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2,(7):4-7
<正>6月16日15时,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三名出征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壮行,预祝他们圆满成功。随着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任务总指挥常万全一声"出发"令,三名航天员庄严出征。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李时来 《航天员》2011,(2):53-54
4月5日,搭载了国际空间站第27长期考察组3名航天员的"联盟TMA一21"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与以往发射的"联盟"号飞船不同的是,"联盟TMA一21"飞船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加加林"号,这是为纪念50年前代表人类执行首次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加加林而特意命名的。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26日)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广大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向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61-63
当挺拔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呼啸而起、直刺太空,将载有2名男航天员和1名女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时,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再次热血沸腾。伴着火箭发射的巨大轰鸣声,一个多月前发射试验队出征的话语——"长二F火箭即将开始它最闪耀的生命之旅。我们将在过程完美的基础上,实现结果圆满"——犹在耳畔。刘宇和他的团队兑现了"十全十美、神箭完胜"的诺言。自2005年以来,执掌"神箭"总指挥帅印的他,带领同事们一起在天地间搭建了一条无形的"天梯",将多名航天员送上神秘的太空,去更广阔的空间探索那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5.
经典重现     
《航天员》2008,(2):22-25
神舟五号精彩瞬间回放10月15日5:28: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胡锦涛主席为出征航天员壮行5:30:航天员杨利伟乘专车驶向发射塔架06:15:航天员杨利伟进入飞船返回舱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4,(2):4-4,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9月2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中心与媒体见面.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以下是三名航天员的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8.
王山而 《航天员》2009,(5):42-43
这是今年进入第三季度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第二次出征太空。如果说,一个多月前“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七名航天员飞天前往国际空间站是今年夏天比较有分量的一次太空飞行,那么“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此次飞天则是今年秋季的第一场重要飞天任务,是开秋之旅。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2,(8):35-35
(本刊讯)国际宇航联执行主任Christian Feichtinger在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当日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向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以及所有中国人民表示祝贺。三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以及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的每一个瞬间都激动人心。此次发射非常成功,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热烈祝贺此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中国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的里程碑(一)三舱结构构筑安全舒适的"太空之家"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到现场观看飞船发射,亲切会见了首飞梯队3名航天员,并在发射成功后发表了重要讲话。16日清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观看了飞船回收情况,并与首飞航天员通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飞船成功着陆后,给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打电话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穿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按照飞行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3.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6,(6):138-142
正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据腾讯网2016年11月18日报道,当日14时07分左右,神舟十一号返回舱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随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张又侠部长宣布任务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行3天,支持航天员太空驻留30天,创造了中国航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1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大会.会上,李克强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翟志刚同志"航天英雄"、刘伯明、景海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胡锦涛向他们颁发了证书和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中国     
《航天员》2013,(5):8-9
神十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在京举行 据载人航天工程网8月20日报道.20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在京举行。7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张晓光、王亚平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16.
当神舟五号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时刻,举国欢腾,民族振奋。这时,即将接任飞船总设计师的张柏楠与所有研制人员一样百感交融。他没有想到,从这一时刻后,一个更大的挑战即将开始。时隔多年,神舟九号载着两名男航天员和一名女航天员,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时,人们对这支团队更加刮目。挂帅总师情洒"神舟"向苍穹当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把"接力棒"交给了这个当时才40岁出头的年轻人时,他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从神五到神九张柏楠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17.
黄伟芬  吴斌 《航天员》2012,(4):50-52
2011年10月,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从我国首批航天员队伍中选拔出了7名男航天员。他们和第二批航天员中的2名女航天员共同组成执行神九任务的初步人员名单。2012年3月,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确定了神九任务的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并确定了飞行乘组的岗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28日.随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的平安返回.我国2008年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11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孙铭华 《航天员》2008,(5):65-67
在整个神七任务中,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直播画面中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航天员们的影子一样贴身跟随:发射场,最后离开航天员的是他们;着陆场,打开舱门,三位航天员见到的第一张面孔还是他们;发射前后航天员们处于三级隔离状态期间,能通行无阻的悉心照料航天员的仍然是他们;甚至在神七成功发射进入地球轨道之后,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前与航天员们直播通话的,依旧是他们。这个享受"特殊待遇"的群体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医监医保医生们,被称为"航天员的健康守护神"。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返回舱徐徐降落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3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实现了完美收官。这对于我国全面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加快推进空间站研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