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5):62-62
据报道:俄已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对俄Ekspress-AM4新型通信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原因展开调查。Ekspress-AM4卫星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按计划,在火箭推进器和卫星同质子-M运载火箭分离后,推进器需通过5次主发动机点火才能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2.
尚辉  孟翔 《航天》2014,(10):44-46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以“立方星”为代表的微小型卫星研究应用热潮,产生了大量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的航天机构,利用其现役运载火箭以搭载发射或一箭多星模式完成了多颗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但主流的现役火箭这种“大火箭发小卫星”模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多国的航天机构和企业开始面向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研制新型专用火箭。  相似文献   

3.
发射消息     
<正>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 QL型火箭2019年4月1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EMISat电子情报卫星,并搭载了28颗微小卫星。这是设4台固体捆绑的PSLV-QL型火箭的首次发射。EMISat用于探测、定位和表征电子信号,如军用雷达发射的信号。该星采用SSB-2小卫星平台建造,质量436kg。此次发射搭载的28颗微小卫星是:  相似文献   

4.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5):48-48
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3月4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NASA“光辉”气候研究卫星和3颗微小卫星时因整流罩分离问题失败,星箭落海。“光辉”卫星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耗资4.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巧放四颗星个个是宝贝 作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护送好、安顿好这颗"宝贝疙瘩",可不是一件轻省活.也正因此,此次长二丁火箭的一飞冲天更加引人关注. 而除了要将高分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之外,此次出征的长二丁火箭还肩负着搭载任务,发射荷兰两个独立的微小卫星分配器以及由阿根廷、厄瓜多尔、土耳其三国研制的三颗微小卫星,实现我国首次一箭四星发射.  相似文献   

6.
三、已发射的主要卫星介绍(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7-147
2008年9月20日,俄罗斯当天凌晨用质子-M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为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一颗Nimiq-4通信卫星。发射9h后,卫星与火箭推进器分离,进入西经82°的地球同步轨道。Nimiq-4通信卫星由法国阿斯特留姆公司制造,重4.85t,工作寿命为15年,为北美地区提供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1,(5):14-16
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3月4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用于加深对地球气候系统认识的"光辉"卫星和3颗微小卫星,但因整流罩未能正常分离而告失败,星箭显然落到了南太平洋中。  相似文献   

9.
夏光  靳颖 《卫星应用》2010,(1):30-31
希望一号卫星在2009年12月15日10:31与遥感卫星八号一起由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它是中国首颗科普公益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公益性微小卫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本刊记者就卫星的相关情况采访了有关领导和专家。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并同时搭载发射了"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共4颗微小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迄今为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了101枚"长征"系列火箭,其中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2,21(3):106-106
据美国SatNews网站2012年5月4日消息,当天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时42分,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二颗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该卫星的质量6154kg,定位于60-70°E之间,可向中东地区的美国及盟国部队提供安全通信。有关人员计划在100天左右,进行三次大幅提升机动轨道,并利用电推进器将该卫星送人赤道上空36000km轨道。该星座一共要发射6颗卫星,其中4颗位于地球静止轨道,每颗卫星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特性,向美国位于全球任何地区的陆、海、空军提供秘密并持久的通信。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微小型液体双组元姿控发动机具有冲量小、响应快、质量轻、尺寸小等特点,可为微小卫星等航天器实现在轨精确姿态控制,延长在轨工作寿命以及轻小型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本文以5N微小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例,从微小型喷注器设计、微小型阀门设计、微小尺寸构件成型技术、热相容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在微小型双组元发动机设计及制备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提出了该项目的后续研制计划.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26日,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着高分一号卫星及3颗国外研制的小卫星飞向苍穹,将各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一箭四星发射任务. 2012年12月,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了土耳其突厥(GK)2卫星,完成了我国宇航任务的年度收官之战.本次发射的圆满成功,又实现了2013年中国航天发射的开门红.除了将高分一号这颗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首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之外,本次任务长二丁火箭还肩负着搭载任务,发射两个荷兰的卫星分配器以及分别由阿根廷、厄瓜多尔和土耳其研制的3颗微小卫星.  相似文献   

14.
子力 《中国航天》2007,(4):10-13
(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 “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萨里公司是根据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技术中心(CNTS)的一项诀窍与技术转让计划研制该增强型微小卫星的。“阿星”1是CNTS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步。该卫星计划由卫星、设在阿尔及利亚阿尔泽的任务控制中心和在萨里公司进行的阿方技术队伍动手培训工作组成。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25日2时10分,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6次飞行。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5年起,我国商业航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资本的助推下,商业卫星公司、火箭公司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公开的商业火箭公司近20家。"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制约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大痛点是火箭动力的问题。固体火箭具有系统简单、发射准备周期短、发射点选择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可以通过外协外购等方式快速获取固体发动机,许多火箭公司早期采取小型固体火箭进行亚轨道或入轨发射的策略,以期快速打通发射环节,对火箭总体技术进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常规的电推进技术是针对大卫星应用而研制的,体积大、功耗高,不能满足小卫星飞速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小卫星对电推进器的要求,提出了利用电子回旋谐振微波放电技术,采用微波同轴放电腔体的小型化离子推进器。由于同轴传输线不存在截止波长,放电腔体的直径选择非常灵活,可以适应小卫星的低供电能力和对体积重量的要求。实验样机的直径为50mm,在微波功率为30W,加速电压1.2kV,减速电压0.2kV的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达到了4.6×10^16/m^3,推进器的离子束流也达到6mA。实验样机的体积大大低于常规波导谐振腔微波离子推进器,实现了小型化,基本满足了小卫星对电推进器的体积重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小推力量级电推进器在轨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MME/KF(Minimum Model Error/Kalman Filter)的电推进器推力在轨标定算法。该算法对推力标定过程为:首先使用飞轮产生一个已知的周期性力矩作用于卫星上,同时姿态控制器发送指令给电推进器来保持卫星的稳定;然后将陀螺仪数据代入MME算法中估计出卫星的角加速度,并利用KF算法实现电推进器在轨标定;最后进行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常规推力下可以提高在轨标定精度,并且可以实现小推力条件下的在轨标定。  相似文献   

19.
微小推力测量技术是微推进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发展更高精度的测量系统,基于双光束干涉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光学微小推力测量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测量微小推力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三次标定和测量实验,探索和总结出微推力测量的经验和方法,并对测量系统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使用方便,能获取实时推力曲线,最大测量误差1.86%,测量精度已达到现有推力架的测量精度,但没有达到双光束干涉原理的理论精度要求,在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首次商业发射的成功进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要求印制造行业改变角色,从单纯提供火箭分系统转向承担总体工作。印正在把 PSLV 作为一种灵活、通用的火箭对外推销。该火箭能把1200公斤的单颗卫星送入极轨道,但也能发射两颗各重500公斤的卫星,或在发射重1000公斤的卫星时搭载两颗微型卫星。ISRO 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