季,由彼尔姆航空发动机厂和雷宾斯克"土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空》2009,(1):10-10
1 苏-35战斗机首飞 2月18日.首架苏-35战斗机首飞成功。苏-35(俄空军称为苏-27SM2)是一种性能介于苏-30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过渡机型.预计于2010~2011年交付俄罗斯空军。苏-35项目启动于2003年,装备了探测距离达400千米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矢量推力能力的117S发动机和其他新型设备,机体寿命达到了6000飞行小时。据推测,苏-35还可能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  相似文献   

4.
乔善勋 《大飞机》2024,(2):72-77
<正>图-154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1960年代推出的一款三发、中程窄体客机,能搭载152~180名乘客。这款机型是苏联最成功的喷气式客机之一,数十年来,都是苏联、乃至后来俄罗斯航空公司的主力机型,几乎承运了俄罗斯载旗航空公司俄罗斯航空(Aeroflot)的一半乘客。图-154还是俄制飞机的出口“明星机型”——卖给17个国家,并被多个国家当作国家元首的专机使用。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苏-27家族现已有苏-27基本型、改进型、出口型等多种型别远程截击机,包括:苏-27UB型教练/战斗机,苏-30 基本型、出口型、改进型等多种空中指挥/战斗机,苏-32海军型对海侦察/攻击机,苏-34空/海军型歼击/轰炸机,苏-35空/海军型高性能多用途战斗机和苏-33舰载战斗机(详见1996年第9期介绍)。也就是说,在俄罗斯战斗机中,除了在需要超音速飞机去完成的远距离拦截作战任务中,尚需由米格-31这一世界上目前速度最快的战斗机去完成外,苏-27家族基本上囊括了战斗机各种作战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伊-15战斗机由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玻利卡尔波夫设计,也是苏联最后一代双翼战斗机。该机曾经作为军援机参加过中国的抗战。伊-152又称伊-15比斯,是伊-15战斗机的改进型,将伊-15独特的海鸥形上层机翼改成了传统的平直翼。画中的这架双座型伊-1 52绰号"23红色",经常在俄罗斯的航展上做飞行表演,是茹可夫斯基的常客。  相似文献   

7.
温杰 《航空世界》2011,(11):44-49
精心打造知名品牌俄罗斯有关媒体出于宣传需要,甚至不惜笔墨地将苏-35S战斗机描述为"距离第五代战斗机只有一步之遥".今天看来,苏-35S战斗机的横空出世绝非一日之功,其研制、生产和试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霍伊设计局在技术验证与品牌打造两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也反映出俄罗斯空军在装备发展和作战理论方面的显著变化.早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8.
李志 《国际航空》2009,(12):55-57
从历史上看,苏联在新型军用飞机项目发展时,一般会照顾到各大设计局的利益,尽量平衡。而现在俄罗斯政府却让苏霍伊公司一家牵头研制第五代战斗机,反映出其军事航空工业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历程和相关影响因素,揭示了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9.
温杰 《航空世界》2011,(12):50-53
全面更新人机界面2007年8月,随着首架苏-35原型机的公开露面,有关其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开始逐步浮出水面.当年底,俄罗斯媒体介绍,苏-35战斗机采用了"综合运算"技术.紧接着,在有关首飞的报道中,首席试飞员波格丹在专访中也表示该机采用了第五代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可以通过机载计算机处理海量的信息,并通过综合...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俄国经济的复苏,现已开始出现转机。近年来独联体国家合作,在军、民用飞机制造领域内相继研制和出现了一些新型号飞机。已投产和即将投产的运输机有安-38、安-70T、安-140、伊尔-96、图-204及图-334等,经改进的超音速旅客机图-144也成功地完成了试飞。在前苏联大量使用多年、现仍在服役的安-24、安-26及安-12等技术落后的运输机将全面被淘汰,所以在中短程及支线运输机的领域内目前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因而许多设计局竞相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