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生态美学看科学发展观与人全面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美学理论,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生态审美生存为目的。从生态美学的视野,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美学理论,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最终实现人的生态审美生存。研究从当今的现实生活出发,重新审视生态美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从十八世纪中页鲍姆嘉通为美学奠定基础以来,众多哲学家、美学家写了无数论著来探讨美的含义.那么,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美的问题会如此难以明晰?直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后,这一美学命题才得到突破性地进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实践为基础,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从而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确立环境伦理意识和环境伦理道德原则在政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地位,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必要措施,也是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破坏的一个基本环节。环境伦理应当为决策提供环境伦理方面的要求,从道德的角度规范决策行为,为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提供生态文化支撑。为此,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遵循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价值原则,实现科学决策,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贵州面临的生态危机,以及生态区主要分布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特点,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民族文化和习惯,只有取得各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贵州省急需进行战略性调整,从硬性政策推进向积极吸收各民族生态经验转化.将纯朴的民族生态观引入生态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很多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反思,根本的一点就是如何重新审视和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反思当代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美学为视角,从性格成因、审美价值取向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80后大学生自信与自卑、谦虚与自负、大胆与怯懦、私利心与同情心、豁达大方与敏感多疑、诚实与虚伪等矛盾性格特征,探讨了审美价值取向对80后大学生自我态度性格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适度消费既是经济伦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以追求商品符号象征价值的消费主义悄然登陆中国,并有越演越烈之势.消费主义为了满足高消费,毫不节制地牺牲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不符,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背道而驰,并且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分离,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规范、指导和调节公众的消费行为,倡导和谐消费伦理理念,以获得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白朴是元代前期重要作家,有词、曲、杂剧传世,其中以杂剧影响最著。从具体作品与前人评述来看,白朴杂剧的语言风格中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即通过精巧意象与绚丽色彩实现的诗词化的艳丽与藉由大量俗语与口语叠词运用而产生的通俗化的俊朗。此二种审美倾向的产生与融合与其生平经历、文学创作和戏剧文体的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2005,(5)
计建清西部系列作品的问世,既是他多年来执著于绘画天地,孜孜以求,藉以沟通人与自然、人生与艺术、心灵与现实的发现与省悟,是着意构筑起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方展示,亦是他追究表现自我意绪、心境、审美品格、精神境界的结晶。建清的山水画如其人品、性格、朴实厚道,没有浮华,更没有张扬。他长久的以一种真诚、率直的态度处世、作画、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构成了他在艺术道路上最为可信的语言。近年来建清兄将他的创作重点放在讴歌西部这一曲曲具有无限生命气息的山川乐章之中。当我拜读了他西部系列中《古道风情》和《边关胜迹》两幅作品之后,…  相似文献   

11.
《航空港》2008,(7)
反复品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闻的《周闻山水画集》,一种美感扑面而来,一种"宁静和谐、清逸感人的韵味"和"豁达超越的意境及笔墨灵动、构图严谨、气势磅礴"的艺术魅力令人折服。这是他多年来的执着于绘画天地、孜孜以求,藉以沟通人与自然、人生与艺术、心灵与现实的发现与感悟,是着意构筑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方展示,亦是他追求表现自我意绪、心境、审美品格、精神境界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陕地作家叶广芩、贾平凹都曾进行过生态小说的创作。在创作中均写到了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动物保护和人类利益获得之间的两难处境以及环境破坏带来的困境等问题,但是也存在着较多差异。贾平凹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在从拯救到毁灭的叙事模式中思考人与自然如何相处,陷入了道家无为的哲学沉思。叶广芩则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采用从毁灭到拯救的叙事模式强调人与动物的平等地位,呼唤伦理拯救。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80后大学生个性意识倾向性的根源——审美取向;分析了审美取向形成的原因,阐述了80后大学生在审美取向影响下所形成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航空大都市"是郑州航空港建设的终极目标,郑州航空港建设必须注重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具体体现为航空港与政府、机场、所在区域等不同主体关系的协调。目前,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仍面临政府与航空港的关系边界模糊、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港城融合尚未实现等诸多瓶颈,必须通过合理确定政府定位、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港城融合等方式来实现郑州航空港结构层面上的优化,以保证航空大都市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西藏生态补偿费用分摊是西藏矿产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脱胎于西方经典生态补偿理论的传统生态补偿费用分摊理论与西方生态补偿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费用分摊实践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文章以矿产相关企业间独立决策与统一决策利润博弈为主线,分析不同决策方式下相关企业的最大化利润决策行为,旨在协调矿产开采企业、冶炼加工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的关系,分析企业行为的内在逻辑和生态费用分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过程中所孕育的革命精神。近十年来,学界围绕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当代价值和弘扬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要进一步展开延安精神研究,需从加强延安精神的生成逻辑和传播路径、深化延安精神与其它革命精神的比较、丰富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推进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创新运用和转化等方面着力,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C/S架构的ERP中物流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的是ERP系统中的物流子系统的开发过程,本系统前端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开发,后端利用SQL Server2000开发。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C/S为主体架构模式,以.NET与SQL SERVER2000中的.基于.NET数据库开发的DATASET思想,在具体实现中运用OLEDB控件与DATAGRID控件及T_SQL语句,用DataRelation对象来描述数据集中表问的关系。利用Toolbar控件与imagelist控件来实现主界面的设计。该系统是以一个合资企业为模型设计开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提出了以学生就业为重心构建和谐校园重要性,采取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来实现和谐校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当前,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天上黄昏     
黄昏、夕照,景象是迷人的.自从人类把自然风物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宇宙间的各种景观有了独立的美学意义之后,便有无数诗文咏赞它,描绘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