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概述橡胶压铸模是将胶料放入压缩室,利用柱塞传递压力,通过浇铸孔将胶料压入型腔而硫化橡胶制品的模具。由于胶料在压制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切作用,使胶料中的配合剂分散得更加均匀,因此产品质量稳定,制品毛边少,尺寸准确。它具有和注压法相同而优于模压法制品的特点,如扯断力高,耐弯曲疲劳好和与金属结合强度高等,同时又可克服注压法中的高温快速硫化、交联不完全稳定而使定伸强度较低,压缩变形较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何凯  魏伯荣 《成飞情报》1998,(1):1-2,17
橡胶压模污垢对橡胶制品和橡胶压模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它的有效清洗一直是困扰橡胶加工业的一大难题,本文在研究本腈橡胶压模污垢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研究用先进的胶料定位清洗法清洗丁腈橡胶压模污垢的机理,经优化设计得到有效的胶料配方和定位清洗工艺。  相似文献   

3.
压气机叶片辊轧模具型腔前滑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辊轧模腔是叶片无余量辊轧成形的关键,然而压气机叶片辊轧成形过程中存在前滑现象,造成叶片沿辊轧方向精度偏差,需要在模具型腔设计过程中补偿前滑量,以实现叶片沿积叠高度的精确成形。针对叶片辊轧前滑现象,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基于辊轧前滑补偿的压气机叶片辊轧模具型腔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前滑成因及叶片截面前滑表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前滑补偿机理并建立了前滑补偿模型,即型腔中心角与叶片积叠高度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表征叶片的工艺模型截面线族,顺次计算截面前滑值并基于前滑补偿模型对辊轧模具型腔中心角进行修正。然后,基于修正后的型腔中心角,建立叶片工艺模型截面线族到型腔截面线族的空间扇态映射法则并进行截面线映射变换,进而基于型腔截面线重构了基于前滑补偿的叶片辊轧模具型腔。最后,通过高置信度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了前滑补偿模腔和直接空间几何映射模腔辊轧成形叶片的积叠高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具型腔能够有效提高叶片积叠轴方向上的成形精度。  相似文献   

4.
塑料封装是生产塑封晶体管的关键工艺装备。各技术先进国家已普遍使用。本成果研制的电子塑料封装模是一种多型腔 ,高精度的大型模具。生产效率高、工艺简便 ,可大量连续生产、成本低 ,器件质量高、刚度大 ,模具承载部位在空腔处有刚度较大的支柱 ,且分布密度较大 ,模具型腔均设有跑气孔 ,主流道有闸流装置 ,上下模有加热线和隔热板 ;同时带有金属件夹板两付及易损件六件。精度高 ,基体件、型腔件均经精加工或超精加工 ,型腔粗糙度为 0 .0 5,模盒组件不等高 ,误差小于 0 .0 0 2 ,定模板工作面的平面度小于 0 .0 0 3,上下模型腔位错小于 0 .0…  相似文献   

5.
本成果采用 5CrMnMo作模具钢 ,利用金属超塑成型工艺制造了 1 30型汽车连杆和花螺帽热锻模、六方头和缺口头螺栓螺帽热炖模。在完成模具型腔的超塑成型过程中 ,解决了模具原材料的预处理、凸模材料选择、加热装置设计以及润滑等关键技术问题 ,所制型腔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 1 .2 μm。制件形位公差一致 ,模具寿命提高 1 .5倍 ,技术指标优于电火花加工方法 ,技术水平先进。该项技术成果可用来制造各种热锻模、冷热挤压模、冷冲压成形模以及压制模等。对大规模生产锻件的模具 ,经济效益更加显著模具超塑成型工艺@李连清…  相似文献   

6.
用挤压机生产摩托车轻合金车轮,有时会产生“跑边缝”,所谓“跑边缝”就是车轮在铸造过程中,高温液态金属从模具型腔合型面向外飞溅而出,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造成“跑边缝”的直接原因有:模具材料选用不当,模具合型面间隙过大、模具变形、翘边等,间接原因有;压铸时比压选用不当,锁棋力不足或模具分型面清除不干净等。“跑边缝”严重时,不但会影响铸件尺寸精度和内在质量,而且还会给操作者人身安全带来危害。笔者曾目睹某车轮生产厂在试模时,由于“跑边缝”造成两名操作工一人烫伤一人终身残疾的严重恶果。防患于未然,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7.
精铸空心涡轮叶片模具虚拟修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昆  王虹  周桐  李世峰  沈翔鸿 《航空学报》2011,32(3):538-545
针对精铸空心涡轮叶片的精确控形问题,开展模具型腔优化设计中的虚拟修模技术研究.以某型号空心涡轮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使用ProCAST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获得空心涡轮叶片的精铸位移场,基于位移场的反变形虚拟修模方法对模具型腔进行优化设计.经修模后的模具型腔仿真验证及模具型腔型号鉴定,结果表明,按...  相似文献   

8.
我车间一直承担着各种类型橡胶压模的制造任务,其中45°分模胶圈压模的批量最大、品种最多,要求也比较高。过去一直以对刀块控制尺寸进行加工,效率低、质量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车间成立了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改进了胶圈压模的设计和工艺,从而提高了生产水平,保证了产品质量。 一、设计上的改进 图1是原来的设计结构,下模以圆柱在模板上定位。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加工时难  相似文献   

9.
6.压铸作业 压铸作业就是将金属液通过压铸机压入模具型腔而制成压铸件的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复杂涡轮叶片外形模具分模自动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及模板库的涡轮叶片分模方法.该方法运用离散和集成的思想,采用自动特征识别和人机交互特征识别的方式提取型腔体模型分解特征,将涡轮叶片的核心包络块分解为简单特征体,然后针对每个简单特征体,采用基于模板库的分模方法实现自动分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涡轮叶片外形模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金属冷挤压时,如为上下分模,一般下模存放坯料,上模将坏料挤入型腔成为零件,在未接触坯料之前,上模以一定速度移动,而坯料速度为零。因此开始挤压的瞬时,两者速度不同而出现冲击和振动。冲击力的大小决定于接触时的相对速度,而机械式冷挤压机的接触速度较高,故冲击力较大,机床和模具承受的冲击载荷也就较大。据有关资料介绍,采用缓冲装置后,模具寿命可提高50~200%作者认为对缓冲装置的要求应该是:  相似文献   

12.
采用PAM-RTM软件的RTM模块对RTM工艺整体成型复合材料前边条流道设计进行模拟仿真研究,通过模拟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型腔内树脂的流动、压力分布以及充模时间,最终选出最佳的注胶流道方案,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熔模真空吸铸工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熔模精铸的重大创新。该工艺以传统的熔模铸造工艺为基础,将模壳置于一个可密封的铸室内,利用模壳的透气性,将型腔内抽成负压,使金属液吸入型腔,待内浇口凝固后去除负压,让直浇口内尚未凝固的金属液流回溶池,获得铸件。  相似文献   

14.
单模落压     
在落锤上压制鈑金零件,通常使用只包括凹模和凸模的简单模具。单模落压就是只用一个凹模进行落压成形,而凸模则以填充在一个钢制容框中的铅或其它塑性材料代替。过去曾把单模落压叫做铅块成形,其实不妥:其一,没有反映所用的机床;其二,没有反映所用的模具;其三,如果用其它塑性材料代替铅,就名不符实。不如改称单模落压。  相似文献   

15.
装配止动夹具是某发动机齿轮轴装配其它零件时的工装。针对夹具的型腔为渐开线螺旋内花键难加工问题,采用了控制模芯几何参数浇铸法及增强塑料的合理配方,使止动夹具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OCT1标准唇形密封圈的技术标准要求唇形密封圈的压模分合面不准落在密封边缘上,密封边缘光滑无锯齿状,而当前国内同类型产品的压模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本项目对OCT1标准唇形密封圈的压模进行研制,并以此作为OCT1标准唇形密封圈压模的通用结构来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图1所示的球形烟灰盒外壳零件,材料LF21M,料厚为0.5毫米,系根据样机产品测绘设计的。球形烟灰盒外壳的特点是,零件壳体上部在32°位置上有一个进烟灰的椭圆形筋包口,根据产品外形尺寸设计要求,零件表面要求光滑平整。试制生产中,我们采用了软阳模一次切口并胀形工艺方案,因为软阳模成形具有这方面的优点:它只要刚性阴模和一个弹性软质阳模即可,在压力作用下来改变零件形状,使毛料贴合阴模模腔,达到成形的目的,它能克服传统冲压工艺存在的因阴阳模间隙不协调而引起零件表面压伤或压痕的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钢板、不锈钢板、镀锌板、铜等金属材料在经过冲压剪切、激光切割或冲剪复合加工以及等离子、火焰等切割手段进行切割后,会产生尖利的切割刃口、毛刺和熔渣以及附着在刃口区域的氧化物。这些毛刺、刃口或氧化物会造成人体伤害并影响下道加工工序以致引发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数控冲剪后的工件,会在一侧留下锋利的刃口或微量毛边;激光切割后,不锈钢工件切割面留下锋利的切割刃口和微量但极易造成人体划伤的毛边,如果激光头调整不好则出  相似文献   

19.
我厂加工一种端面带齿螺钉的外形及尺寸见图1.螺钉材料ICr18Ni9Ti,采用的工艺路线如下,丝材—→热处理退火—→冷镦毛坯 →振动光饰→无心磨螺纹外途→滚螺纹→成品.其中冷镦工序是关键工序,需解决两个问题:(1)带齿下模的制造;(2)不锈钢1Cr18Ni9Ti冷镦过程中极易与下模粘合在一起,如何防止.一、下模制造螺纹端齿形状及液压螺纹前的光杆尺寸(φ3.65mm)完全由下模保证,因此下模的型腔形状正好与零件相反.下模制造采用了冷挤成形工艺,即使用一个与零件相似的挤压模挤压模具型腔.工艺路线及草图见表.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我们进行液压机械压延这项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已经三年了。这项工艺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液压机带动凸模1(与零件的形状一致)将毛坯板料2压入由板坯2本身、密封圈3、凹模座4和凹模板6组成的密闭腕体内,腔体内充满了液体,由此,液体压力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