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冷战状态的结束和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正促使防空基本概念发生重大的变化。战略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性战争的威胁已随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而消失,局部战争已成为对和平的主要威胁。世界局势的演变和现代兵器技术的发展,势必对防空作战的概念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到防空兵器装备的发展与运用。这种变化首先反映在兵器部署上,两大阵营各自构建大型防空网的时代已经结束,而能够适应世界任何地区局势变化的高机动、多用途、具有联网功能的防空系统成为当今防空兵器的首要需求。其次,空袭兵器技术性能和战术运用的变化,也影响着防空…  相似文献   

2.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及动向刘发来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全球性战争威胁已随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但仍存在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危险,因此,各国的军事战略和装备发展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世界新格局,各国都从战略高度分析当前世界态势对防空系统和...  相似文献   

3.
陈会 《中国航天》1993,(9):33-34
冷战结束后,在美国陆军的军事计划中,仍把战略和战术防空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如果美国陆军最新的防空现代化计划获得批准,那么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内,平均每年将花费20多亿美元用于战术和战略防空系统。  相似文献   

4.
防空作战威胁环境及伪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宁  徐先云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2):61-62,F003
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的实践表明:在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对重点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已成为进攻一方的首选作战样式。而军事伪装不但可以降低侦察监视系统的发现和识别概率,还可以降低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在分析防空作战威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伪装器材在防空作战中的任务,介绍了适合重要军事目标的伪装器材和技术,这些器材和技术可提高重要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防空导弹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法西斯为了挽救战争败局,在1944年底就迫不及待地将研制成功不久的C-2防空导弹投入实战,并击落盟军多架轰炸机,首开防空导弹作战先河。 到目前为止,防空导弹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不仅可以反飞机、反巡航导弹和反战术弹道导弹,而且还可以抵御反辐射导弹、空地导弹的攻击,成为防空武器系统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作战武器,在国土、要地防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防空导弹当中,小巧轻便、机动灵活、反应迅捷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用于防御采自低空、超低空(特别是10~100米之间)的空中威胁。在20世纪的历次局部战争中都能见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身影,尤其是在对超低空点状目标的防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低空、超低空空袭目标的克星。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几次典型局部战争中,便携式防空导弹均取得了良好战绩,进一步证明了它防御低空、超低空空袭目标的价值。 随着便携式防空导弹技战术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有人预计在今后10年内对便携式防空导弹的需求将占整个防空导弹总需求量的65%。可见,便携式防空导弹将会成为国土、要地和野战防空不可或缺的主要兵器。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立足典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以及外军现有的机载射频干扰装备及其发展方向,从影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实战条件要素角度,重点分析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将面临的机载射频干扰现状及未来的威胁,对外军典型干扰装备及其战术使用、发展趋势分别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白剑林  王煜  黄磊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1):20-22,36
随着高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防空作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探讨了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防空武器面临的主要威胁,分析了防空作战新发展,并对地面防空武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美军太空战略与太空战演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1,(7):26-29
一、美军太空战略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前用来监视苏联核设施的许多卫星,都转而用来支援美军的地面行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卫星和航天器显示出了对战争行动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支援、保障作用。70多颗卫星组成了空间侦察监视、空间通信保障、空间导航定位以及空间气象保障四大系统,庞大的“天网”笼罩在海湾上空。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动用了15~20种、50多颗卫星在巴尔干上空参与情报、气象、通信、作战协同和空袭行动。这两场战争实际上为美国未来的太空作战奠定了实战基础。 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所显示的卫星对地面作战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一、远程战术导弹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威胁现代战争中,导弹集陆、海、空、天和电子技术五维于一体。在战争进程中,能有效攻击战役-战术纵深目标,破坏机场、铁路枢纽、港口、桥梁、水坝、指挥通信中心、导弹基地、核武器发射场、装甲车辆集结地和后勤补给线等战略目标的武器有战略轰炸机和远程战术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和巡  相似文献   

10.
一、便携式防空导弹在 战争中的作用 从60年代开始直升机已成为现在战争中主要武器之一。直升机既可用于部队机降又可作为武器的发射平台,对坦克和无防护的步兵构成了重大威胁。可是在过去10年中,由于便携式地空导弹的发展,直升机在战争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爆发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此后至今的十几年间.相继发生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这些战争成为检验新技术、新装备、新思想的试验场.并且其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不断发生变化。高技术战争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单兵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在马岛战争和阿富汗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对付低空威胁的有效武器系统。本文对MANPADS的发展及用途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几种MANPADS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一超多强的格局形成,世界总体趋于缓和,大国间暂时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各国间基本上处于合作与竞争态势,各国继续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首要目标。但是,当前国际上并不太平,世界矛盾依然错综复杂,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之后,地区冲突还在不断发生,如中东地区的阿以冲突,一些伊斯兰国家与西方的冲突,南亚次大陆印巴冲突,朝鲜半岛的南北对立等等。“9·11”事件表明,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怖主义活动猖撅,已成为西方国家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加剧了全球的不安定局…  相似文献   

14.
安慧 《航天》2012,(4):14-19
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军事战略报告,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美国在新军事战略中,抛弃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反舰导弹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武器,它曾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及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大显神威。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国都在积极研制发展反舰导弹,以在海上争夺战中取得优势。但近两年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西方主要军事大国已不急于研制新一代的反舰导弹,他们认为目前的反舰导弹经过改进后,足以对付近期或更长时期内的任何威胁。此外,在国防预算不断削减的形势下,大量的经费将用于保证其他项目,不可能有足够的费用  相似文献   

16.
单兵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在阿以战争及马岛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装备有反舰导弹的飞机,是战舰防御要对付的重要目标。面对这种威胁,不仅舰队基地司令部(FAC)需要保护,大型巡洋舰和护卫舰对近距防空武器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即使是分层防御系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也往往会被敌方突破。因此,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冷战时期美国空间安全政策发展冷战时期,美苏全面对抗。作为两大航天强国,与苏联在空间的竞争与对抗,始终是美国空间安全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1.冷战初期(1957~1962年)冷战初期,在核战背景下,美国与苏联展开争夺空间战略优势的竞赛。美国空间安全政策关注的焦点是:应对苏联战略弹道导弹通过空间的核打击威胁,空间竞赛关注核武器和近期空间防御能力的部署(特别是依靠军事引领实现空间安  相似文献   

18.
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地区性的高技术有限战争表明,未来的空中威胁既有各类作战飞机、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战术地地导弹,又有各类低空和超低空的突袭兵器和用以干扰、机动、实施饱和攻击的空袭兵器。要对付这些错综复杂、性能各异的攻击目标,发展高性能的地空导弹武器?..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航天工业也出现了巨大变革,此时各国纷纷出台新的航天政策,力求调整产业结构,以提高航天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航天技术的动力也由冷战时期的政治动力、军事动力为主转向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种种严重的挑战,如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枯竭、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空袭威胁目标有五大类: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无人机和战术弹道导弹。进人90年代,后三者威胁呈上升趋势。到21世纪,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也将成为防空体系必须对付的重要空中目标。由于空中威胁的发展和变化,目标速度增大,对防空反导系统的反应时间和拦截速度提出了更高甘.一-任的要求,使防空反导新概念武器得以迅速发展。各种防空反导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